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世襲制的奴隸制王朝,而在夏朝之前則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之所以要加上“傳說”二字,則是因為當時的年代不詳細可考,只是根據(jù)故老傳說的記載流傳而已。 三皇五帝 三皇有多種說法,有說天皇、地皇、人皇,也有指伏羲、燧人與神農(nóng),三皇時期社會還處于松散的氏族形式,其中以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最為強盛。 伏羲 到了五帝時期,部落之間的交流開始多了,開始形成了部落聯(lián)盟,炎帝部落開始與黃帝部落發(fā)生了阪泉之戰(zhàn),最終掌握農(nóng)耕技術的炎帝部落戰(zhàn)敗,掌握了馴養(yǎng)馬匹的黃帝部落成為勝利者,兩大部落聯(lián)合成為新的炎黃部落聯(lián)盟。 黃帝 而炎帝部落有一部分人拒不承認黃帝部落的權威,他們與東夷聯(lián)合起來反抗炎黃部落的統(tǒng)治,他們已經(jīng)開始冶煉金屬,在裝備上已經(jīng)超過炎黃部落的水準,但是很可惜他們的攻擊力有所不足,于是在涿鹿之戰(zhàn)他們的首領蚩尤被殺,部落被迫南遷與南方的九黎融合成為苗族的祖先。 ![]() 涿鹿之戰(zhàn) 五帝以軒轅黃帝為首,其次分別是顓頊、帝嚳、堯和舜,其中顓頊是黃帝的次子昌意的兒子,帝嚳是黃帝的長子玄囂的孫子,堯是帝嚳的兒子,舜是黃帝的八世孫,所以五帝雖然號稱是天下推舉有德者居之,但是推舉人是有資格限制的,不是黃帝血脈后裔是不能夠被推舉的,包括后來的大禹都是有黃帝血統(tǒng)的貴族。 黃帝時期其實已經(jīng)進入奴隸制社會了,只不過還沒有建立國家,到了堯帝時期,堯正式建立國家,國號為唐,所以堯帝人們也稱他為唐堯,后來堯的兒子丹朱沒有能力,帝位被女婿舜取得,舜建立虞朝人稱虞舜。 ![]() 帝堯試舜 堯帝晚年天下暴發(fā)了大洪水,開始是崇伯鯀受命前去治水結果失敗被殺,后來他的兒子禹繼續(xù)治水的使命,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歷經(jīng)十三年時間終于治水成功,禹也因此在天下威望極高,被推舉為帝位的繼承人,舜后來果然傳位于禹。 ![]() 三過家門而不入 禹年邁時,眾人推舉皋陶為繼承人,結果皋陶還沒繼位就去世了,眾人又推舉伯益為繼承人,結果禹去世之后,他的兒子啟出兵討伐伯益,自己繼承帝位,從此開始了奴隸制王朝家天下的時代。 |
|
來自: 城鄉(xiāng)結合部 > 《天、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