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蜜制是指將凈藥材或生片加入定量的煉熟蜂蜜中混合均勻,稍經悶潤,再行炒制的一種炮制方法。中醫(yī)認為蜂蜜性味甘、平。具有滋補潤肺、潤腸通便的功效,蜜制中藥飲片可起協同作用。那么,中藥蜜制有哪些方法及作用呢? ? 一、中藥蜜制制作方法 根據飲片質地的不同,蜜制可分為先拌蜜后炒和先炒隨拌蜜兩種方法。 炮制用蜜的煉制:取原生蜜置銅鍋中,用文火加熱,至蜂蜜沸騰后撈出泡沫及上浮的蠟質。然后用羅過濾,除凈死蜂及雜質,取出備用。一般在臨用時進行煉制,加溫時注意沸騰外溢或引起焦化燃燒,當蜜液沸騰時,及時用小勺上下攪動,以免起泡外溢。 1.先拌蜜后炒 取定量的煉熟蜂蜜,加入適量( 約為熟蜜量的1/3) 開水稀釋后,加在凈生片或凈藥材中拌和均勻,經悶潤,使蜜滲入藥材組織內部,置炒藥鍋內,用微火加熱翻炒至表面色澤加深,不粘手為度,取出,攤晾散熱制得。 輔料用量:每50千克凈藥材用煉熟蜂蜜10~12.5千克。 2.先炒隨拌蜜 取凈生片或凈藥材置炒藥鍋內,用文火加熱翻炒至表面顯微黃火色時,隨即加入定量蜜液,微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攤晾散熱制得。 輔料用量:每50千克凈藥材用煉熟蜂蜜5千克。 注意事項:蜜炒作時要求用文火,火力均勻,防止焦化;拌蜜時力求拌和均勻。 ? 二、中藥經蜜制的作用 1.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 如常用的紫菀、桑皮、款冬花、馬兜鈴等化痰止咳藥,經蜜制后可增強其潤肺止咳的作用,故有“蜜制甘緩而潤肺”之說。 2.增強其補中益氣的作用 如常用的甘草、黃芪等補氣藥經蜜制后可起到補中益氣的作用。 3.緩和藥性 如常用的中藥麻黃、罌粟殼等,經蜜制后可緩和其發(fā)汗或收斂作用,以增其平喘止咳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