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p> ——李白 2020年初,在這個特殊而漫長的假期里,讀高二的閨女愛上了“中國地名大會”。有一次正在觀看節(jié)目的她,驕傲地說,“幸虧我去過武漢,我知道江城就是那里,估計好多同學不知道呢。”我接過她的話說,“是啊,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最終都會融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時光回到一年前的今天,是什么動力讓從未單獨遠行過的我們,不遠千里去與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大都市江城,赴一場春天的約會?當然是為了唯一的寶貝閨女,不知是由于她的夢想,真是武大,還是只是為了傳說中武大的櫻花,也許二者兼有吧。她不止一次說過想去那里看看,為了盡快圓了她的夢,也考慮到高二怕錯過,高三更不可能,我就果斷地開始籌劃一次說走就走的旅程。一年過去了,一直沒有靜心把這次旅行形成于文字。是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的心又與江城連在了一起,并且勾起了那段不驚不喜但是值得一生去回味的經歷。 為了避開清明節(jié)出游高峰期,我們選擇了清明節(jié)前的那個周末,買好了票,也訂好了旅館。沒想到接下來遇到了一個難題,去武大看櫻花得事先提前網上預定,至少得提前兩天。也許是由于恰好趕上剛剛開放,約了好幾次,都預約不上。突然想到,前段時間網上預約口罩的感覺,每次都是經歷一個從預約時間未到到補貨的過程。正在犯難中,想到了另辟蹊徑,有沒有熟人家的孩子在那里上學呢?萬幸的是,閨女爸爸的一個同事家的孩子就在那里上學,就這樣托付著人家,把這個難題解決了。 為了盡量不耽誤孩子上學和我們上班,從周五上午10:00,我們正式開啟了一場匆匆而又緊張的旅程。先從縣城坐班車,趕到龍門高鐵站。對我和閨女來說這是第一次坐高鐵,所以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當我們順利登上和諧號的時候,內心不免有點小激動。望著窗外稍縱即逝的風景,漸漸地心情也像車速一樣平穩(wěn)了。女兒拿出了帶著的書放在前面的案子上,雖然一路,也基本沒怎么看進去,但是那個畫面:一個女孩坐在車窗前,似乎看書,又似乎眺望著窗外,我用手機抓拍了下來。 ![]() 下午五點左右我們順利到達了武漢站。聽著頭頂嘩啦啦的雨聲,才意識到出門竟然忘帶傘了,這也許是江城歡迎我們的方式吧,其實我很愛雨的。接下來面對的就是怎樣到達目的地了。一眼望去,除了和我們一樣趕路的游客,那就是主動前來讓你搭車的出租車司機了。同事家的孩子明昱告訴我們,可以直接在站里坐地鐵過去,只是中間得換乘一次。對于從未坐過地鐵的我們,缺少了一種嘗試的勇氣。事后,我感慨,閱歷決定了你的格局。很少出過縣城的我們,下意識里就知道,出租車最快捷,最直接,只不過多花幾個錢嘛。心想一輩子能出來幾次,為了更直接到達目的地,我們選擇了坐出租車。為了保證安全,我們果斷拒絕了主動過來讓搭車的私人司機,而是排著長長的隊,去做正規(guī)的出租車了。不過,過程有秩有序,所以也沒有感到任何的焦慮。然而,從坐上出租車出了站,接下來的這段旅程,卻成了這次旅行中最焦慮最困惑的一段。 司機是個大概30來歲的小伙子,從面相來說絕對不屬于友善的那一種。但我懂得,不能以貌取人,不過,我們這一臉老實相,他是早已看透了。出來站,一聽說我們去武大,就說,知道是這樣就不拉你們了。他的理由是有點忙遠,并且是下班高峰期。也許他們公司是有紀律的吧,既然從車站出來,就不能把乘客放在路邊吧,我不得而知。反正他也沒有扔下我們的意思,但是,能感覺到,他說的好像是為了避開擁堵路段,得繞遠走了。我們對這里一無所知,當然沒有發(fā)言權了,即使手機有導航又如何?條條大路通羅馬嘛!那就規(guī)規(guī)矩矩的坐吧。然后就開始聽他電話通話,滿腹怨氣,甚至滿嘴臟話(即使他口音很濃我聽不太懂,但那語氣和表情,能明顯感覺到的)。當時我就想,只要他能把我們順利帶到就不錯了。 繞來繞去,終于繞到武大的一個門口了。天色不早了,外面還下著雨,他問我們下車不下,還沒等我們緩過神來,因為那個孩子是在旅館等著我們。車就駛進了一個橋下通道,想下也下不來了。在橋下,又堵了好幾分鐘,看著計時器不斷地走著,我就忍不住問,堵車時間,不應該算錢吧?他說當然算了,我心里想那對他們來說真的很好,就不用怕堵車了嗎?那還繞這彎子干嘛呢?最關鍵是起先就沒有見他開計時器,我也不好問,當我看到時就已經幾十塊了。就最后堵車的這幾分鐘里,我們下也下不來,白白的看著又多了十幾塊錢。繞過這個橋,我們終于下車了,掏了七八十元。怎么說呢?相對于金錢,我可能更在乎的是時間,因為明昱還在旅館等著。用手機導航走了幾分鐘,終于找到了旅館,推開門,看見一個戴著眼鏡的學生模樣的男孩,正坐在廳里的沙發(fā)上,雖然未曾謀面,但感覺就是他。 我們匆匆去房間里看看,把東西放下,然后就跟著他一起出去了。對了,外面還下著雨呢,所以我只是試著問一下前臺,看看有沒有多余的傘。當時心想,租也是可以的,沒想到服務員很爽快地給了我們兩把傘,說回來拿回來就行了。自此,我們的江城之旅,才算是真正的開啟了。那段不太和諧的小插曲,就永遠地成為了過去。 我們簡單吃過晚飯,跟著他到校園里看看。雖然天色已晚,但經過那棵斜跨在水塘旁邊的櫻花時,我和女兒,還是忍不住,想為它拍照留念。因為我們知道,這只是偶遇,錯過也許就是一輩子。 ![]() 然后經過武大圖書館的時候,我們決定去看看。很幸運管理員只是讓我們臨時登記一下就允許進去了,這應該是武漢之旅的第一個景點了。雖然是周末的晚上,但那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濃濃的書香和學習的氛圍。我們走路小心翼翼,唯恐驚到了正在讀書的學子們。尤其讓女兒感到震驚的是,有一個房間里,每人面前還有一臺電腦,學生們都正在潛心鉆研。明昱說有些同學晚上就住在那里。這讓女兒也明白了,真正好的大學,就是充滿著濃濃的學習氛圍,而不是,傳說中的“上了大學,就萬事大吉了”。 走出圖書館,我們跟著明昱準備離開校園,返回旅館了。對于我這個路癡,再加上是晚上,根本就不知道東西南北了,只感覺到自己好像不是在校園里,而是在一個沒有任何邊界的開放的區(qū)域里。我也不知道路過了哪里,走到了哪個門口,反正是很小的一個偏門。他說這里基本可以隨時進來,離我們住的旅館很近的。然后給我們說了路線,明天還那里見。就此,第一天就這樣在起初的焦慮中淡淡地結束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起來匆匆吃過飯,就開始奔赴武大校園,去實現(xiàn)這次旅行的初心——武大賞櫻花。明昱帶著我們直奔目的地。到了那里,真正的明白了,網上預約的意義。通往櫻花園的路口,被工作人員設置了關卡。游客們拿著憑證,排著隊有秩序地入內。幸好入口處大多是學生管理的,明昱拿著他的學生證,順利帶我們進去了。當時我就在想,多虧了他的幫忙,否則這次旅程,將會是多么的遺憾啊。同時,我也在想,在陌生的遠方,能遇到個老鄉(xiāng)該是多么幸運的事呢。希望閨女將來有機會,也能為老鄉(xiāng)幫點什么忙。 其實如果只是為了看櫻花,誰也不會傻到花著高價,奔赴到千里之外吧,而更多的是想去體驗一下那里的人文氣息。走上櫻花大道,就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櫻花,以白色居多。幸好避開了假期旅游高峰期,人還不算是太擁擠。剛走了一段,一排古典的建筑豎立在路的左邊。明昱說這是民國時期曾經的學生宿舍樓。他說應該上去看看,其實當時我也沒在意,也沒想著搞明白,咋會是順著那么多階梯而上呢?現(xiàn)在上網查查才知道了,武大本來就是坐擁在東湖湖畔的珞珈山上,所以地勢蜿蜒起伏,錯落有致。至于櫻花為啥種在宿舍樓前,我也是查閱資料才知道,背后有那么多故事。概括起來也就是記錄了一段日本侵華的國恥,又留下了后來中日建交的憑證。歷史終將過去,除了銘記,我們更要努力前行。 ![]() 明昱陪著我們轉了這個櫻園。考慮到他周末,應該也有自己的事情,我們就讓他先回去了。走出櫻園,女兒被一個攤位的小飾品給吸引住了。她選了幾個帶著櫻花的小書簽,說還得給朋友們稍一些呢。禮輕情意重嘛,我們很支持。她又看中了一個封面是粉色浪漫櫻花的筆記本,雖然略顯貴些,但我打心底里也是喜歡的,畢竟這也是挺有意義的紀念品。一直以來它收藏著,沒舍得用,沒想到,今年突發(fā)疫情,在家里需要好幾個筆記本,就不由得想起了它。此刻看著封面上的“相遇江城”四個字,內心感慨萬千。幸好我們去年相逢,否則,明年女兒高三了,不大可能,以后呢,更是未知數。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趁著有機會,去看想看的風景,去見想見的人吧。今天傳來武漢即將解封的消息,令人激動不已。這座本來就英勇的城市,又在人類歷史上,刻下了一段悲壯的英雄事跡。 買了紀念品之后,我們就正式開啟了獨自闖江城的模式。我決定目的地,他開啟手機導航,女兒做向導。我事先查過,武大附近的東湖也是一個景點,所以決定去看看。但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區(qū)域里,尤其是這很多無名小路的校園里,導航也不是萬能的。不管怎樣,我們還是一步一步摸索著走出了其中一個校門,印象中應該是文瀾門。走出校門,迎面撲來的就是東湖了。只是走累了的女兒,看到茫茫一片水域,也提不起一絲興趣。講真,如果只是看水,那里望過去,也許還不及我們的陸渾水庫呢。不過主要原因應該是,那里不是主要景區(qū),路上行人和車輛寥寥無幾。遠遠望去,湖對面應該是有一片美麗的島嶼。只是我們沒有自己的交通工具,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再過去,所以就這樣匆匆一瞥,準備就此別過。 ![]() 下一個目的地,當然是黃鶴樓了。打開導航,提示公交車站牌還有至少一公里遠,中間還得換乘。沿著湖邊走了一會兒,女兒又叫累了,確實上午就在不停地奔波著。關鍵是走啊走啊,終于走到主干道了,然后看著那么多車輛在公路上穿梭,根本找不到到對面的路口。干脆就打車過去吧,所以花了30多元直接到達目的地。比起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我覺得多花幾個錢也是值得的。 到達那里,已是中午時分。既然去了武漢,不吃熱干面有點說不過去吧。想吃也不難,好多店都是掛著熱干面的牌子,但正宗不正宗,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吃過飯,就開始直奔黃鶴樓去。買了票進了入口,就是緩緩的一段上坡路。剛剛到半坡那,就有那種觀光游覽車停放在那里。服務人員熱情地上前勸說游客坐車,說走著很遠。我是不喜歡坐的,不只是為了省錢。但女兒總叫累,只能坐了。坐上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幾十元錢真的花的不值得。如果不坐,我們可以沿著那個山脊一直走過去。一個是不遠,一個還可以欣賞兩邊的風景,不過,省了幾分鐘的時間吧。 下了車,就看到黃鶴樓矗立在眼前。我們就加入了登黃鶴樓的行列。到了那里,我開始感慨,現(xiàn)在還不是清明節(jié)呢,只是一個普通的周末,就這么多人呢。游客們,都很自覺地排著長長的隊,整齊的繞著黃鶴樓整整一周。進入樓內,就稀里糊涂地隨著人流上了二樓。站在二樓向樓中心望去,一副大氣飄逸的《白云黃鶴圖》映入眼簾,兩邊立柱上是兩幅楹聯(lián):爽氣西來,云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趕忙拿出手機拍下,以作留念。然后只知道隨著人流一層一層的往上登,至于樓中心有什么,似乎都不太留意了。一直登到不能再登,我們才稍停片刻,在樓角處拍照留影。從外觀看,感覺最有古典韻味的,應該是那一個個翹起的樓角吧,仿佛是展翅欲飛的鶴翼。下樓的時候心里在想,再擁擠的地方只要有秩序,來回只是單行道,都不會讓人感到焦慮的。 ![]() 走出黃鶴樓,我們就隨意地沿著石階而下。說實話,我們以為80元門票,就是為了登這座樓而已。然而,在走向出口的返程中,我們被一路的人文美景吸引了。只因行程匆匆,記憶已模糊不清,只記得一群年輕人在一個小瀑布前,讓女兒給他們拍照留影。如果有機會重游此地,我一定會好好地欣賞通往黃鶴樓路途中的風景。現(xiàn)在上網查查才知道,那是黃鶴樓公園,黃鶴樓是這個公園的主體建筑。 武昌起義紀念館是下一個目的地。也許是女兒讀文科的緣故吧,每到一個景點,我都會考慮到這些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紀念館或博物館。事先查過,就在黃鶴樓附近,所以我們就開始搜尋。然后在很不起眼的一個角落里,看到了一個門牌標識,感覺應該就是那里。到了門口,不用要任何憑證,門衛(wèi)就讓我們順利進去了。后來才知道,那只是個側門。進到院子里也幾乎不見其他人,絲毫感受不到游客的氣息。我們靜靜地參觀了幾個陳列館,當我看到那件烈士的血衣時,忍不住鼻子發(fā)酸。出了這棟建筑,再往前走,才發(fā)現(xiàn)對著正門的“鄂軍都督府”,這才是真正的湖北軍政府辦事處,所謂的小紅樓。但是女兒又叫累了,我們只是拍了照片就匆匆離開了。后來上網查查,才知道,我們完全是倒著來了,小紅樓才是紀念館的主體樓,里面儼然能感受到,當時那些革命人物英勇的氣勢。不過,比起只看了小紅樓而沒去陳列館的人們,我覺得我們還是值得的。 ![]() 走出紀念館,大概三四點吧。閨女一直叫累,我認為也該去看看事先預定的旅館了,安頓好住處才能放心。打開導航坐了兩站公交車就到了。辦好手續(xù),進了房間門,都想往床上躺。我說花了幾千塊路費,就這一天時間,再躺在旅館里歇著,不是老可惜嘛!但是他倆都沒有再出去走走的意愿了。我就在琢磨著,目前只剩下一個目的地了——長江大橋,那就晚上去吧。可是女兒翻著手機,也不知從哪里得知了什么“光谷步行街”,說想去那里看看。我知道只要她自己愿去,她就不會叫累了。 吃過晚飯,就開啟了導航模式,也開始了我們平生第一次坐地鐵的經歷。人生要經歷很多第一次,最需要的就是開始的勇氣。地鐵站就在我們住的旅館附近,我們硬是按著導航的指示,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當時根本就不知道ABCD口是意味著什么,也沒想著去弄明白。進到地鐵站,發(fā)現(xiàn)售票方式完全是電子服務的。畢竟是第一次,看著密密麻麻的線路圖,真的無從下手,付款方式,也不敢亂嘗試??墒黔h(huán)顧四周,想找個人工服務臺,感覺挺難的。終于看見了一名服務人員,詢問的結果,還是得自己摸索。當時心想,第一次站在這個發(fā)展之快的大都市,我們真是鄉(xiāng)巴佬土老帽。忍不住又在想,畢竟我們還是讀書人,還認識幾個字,那些在這里打工的農民工呢?他們第一次坐地鐵會是怎么樣呢?他們常坐地鐵嗎? 在我們三個的共同努力下,一切還算順利吧。然后拿著瓶蓋樣子的標識牌,學著別人的樣子,開始進站了。接下來,就按著指定的路線走到站臺等候了。不過這時應該看好方向以免坐反了。在靜靜的等候中,我頭腦中想象的是電視中常聽說的,擠地鐵的場景。還好,沒有那么的擁擠,也沒有那么的狼狽,我們順利地坐上了x號線列車。因為是第一次,恐怕再坐過站了,不斷關注著還有幾站。經過了至少十幾站,終于該下車了。一直到出口處才意識到,手里沒敢扔掉的那個瓶蓋一樣的標識是干什么的?,F(xiàn)在只有把它投進去,門才會打開,你才能過去。 走出地鐵口,開始在黑暗中摸索那個光谷步行街。真是得感謝手機導航,雖然有時會懷疑,這到底是哪里呢?怎么這么不像???不過,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最終還是得靠它,才能找到目的地。經過了一段偏僻又黑暗的路途,我們終于找到了。因為事先對這里一無所知,所以就隨便走走吧。最吸引女兒的應該是那一片歐式建筑了,她好像是在網上知道這些。在七彩燈光的不斷變幻和映射中,更是顯得古典和夢幻。然后從小街走過,發(fā)現(xiàn)兩旁都是普普通通的商店,也沒有買東西的欲望,所以都沒進去。除了富麗堂皇的燈光,其他的我也不記得什么了。然后就準備返程,其實我還惦記著長江大橋呢,可是時間不早了,最主要是在晚上,路線也只能靠導航。當時還有一個顧慮,就是不知道地鐵什么時候停班,所以,最后只能放棄了。這也成了武漢之旅的一件憾事了。 ![]() 找到地鐵口,開始買票返程,基本還算順利吧??蓻]想到,到出口處卻留下了一段終生難忘的小插曲。這恰好與剛踏入武漢的那段插曲,首尾呼應,形成鮮明的對比。當時我拿著那個標識牌,放在感應器上,門沒有立刻打開,我以為是不會感應呢,氣急之下,就又換了旁邊的那個??墒蔷驮谀且凰查g,那個門開了,但我已經來不及返回去了。這個標識牌已經不起作用了,也就是說,我不能正常地出去了。就在我一臉尷尬,不知所措的那一瞬間,一個女的很堅決很淡定地讓她旁邊的那個男士把卡取出來,在我面前刷了一下,門開了,我惶惶然走了出來。那一刻,我沒有反應過來,我還以為是服務人員呢??墒牵粗掖译x開的背影,才意識到不對呀,她只是一個路人,一個當地的辦有卡的路人。她不動聲色,毫不猶豫地幫助我解除了尷尬,我怎么連聲謝謝都沒有說呢?比起沒有去長江大橋,我覺得這個更遺憾,欠了她一句“謝謝你!”。我知道這輩子都沒機會說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這份愛默默地傳遞下去。 到此為止,我們的武漢之旅也就接近尾聲了。通過這次坐地鐵的經歷,我感悟到了:雖然第一次會覺得程序不太熟悉,但一旦有了第一次嘗試,你就知道它比起公交車和出租車的優(yōu)勢了,既便宜,又不用擔心堵車。如果到達的當天,敢于去嘗試坐地鐵,就不會坐出租車,不僅多花費了幾倍的金錢,還浪費了時間。 第二天吃過早飯,我們就開始坐地鐵返回武漢站。大概10:00左右,我們順利坐上返往洛陽的高鐵。下午三四點左右安全到家。既沒耽誤女兒下午按時返校,也不耽誤我們兩個晚上正常上班。回首這次對頭三天就跨越了幾千里的旅程,第一次嘗試了高鐵和地鐵的神奇和便利,真心為我們祖國的高科技發(fā)展驚嘆不已! ![]() 今日舊事重提,補寫這篇游記,只因今年春天江城的不幸遭遇和各線戰(zhàn)士們英勇奮斗的事跡,讓我忍不住去追憶曾在那里留下的足跡和記憶。同時,我也不禁想感慨:人生苦短,世事無常,不要讓人生留下太多的遺憾,且行且珍惜。盡量抓住眼前的機會,去做該做的事,去愛該愛的人,盡量一年四季都能去赴一場與大自然的約會,其實大自然才是最忠實又美麗的情人。 最后,衷心地感恩這次江城相遇,相信此時武大的櫻花正開得爛漫,祝福江城的明天會更美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