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劉啟是劉邦的孫子。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啟和劉邦的關系很簡單也很明確,按照漢朝的立儲原則,是以立長為儲,所以劉邦死后,由其長子劉盈即位。但是劉盈死的早,英年早逝,當了7年的短命皇帝后就駕崩了。劉盈死后,呂后專權,先后擁立了兩個傀儡皇帝,一個是劉恭,一個是劉弘。 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乃漢景帝劉啟的帝師。晁錯有恢復秦始皇郡縣制的政治理想,劉啟也有想削弱劉姓諸侯國實力的想法。吳王劉濞養(yǎng)精蓄銳四十余年,早已尾大不掉,有起兵奪天下的志向。劉啟聽從了晁錯的建議,決定先削奪吳國的會稽和豫章兩郡,不想劉濞聯(lián)合其它六個諸侯國打著“誅殺晁錯、安定國家”的旗號起兵叛亂。漢景帝還沒有準備好,就殺晁錯以安七國之亂。晁錯死后,七國聯(lián)軍依然向長安進發(fā),不過中央軍調集已畢,周亞夫率漢軍擊敗七國聯(lián)軍。 史載廢太子劉榮被人控告,說他“侵廟壖垣為宮”,漢景帝下詔征他入朝,接受審問??崂糅ざ钾撠煂徲嵟R江王,“王恐懼因而自殺,葬于藍田?!敝?,竟然出現(xiàn)奇觀,“燕數(shù)萬銜土置冢上,百姓憐之”。據(jù)史料而觀之,劉榮是墻倒眾人推,還沒見到老爹就憂懼而自盡,這里頭劉啟要負間接責任。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正因漢武帝有效的解決了諸侯王日漸坐大的心腹之患,才有了后來集結天下,動員四海,傾全國之兵與匈奴爭衡的赫赫偉業(yè)。亦唯此,威脅中國數(shù)百年的匈奴之亂才從根本上得以解決。換言之,于師傅晁錯、故太子劉榮而言,漢景帝難免私德有愧,但對天下萬民、央央黔首而言,他決然是百代明君,無愧天下,有功后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