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師您好,昨天您問我舌苔是什么樣的,今天找中醫(yī)看了一下有一些淡淡的薄白苔,每次腹瀉都不是便水而且量很多,請問有什么好的辦法或者穴位嗎?(后面是昨日的提問) 我今年75歲,女性,三年前吃了殺幽門門螺桿菌的抗生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雷貝拉唑)吃了十天后突然腹瀉不止,且害怕寒涼食物,腹部日常有分吹似的寒涼,吃溫熱類藥物后上火且不能吃下火藥,不然就又開始腹瀉,平時無異常,就怕寒涼,下火類藥物和抗生素類藥物。 在這里輸入你的內(nèi)容,注意不要用退格鍵把所有文字刪除,格 你的舌像正如我昨天所說,是損了脾陽的舌像。質(zhì)淡苔薄白,脾虛不固。 止瀉的穴位我比較推薦神闕,特別是隔姜灸,可以溫補脾陽。 以上穴位可以每天每穴20-30分鐘,如果有上火的癥狀,多飲水,或配合穴位刺血,HP陽性的患者即使是滅菌轉(zhuǎn)陰后,也多存在膽胃不和、膽火易上延的體質(zhì),所以建議在艾灸的同時清利肝膽濕熱,中醫(yī)有句話:見肝之病當之傳脾,而你本是脾虛,膽火又旺,更要注意,別人都是肝氣乘脾,而你是脾虛肝乘(這是臟腑之間的五行生克關(guān)系,可以參加我的網(wǎng)絡(luò)課程——中醫(yī)學基礎(chǔ),報名13811245625微信同號),所以一方面補脾,一方面清肝利膽,推薦在右側(cè)小腿外側(cè)陽陵泉至膽囊穴處刮痧,如果此處有怒張靜脈的話,可以刺血拔罐。一周一次。 這幾個穴位配合一下,當可收養(yǎng)生保健之效。 你這是一個好問題,你的提醒和我的回復,將對很多朋友都會有幫助,特別是小孩子! 為什么這么說呢?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果受損,將影響人體各項生理機能,所以要重視起來。 為什么吃抗生素后就腹瀉不止了呢? 要知道中藥有寒熱溫涼四性,亦稱為“四氣”,正是用自然界里植物、動物、礦物的這些偏性,針對于人體的寒熱溫涼來進行平衡性的治療,這是中醫(yī)的大智慧。 自然界的各種物質(zhì)都有這樣的特性,西藥也不例外。正如同我們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的老校長、畢生從事中藥研究的龍致賢教授所說,中醫(yī)一樣可以用西藥,但中醫(yī)用西藥的思路不同,是認識了西藥的有效成份、起效途徑和作用機制的同時,更用中醫(yī)的思維認識了西藥的四氣五味,所以即使用了也會少很多偏性。 所以,我們并不排斥使用抗生素類的藥物,但要站在中醫(yī)角度上,正確的認識它! 一般情況下,人體很少有單一的證型,多是虛實夾雜,或多臟腑同病,正所謂有人說的虛不受補的原因吧。所以我建議你先用物理的方法,如艾灸,在神闕,也就是肚臍周圍艾灸,一天一次,一次15-30分鐘。如果上火了,要看具體癥狀出在哪里,可以配合手部的井穴刺血,具體可以找找我以前發(fā)布的科普內(nèi)容。 更多精彩健康答疑 End 文字 | 程氏針灸 圖片 | 程氏針灸 |
|
來自: 昵稱15607564 > 《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