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主席陳竺院士、世界衛(wèi)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博士、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遠程醫(y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主任盧清君教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院士、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等多位專家參加了本次直播。 以下內容根據本次線上會議直播整理。 公布人傳人后,政府面臨兩難抉擇 鐘南山院士:在我們專家委員會向媒體公布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后,政府面臨兩難抉擇——面對突發(fā)的高傳染性疾病時,我們到底是選擇抑制策略還是緩解策略? 如果選擇抑制的話,那一定會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如果選擇緩解的話,這么高的傳染性和基礎傳染數,延緩的舉措會有效果嗎?最后,中國政府還是選擇了抑制,采取積極的舉措來進行干預。 這些抑制措施,首先就是武漢封城。當時就作出決定:不要去武漢,也不要離開武漢。同時公開透明信息,實時播報確診的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數量,每天、每個城市、全國范圍內都這么做。此外,成立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隔離,后面還有對所有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 這就是 1 月 23 號之后采取的一系列抑制措施。 從那天開始,肺炎疫情在 2 周的時間就到達了峰值,再用了 2 周的時間下降了,到達了原來的程度,也就是說,我們總共花了 4 周的時間總體控制了它的傳播?,F(xiàn)在來看,這一套強力的壓制措施是有效果的。 在個人防護方面,我們最初也進行了一系列爭論,戴口罩能夠預防嗎? 通常情況下,人們覺得戴口罩是為了防止患者傳染他人,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國家的人們覺得好像戴口罩的人就要被歧視,因為戴口罩就是意味著他是患者。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更重要的一點是,戴口罩是要保護自己接觸患者的時候免受感染。 此外,還有些人認為除了 N95 口罩之外,普通口罩并不能預防病毒進入到人體。我們發(fā)現(xiàn),新冠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就是飛沫傳播,其實普通的口罩也能夠切斷這種主要傳播途徑,這是病毒防控的一個關鍵。 關注無癥狀感染者,即要重視 2 類人 鐘南山院士:雖然目前暫時不清楚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染力是多少,但檢測顯示無癥狀感染者在沒有癥狀的時候,上呼吸道病毒載量也很高,有很強的傳染力。 因此,無癥狀感染者也有可能向健康的人群傳播病毒的,我們不能松懈,需要更加關注。如何關注呢?要對兩類人重視:和感染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員,或者是來自重點疫區(qū)的人員。 解藥:克力芝效果不太理想,氯喹有希望 鐘南山院士:從目前的臨床研究來看克力芝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結果并不理想。無論是減少病毒的載量,還是縮短無臨床癥狀時間方面,效果都很一般,我們的總結就是,克力芝的效果不是很好。而氯喹的臨床應用和研究則顯示,使用它后,病毒轉陰的時間和退熱時間都明顯縮短,病毒載量明顯降低,效果很好。 此外,目前的數據和研究的確展示出康復者血漿治療的效果很好。治療前后的對比顯示,患者血清中和抗體的量增多,病毒載量明顯下降,直至全部轉陰,充分表明使用康復期血漿治療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關于藥物臨床實驗結果很快就要發(fā)布,我們非常努力地想知道哪一些藥物真正是有用的,或者至少哪一些是部分有效的。疫苗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現(xiàn)在已經在進行第一階段的臨床實驗了。雖然不知道哪個國家會率先研發(fā)出疫苗,但我們期待任何國家能夠在這個方面取得建樹和進展,這對于全球、對于全人類都是有好處的。 發(fā)病第 2 周是新冠患者進展成重型、危重型的時間窗 李蘭娟院士:通過兩個月的臨床觀測,我們發(fā)現(xiàn)新冠患者有一個時間窗口,部分患者發(fā)病第2 周起會突然病情加重,進展成重型,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危重型。 如同 SARS、H5N1、MERS 重癥患者中均存在「細胞因子風暴」,新冠患者在第二周病情進展的原因也是如此。現(xiàn)有研究結果表明,新冠肺炎早期細胞因子風暴尤為顯著,多種相關的細胞因子在起病第 1 周、第 2 周顯著增高。人體在殺死病毒之余,還導致了全身炎癥反應擴大和大量正常細胞損害。 早在 SARS 期間,便提出針對阻斷細胞因子風暴的治療策略,可都沒有臨床應用結果。但現(xiàn)在我們可以使用免疫治療,如用托珠單抗和 C5a 單抗來阻斷或抑制細胞因子風暴的產生,相關的多中心臨床研究正在進行。 針對發(fā)生細胞因子風暴,疾病快速進展的新冠肺炎患者可以進行人工肝血液凈化治療。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 ICU 接受人工肝血液凈化治療的細胞因子風暴早中期重型患者,存活率達 100%。由此可見,人工肝血液凈化系統(tǒng)可清除炎癥介質、阻斷細胞因子風暴,阻遏重癥患者向危重癥進展,顯著提高救治成功率。 疫情未來:任何一個國家控制不了暴發(fā),都會給全世界帶來災難 世界衛(wèi)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博士:中國國內跨部門、聯(lián)防聯(lián)控的一套協(xié)調機制是值得其他國家去學習的。 在這次疫情里,大家看到了中國的疫情發(fā)展曲線,取得這樣的成功是由無數非常細節(jié)的防控措施共同實現(xiàn)的,像是從國家到省份到社區(qū)層層評估防控、肺炎患者診療費用的全免、密切接觸者全部的篩查等。這套「中國模式」細節(jié)滿滿,政策靈活,應用到了每一個社區(qū),甚至每一個個人身上,廣大的民眾也很支持這些舉措,所以是很成功的。 李蘭娟院士:應收盡收和應治盡治這八個字很重要??刂苽魅驹?,切斷傳播途徑以及對所有病人的治療,這三個方面是我認為最重要的。 鐘南山院士:基于目前中國的經驗來看,把疫情重點地區(qū)進行封城,進行社交隔離肯定是最好的做法,可以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但目前,疫情在有些國家擴散得很快,一天就會增加上萬病例。大量的病人會給醫(yī)療系統(tǒng)帶來巨大負擔,然后又因為當地沒有床位、沒有醫(yī)療設施,沒有專業(yè)人士,出現(xiàn)更糟糕的惡性循環(huán)。 我最擔心的是,這場疫情已經有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感染者,如果任意一個國家控制不了疫情暴發(fā)的話,都會給全世界帶來災難,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分享防治經驗,保持樂觀和希望,共同應對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