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兒子愛發(fā)脾氣,總?cè)訓|西,還總是愛打人怎么辦?"哭鬧,任性,脾氣大,愛說不"難道真是傳說中的可怕的兩歲表現(xiàn) ![]() 大量查詢資料后知道1.5歲~3歲的小朋友心理發(fā)展的一個必經(jīng)階段。隨著心理和大腦的不斷發(fā)育,兒童的自我意識開始形成,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可以自己決定,解決一些事情。由于好奇心強,有自主的愿望,而自身能力又不足以支持他去控制解決自己的事情,這就讓他們挫敗,傷心,苦惱,同時由于語言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哭鬧,發(fā)脾氣就成為他們最直接的表達方式。 兒子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穿衣服,穿鞋,穿襪子,洗臉,收拾玩具。所以當孩子想要自己動手的時候就放手讓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好,我們也不會干預。但由于孩子能力的限制,一開始會因為做不好而挫敗哭鬧,發(fā)脾氣,適當?shù)墓膭钔瑫r,我會偷偷的輔助一下,前提還不能讓兒子看到這個行為,因為這個階段兒子不希望我們過多的插手。這樣可以很好的鍛煉孩子獨立的能力。 ![]() 我發(fā)現(xiàn)好多時候如果讓兒子自己原則,或者自己做主,不光滿足了孩子的需要,而且效率也特別高,沒有任何情緒,通常會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選擇動畫片,自己選衣服。其實只要孩子的行為不具傷害性,就不要過分干涉孩子的行為。當孩子說“不”的時候,他不是針對你,也不是針對這件事,他只是想表達他有權(quán)利否定一些事情。從深度上來尊重孩子。 高情商的基礎(chǔ)應該在開開心心,沒有焦慮之上,最高的水平意味著一個人能夠自由地運用他的才智,解決他自身的問題和所處社會面臨的人類問題。對于幼兒來講就是在他經(jīng)歷不同情緒后,可以自我修復,可以應付不同的情緒,正是這種焦慮、難過、傷心的經(jīng)歷,才能成就孩子堅強的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 ![]() 在孩子的早期,孩子還不能合理地認知和控制這些情緒,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與傾聽。示范正確的行為和孩子共同解決問題。不要凡事對孩子說不,簡單的小伎倆,簡單的示弱,也聯(lián)可以讓孩子當個小大人!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