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壇 春 色 美
疫情期間,天壇公園內(nèi)除祈年殿等室內(nèi)展館停止對外開放外,園區(qū)一直開放,來此晨練和賞春的人基本都是附近市民。園內(nèi),少了以往熙熙攘攘旅游觀光的游客,到是恢復(fù)了它應(yīng)有的平靜、肅穆。習(xí)慣了往日人多,這人氣不足的現(xiàn)象
感覺這么大的園子空落落的。
天壇公園位于天安門的東南,始建于明成祖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
距今整整八百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谷豐收的地方。壇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四周環(huán)筑壇墻兩道,把全壇分為內(nèi)壇和外壇兩部分,總面積273公頃,比故宮大3·7倍,略小于頤和園。
天壇公園既是世界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市區(qū)最大的綠地,綠化率高達90%,堪稱北京城的“綠肺”。走進天壇,給人印象最深的除了著名的建筑祈年殿,就是那一株株高大肅穆的古樹松柏,橫豎間距讓這些樹木,如列隊的戰(zhàn)士橫排豎直,整齊劃一。據(jù)說這里現(xiàn)有各種樹木六萬余株,其中古柏3562株,樹齡300年以上的一級古柏1150余株,這些古柏不但是珍貴的活文物,而且是天壇滄桑歷史的見證。樹齡悠長、樹身高大、四季不凋、繁茂蒼翠、樹海林濤,森森淼淼,以造成一種“海闊天空”的廣漠景象。
天壇后來辟為公園,逐漸栽花種樹美化環(huán)境,碧桃、海棠絢麗斑斕,形成200米花徑走廊,濃濃春意撲面而來。位于公園西部,是一處天壇著名景觀百花園占地3萬平方米,園內(nèi)花木繁茂得名。內(nèi)有百花亭、雙環(huán)亭、扇面亭、奇石錯落、道路勾連,花影繽紛,綠樹森然。眼下是碧桃花期正盛,紫荊花、菊花桃、紫藤、文冠果也競相開放,或獨樹成景,或花枝錯落,混搭有趣,多姿多彩,令人流連忘返。
祈年殿向西50米,古柏林西側(cè),有北京城最大的一片丁香林,占地6300平方米,植丁香240叢,有白丁香,也有紫丁香,樹齡50年以上。此間丁香花悄然綻放,芳香四溢,戴著口罩都能聞到花香愈濃。丁香花小,成簇開放,通?;ǚ炙陌?,也有情侶在花叢中尋找五瓣丁香,據(jù)說會帶來幸福。
在公園內(nèi),高大肅穆的古柏中遍布著一簇簇淡紫色的小花,這種地被植物叫二月蘭,每年四月上旬到五月,古柏林中二月蘭連成片,香氣襲人,如同香雪海,淡紫色的花朵掩映在紅墻藍瓦間,為皇家壇廟平添靜穆悠遠氣氛。
天壇公園規(guī)模浩大,面積廣闊,建筑輝宏,金碧輝煌,盡顯帝王氣派。
看!這里有五瓣的幸?;?。
一樹樹花開,綻放著美麗,隨風(fēng)搖曳,馨香滿懷。
守候了一冬的信念,等待著春暖花開。
這花溫柔似酒,只需一杯,令人陶醉。
園子里可愛的小松鼠也多了起來,翹著毛茸茸大長尾巴,上躥下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