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不爽,因?yàn)槿チ艘惶伺思覉@。 里面的山寨版文物,越來越?jīng)]有技術(shù)含量了,現(xiàn)在的手藝人,怎么連一點(diǎn)敬業(yè)精神都沒有,說好的工匠精神哪去了! 特別提醒一句:家里收有國寶的藏家們,最好去潘家園逛逛,因?yàn)楦悴缓媚阏洳氐膶氊?,在那里仨瓜倆棗就被賣了。 第一眼就看見了一只臺北故宮藏品: 原版 西漢 黑陶繭式壺 高32公分,腹圍98.8公分 黑陶,器身作蠶繭形,器外飾以多組平行線紋,行間刻有清乾隆皇帝所賦之詩文90字。器作貯酒用。 然后是玉器攤位,一家挨著一家……天珠似乎特別流行: 據(jù)說,李連杰從喇嘛廟請來天珠,花費(fèi)了2000萬!潘家園10元一顆,批發(fā)的話,還有折扣。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的婦好墓,出土過一個陰陽合體玉人(笄飾玉人),他的兩面分別為男人和女人,反映了商代的生殖崇拜。 商代笄飾男女玉人 河南省博物院藏 潘家園同款,細(xì)微處的表情,看起來怪怪的;圓圓的大眼睛,典型的現(xiàn)代美瞳效果: 而且,搞成了黑社會紋身...... 民間習(xí)慣上管這種顏色叫:雞骨白,應(yīng)該是高古玉上千年來鈣化后形成的。 可以看出來,做舊師傅不是很走心,也許是忙著要去過節(jié)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漢代,玉器都是差不多的顏色…… 這么一大盤子玉佩,請看重點(diǎn)標(biāo)出的那件: 它的原版是這件: 戰(zhàn)國龍形玉佩 大英博物館藏 高古玉器物中,不可能沒有玉豬和玉龍,不然就太外行了。 您瞧這只玉豬,沉甸甸的多壓手,白天砸核桃,晚上防身,曬朋友圈更霸氣: 這只龍很豐滿,萌萌噠: 和下面的原版一對照,趕緊要減肥了。 原版都在北京故宮: 玉獸形玦 高15.4cm,寬10.5cm,厚4.5cm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大玉龍 曲長60cm,直徑2.2-2.4cm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故宮里的高古玉自然最多,屬于國寶級文物的有它: 玉神人紋多節(jié)琮 高32.1cm,孔徑6.3-7.2cm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周禮·春官·大伯宗》載:“以黃琮禮地”,說明玉琮是古時人們禮地的祭器。從目前良渚文化墓葬出土情況看,玉琮多置于尸體周圍。 潘家園版的,就很Low了,還那么光滑、鮮亮,基本的歷史滄桑感覺都不懂……差評! 買一送二嗎? 還有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三星堆文物: 話說回來,大眾不熟悉的國寶,肯定沒人費(fèi)工夫造啊。 三星堆博物館原版: 銅頭人像 通寬17.2、通高34.8厘米 二號祭祀坑出土
在潘家園一處很隱蔽的角落里,發(fā)現(xiàn)了這只山寨版: 不像是一頭牛 越看越像一只泰迪 紫砂壺屬于總災(zāi)區(qū): 博物館原版:
南京博物院 潘家園同款: 故意擺出眾星捧月的格局嗎? 潘家園新四大天王: 看見北宋汝窯了: 最牛叉的水仙盆 全球只此一件,在臺北故宮: 北宋汝窯 青瓷無紋水仙盆 高6.9公分,橫23公分,縱16.4公分, 口徑23 公分,足徑19.3X12.9公分, 重670克 橢圓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邊稜,四云頭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體滿布天青釉,極勻潤;底邊釉積處略含淡碧色;口緣與稜角釉薄處呈淺粉色。裹足支燒,底部有六個細(xì)支釘痕,略見米黃胎色。 全器釉面純潔無紋片,此種傳世稀少,溫潤素雅的色澤,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過天青的寧靜開朗的美感。 昭陵六駿也發(fā)現(xiàn)了: 昭陵六駿之拳毛騧(微縮版) 原版很大的,在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博物館收藏: 唐代 昭陵六駿之拳毛騧 法門寺秘色瓷: 給個特寫: 原版看看吧: 唐 越窯青釉八棱瓶 高21.7cm,口徑2.3cm,足徑7.9cm 北京故宮收藏 瓶直口,長頸,腹部呈八棱形,圈足外侈?;野咨ィ|(zhì)致密。釉呈淺青綠色,唐人陸龜蒙詩云:“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道出了越窯青瓷的釉色特點(diǎn)。唐 秘色八棱凈水瓶1987年陜西扶風(fēng)法門寺地宮出土法門寺博物館原版雞缸杯: 潘家園版: 不止有雞缸杯,還有雞缸碗、雞缸筆筒、雞缸茶壺…… 某幫曾舉辦過雞缸杯收藏展 估計(jì)很多就在這兒進(jìn)的貨吧 元青花必不可少: 再繼續(xù)看,汝窯三足洗: 宋代汝窯三足洗,故宮博物院藏 潘家園可是四件套: 北宋定窯孩兒枕,北京故宮一件,臺北故宮兩件,總共三件: 北宋定窯孩兒枕,故宮博物院藏 而潘家園,總有驚喜和意外。 有汝窯天青色的: 耀州窯茶葉末釉的: 還有各種白的黃的黑的…… 鐘鳴鼎食之家: 聲明 圖片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