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血壓的分類
表2 血壓升高患者心血管風險水平分層
表3 符合下列任意一項者即為高血壓高危人群
注:高血壓干預的目標人群:一般人群、高血壓高危人群、高血壓患者。 表4 高血壓分級管理
表5 高血壓控制評估等級
表6 對高血壓患者的定時隨訪
表7 高血壓的分類
表8 動態(tài)血壓
表9 高血壓患者分級管理的隨訪內容和頻度表
一、血壓 通常所說的是指動脈血壓。 二、血壓單位:mmHg 換算:1mmHg=0.133kPa,7.5mmHg=1kPa 意義:如果測得是血壓數(shù)為12.0kPa,即表示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比大氣壓高12.0kPa。 三、正常血壓存在個體差異還存在年齡和性別差異,還存在晝夜波動和季節(jié)性(冬天血壓比夏天高)波動。 四、血壓測量方法 1.被測者在測量血壓前30分鐘內應避免劇烈運動、進食、喝咖啡或茶的飲料、吸煙、服用影響血壓的藥物(用降壓藥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除外);精神放松、排空膀胱;至少安靜休息5分鐘。測血壓時被測者務必保持安靜、不講話。 2.被測者采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與心臟同一水平。若疑有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診時應測雙臂血壓。特殊情況下測量血壓時可以取臥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常出現(xiàn)直立性低血壓者,應測立位血壓。立位血壓應在臥位改為站立位2分鐘后測量。不論被測者體位如何,血壓計應放在心臟水平。 3.使用大小合適的袖帶,袖帶內氣囊至少應包裹2/3上臂,大多數(shù)人的臂圍為25~35cm,宜使用寬13~15cm,長30~35cm規(guī)格的氣囊袖帶,肥胖者或臂圍大者應使用大規(guī)格袖帶,兒童用較小的袖帶。 4.將袖帶緊貼敷在被測者上臂,袖帶下緣應在肘彎上2.5cm,松緊以能插入1~2指為宜。用水銀血壓計時將聽診器探頭置于肘窩肱動脈波動明顯處。 5.測量時快速充氣,氣囊內壓力應達到橈動脈搏動消失并再升高30mmHg(4.0Kpa),然后以恒定速率(2~6mmHg)緩慢放氣。心率較高時放氣速率也較慢。獲取舒張壓讀數(shù)后快速放氣至零。 6.至少測量兩次,應間隔2分鐘重復測量,取2次讀數(shù)的平均值記錄。如果2次測量的收縮壓或舒張壓讀數(shù)相差>5mmHg,則應相隔2分鐘后再次測量。然后取3次讀數(shù)后2次讀數(shù)相近的結果平均數(shù)值。 7.左右差異,一般人左右兩臂的血壓相差不大,但也有人相差超過20mmHg。如果左右兩側血壓相差超過10mmHg,應分別記錄兩側的血壓。 五、自測血壓 1.自測血壓可獲取日常生活狀態(tài)下的血壓信息,幫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壓,檢出隱性高血壓,對增強患者診治的主動參與性,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等方面具有優(yōu)點。 2.對于精神焦慮或根據(jù)血壓讀數(shù),常自行改變治療方案的患者,不建議自測血壓。 3.對新診斷的高血壓,建議家庭自測血壓連續(xù)7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測量3遍;去掉第1天血壓值,僅計算后6天血壓值,根據(jù)后6天血壓平均值,為治療決定提供參考。 4.血壓穩(wěn)定后,建議每周固定1天自測血壓,于早上起床后1小時,服降壓藥前測量坐位血壓。 5.推薦使用符合國際標準的上臂式全自動或半自動電子血壓計。 6.一般而言,自測血壓值低于診室血壓值,正常上限參考值為133/85mmHg。 7.動態(tài)血壓可用于診斷白大衣性高血壓。 六、降壓達標的方式 將血壓降低到目標水平以下(140/90mmHg),高風險患者130/80mmHg;老年人收縮壓150mmHg,可以顯著降低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 七、降壓藥物治療的時機 高危、很高?;?級高血壓患者,應立即開始降壓藥物治療。確診的2級高血壓患者應考慮開始藥物治療;1級高血壓患者,單純生活方式干預3個月后,若血壓仍≥140/90mmHg時,需開始降壓藥物治療。 八、降壓藥物選擇的基本原則 降壓藥物應用應遵循以下4項原則,即小劑量開始,優(yōu)先選擇長效制劑,聯(lián)合用藥及個體化。 1.小劑量開始:初始治療時通常應采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并根據(jù)需要逐步增加劑量。降壓藥物需要長期或終生應用,藥物安全性和緩和耐受性的重要性不亞于或更勝過藥物的療效。 2.優(yōu)先選擇長效制劑:盡可能使用每日1次給藥而有持續(xù)24小時降壓作用的長效藥物,以有效控制夜間血壓與晨峰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使用中短效制劑,則需要2~3次用藥,以平穩(wěn)控制血壓。 3.聯(lián)合用藥:以增加降壓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應,在低劑量單藥治療療效不滿意時,可以采用兩種或多種降壓藥物聯(lián)合治療。事實上,2級以上高血壓為達到目標血壓常需聯(lián)合治療。 4.個體化: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和耐受性及個人意愿或長期承受能力選擇適合患者的降壓藥物。 END 圖文:網(wǎng)絡 排版:明德思齊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