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北京,和煦的春風輕輕掠過中南海西北角的一個院落,吹拂著滿院的海棠樹。這個名為'西花廳'的四合院建筑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曾經(jīng)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庭院中的海棠花是總理生前最喜愛的花。
當年鄧穎超曾在樹下懷念周恩來總理,著有《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一文: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看花的主人已經(jīng)走了,走了12年了,離開了我們,他不再回來了。你不是喜歡海棠花嗎?解放前你偶然看到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愛上了這個院落,選定這個院落,到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里來居住。
38年過去了,鄧穎超睹物思人,追憶與周恩來總理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充滿了革命的浪漫主義情懷!
春意漸濃,桃花凋零,海棠正好!
海棠花在我心中最初的印象是來自李清照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少女惜春之情躍然紙上。
海棠無香,不事張揚,品性孤傲,素有國艷之譽,更有百花之尊,花之貴妃的美稱。古代帝王和文人雅士對海棠花鐘愛有加,留下了許多題頌海棠花的詩篇。北宋時期的大文學家蘇軾對海棠尤為喜愛,他寫了兩首著名的海棠詩,其中一首流傳最廣: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zhuǎn)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點絳唇》宋 王十朋
絲蕊垂垂,嫣然一笑新裝就,
錦亭前后,燕子來時候。
誰恨天香,試把花枝嗅,
風微處,細熏錦袖,不止嘉州有。
《題海棠美人》 明 唐寅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
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春暮游小園》 宋 王淇
一叢梅粉退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金 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一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叫桃李笑春風。
《春寒》 宋 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工。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詠白海棠》 清 曹雪芹
半卷湘簾半卷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海棠花,古人稱之為斷腸花,思鄉(xiāng)草,象征游子思鄉(xiāng),表達離愁別緒的情感。
宋代李彌遜有詩云:海棠花后春誰主。
暮春時節(jié),春風過處,吹落一地海棠花瓣,一派'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的衰敗景象。也有了林黛玉花謝花飛飛滿天的愁腸百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