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滿京城的海棠花全都開了,河岸邊、公園里、小路旁,一樹一樹紅艷艷的,熱烈似火。 一朵朵花兒重重疊疊,綴滿枝頭,絢麗耀目,一掃疫情的陰霾,我們已經(jīng)走進了明媚的春天里。 自古以來,海棠花便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之稱,文人墨客喜愛、贊美海棠,曾寫下無數(shù)詩詞廣為流傳。 據(jù)《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兒扶腋而至。 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黃笑曰:“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 宋代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委婉曲折,意境幽遠:“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還有蘇東坡在花開時節(jié)與友人賞花時寫下的《海棠》詩,憐花、憐人之情躍然詩間:“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p> 近現(xiàn)代喜愛海棠的名家也比比皆是。著名女作家冰心在《一日的春光》中充分表達了對海棠的喜愛之情:“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愛蘭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無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歡的了?!?/p> 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一生愛花,但中南海西花廳的幾株海棠卻讓總理贊賞有加、情有獨鐘。每年花開,總理抽暇在庭院里散步,觀花嗅花香興致盎然,海棠花陪伴著日理萬機的總理。 總理走后,鄧穎超大姐寫下了《海棠花祭》緬懷總理,情真意切,讀來催人淚下。“春天來了,西花廳的海棠花開了,看花的人已經(jīng)走了,離開了我們,不再回來了……” 牡丹高貴、玫瑰馨香,我獨愛海棠無香,它艷而不俗,媚而不妖,清新自然,坦蕩磊落。我想,做人亦當(dāng)如此。 海棠花開春來早,天邊,升起如海棠花一樣紅艷的朝霞。與海棠相遇,我便擁有了整個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