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作品 1.作者: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被譽為“科學時代的預言家”和“現(xiàn)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1863年因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而一舉成名,此后開始從事寫作。凡爾納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代表作為“海洋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表明,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2.創(chuàng)作背景:在近代史上,波蘭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不斷遭到列強的侵略與瓜分。1863年,波蘭人民舉行了反對沙俄奴役的人民起義,但遭到沙皇政府的殘酷鎮(zhèn)壓。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tǒng)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zhèn)壓是凡爾納創(chuàng)作《海底兩萬里》的一個導火索。他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tǒng)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xiàn)實的批判。 3.閱讀指導:《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諾第留斯號潛艇船長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在閱讀時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1)了解書中巧妙的構思、驚險的情節(jié) 《海底兩萬里》描繪了阿龍納斯等人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時而險象環(huán)生,千鈞一發(fā),時而景色優(yōu)美,令人陶醉。他們從太平洋出發(fā),經(jīng)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還經(jīng)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構思巧妙,情節(jié)驚險是本書最大的特色之一。 (2)理解科幻小說科學和幻想相結(jié)合的特點 凡爾納的一生非常勤奮,依靠閱讀獲得了豐富的科學知識。他獨具特色的幻想由于符合科學的原理,變成了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做出的推理和預言,正如當今社會海底潛艇與深海漫步已不單單是幻想?!逗5變扇f里》既因具有科學依據(jù)而令人信服,又因充滿對未來的幻想而令人憧憬。 3.體會作品中崇高的正義感和人道主義精神 凡爾納筆下的人物都是品質(zhì)高尚、獻身科學的人,是英勇頑強、不畏艱險的人。像尼摩船長等反抗壓迫的戰(zhàn)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者的進步思想的體現(xiàn)。 4.航海路線圖: 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海域→大西洋→北冰洋 二、小說經(jīng)典情節(jié) 1.經(jīng)典情節(jié)索引: “我”應邀追捕“獨角鯨” → 拋入水中被救,三人成為俘虜 → 潛艇的結(jié)構特點及船上生活 → 漫步海底平原,在海底森林打獵 → 潛艇擱淺,土人圍攻 →尼摩突現(xiàn)憤怒仇恨,強制三人睡眠 船員重傷身死,埋葬珊瑚樹林 → 海底采珠場勇斗鯊魚 → 尼摩船長送出黃金支援戰(zhàn)斗 → 維哥灣海底打撈沉船的金銀珠寶 → 參觀沉沒的大陸 → 尼摩船長援救長須鯨 → 冰山封路 → 章魚襲擊 → 講述“復仇號”戰(zhàn)艦歷史 → 有艘戰(zhàn)艦攻擊諾第留斯號 → 尼摩將其引向東方,將其撞沉 → 三人乘坐小艇脫離諾第留斯號 → 尼摩船長及潛艇結(jié)局成謎
(1)冒險向前 (2)全速前進 (3)動中之動 (4)海底漫步 (5)尼摩船長的閃電 (6)勇斗鯊魚 (7)計劃逃脫 (8)冰山封路 (9)大屠殺 (10)結(jié)局成謎 三、主要人物形象及相關情節(jié) 1.尼摩船長的性格特征(相關情節(jié)): A.神秘、孤獨和追求自由(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guī)模的科學研究和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 B.雖外表冷郁但內(nèi)心情感豐富,重情重意(在珊瑚叢含淚掩埋同伴); C.知識淵博,有創(chuàng)造力和預見性,遇事沉著冷靜(擊退土著人襲擊); D.同情弱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智斗鯊魚救采珠人); E.英勇頑強、不畏艱險、鎮(zhèn)定沉著(南極冰山脫險); F.具有正義感和反抗壓迫的精神(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萬金銀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斗爭)。 2.阿龍納斯的性格特征(相關情節(jié)) A.熱愛科學考察事業(yè),具有正義感,希望造福人類(積極參與政府的遠征考察活動); B.獻身科學的精神、淵博的知識和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敢于跟隨尼摩船長乘坐潛艇作海底兩萬里的探險旅行和在海底的感悟)。 3.康塞爾的性格特征(相關情節(jié)) A.任勞任怨、忠心耿耿(他愿意冒生命危險跟隨主人參與捕鯨行動;看到主人落水后,勇敢地跳下去搶救;在南極缺氧的時候,把最后一絲空氣留給主人); B.有豐富的知識和做事仔細認真、有條不紊(他對各種水生動物進行分類并用專門的本子分類記錄)。 4.尼德·蘭的性格特征(相關情節(jié)) A.有野性,脾氣暴躁,熱愛自由(受不了被監(jiān)禁,總是計劃逃脫); B.勇敢堅強,本性善良(船長去救采珠人危在旦夕時,尼德·蘭一叉刺中鯊魚要害)。 四、藝術特色(語言特點) 1.構思巧妙,情節(jié)驚險。 他們在印度洋的采珠場和鯊魚展開過搏斗,捕鯨手尼德·蘭手刃了一條兇惡的巨鯊;他們在紅海里追捕過一條瀕臨絕種的儒艮,儒艮肉當晚就被端上了餐桌;他們在大西洋里和章魚進行過血戰(zhàn),一名船員慘死;這些場面,都十分驚心動魄。此外,書中還描寫了大頭鯨如何殘殺長須鯨,諾第留斯號潛艇又是如何殺死成群的大頭鯨的,這些情景也十分罕見。諾第留斯號也曾遇險,在珊瑚礁上擱過淺,受到過巴布亞土著的襲擊,最可怕的是,在南極被厚厚的冰層困住,艇內(nèi)缺氧,艇上的人幾乎不能生還。但是,憑著潛艇的精良構造和船長的超人智慧,種種險境均被化解,終于完成了兩萬里的海底行程。 2.科學與幻想巧妙結(jié)合。 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jù),許多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科學預見,如今都已經(jīng)實現(xiàn)。例如書中關于深海潛艇、海底漫步、電力使用等幻想,現(xiàn)在都已成現(xiàn)實。 3.場面描繪與細節(jié)刻畫交替出現(xiàn)。 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的細節(jié)刻畫交替出現(xiàn),例如對海底森林、海底古城的描繪顯得波瀾壯闊;對人物特別是尼摩船長又不時抓住他的一些細節(jié)進行刻畫,從而使讀者對于這位神秘人物更加了解。 4.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小說通過大量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塑造了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知識淵博、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反抗壓迫的神秘人物尼摩船長;如脾氣暴躁、熱愛自由、技藝高超的捕鯨手尼德·蘭都讓讀者印象深刻。 五、小說主題 《海底兩萬里》描繪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diào)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xiàn)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小說不但能激發(fā)人們對科學的興趣,而且贊揚了像尼摩船長等反抗壓迫的戰(zhàn)士的形象,體現(xiàn)了他們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 六、問題解答 1.尼摩船長一行的十次遇險是什么?分別體現(xiàn)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第一次遇險:潛艇航行到太平洋時在海底森林進行一場狩獵,遇到一對角鯊。全體伏倒在地,角鯊視力不好,沒看到他們,逃過一劫。(尼摩船長:反應敏捷、沉著鎮(zhèn)定。) 第二次遇險:潛艇在駛近波羅阿爾島的時候觸礁意外擱淺,借助五天后太平洋的漲潮返回海洋。(尼摩船長:學識淵博) 第三次遇險:觸礁后到附近陸地覓食休憩,遭到土人圍攻。船長給潛艇上的鐵扶梯通了電,土著人無法上潛艇,他們遭到電擊后紛紛逃跑。(尼摩船長:創(chuàng)造力和預見性,遇事沉著冷靜) 第四次遇險:潛艇航行到印度洋時,到錫蘭采珠場參觀,為了救被鯊魚攻擊的印度采珠人,尼摩艇長與鯊魚搏斗。在危難關頭,尼德·蘭一叉刺中鯊魚要害,將其殺死。(尼摩船長:同情弱者、心地善良、懂得感恩;尼德·蘭:寬宏大量、本性善良、富有經(jīng)驗。) 第五次遇險:潛艇航行到紅海(阿拉伯海隧)時,在捉捕儒艮時被報復,小艇差點被儒艮掀翻。尼德·蘭抱著艏柱,用魚叉刺中了儒艮的心臟。(尼德·蘭:勇敢堅強、富有經(jīng)驗。) 第六次遇險:潛艇航行到南極海域時在南極圈遭遇冰山封路。潛水艇潛到更深的水層去,選擇從冰山底下穿過。(尼摩船長:冷靜沉著、超凡的智慧。) 第七次遇險: 在南極點,遭到浮冰圍困,潛水艇再次擱淺,眾人面臨缺氧危險。眾人輪流鑿冰,并用沸騰的開水噴射冰,最后撞開冰層。(尼摩船長:鎮(zhèn)定沉著、富有智慧、身先士卒;康塞爾:缺氧的時候,把最后一絲空氣留給主人表現(xiàn)了他的忠心耿耿。) 第八次遇險:航行到大西洋(朝合恩角開去)時遭到章魚襲擊,艇員集體用斧頭與章魚肉搏,最后擊退章魚。(尼摩船長:勇敢果斷、知恩圖報。) 第九次遇險:參觀復仇者號的墳墓時,遭到了一艘戰(zhàn)艦的攻擊。尼摩艇長下令用諾第留斯號攻擊戰(zhàn)艦底部,擊沉了戰(zhàn)艦。(尼摩船長:既有善良正直、同情弱小的一面,也有冷酷殘忍、復仇心極強的一面。) 第十次遇險: 航行到北冰洋(挪威西海岸海域)時教授、尼德·蘭和康塞爾準備從艇上逃跑時遭遇邁爾海峽的大旋流。教授、尼德·蘭、康塞爾被旋流拋入水中,被漁民救起在小島脫險。(尼摩船長:從尼摩船長的懺悔可知他內(nèi)心善良猶存,只是被仇恨蒙蔽了眼睛。) 2.尼德·蘭五次逃跑的經(jīng)歷及表現(xiàn)他的性格特征? 第一次:地中海,接近歐洲海岸,在漆黑的夜晚,等到諾第留斯號駛到離歐洲海岸最近的地方泅水逃走,又或是把諾第留斯號上的小艇奪下,駕著小艇逃跑。潛水艇潛在水下和離海岸較遠的外海航行,逃跑計劃失敗。 第二次:大西洋,西班牙海岸幾海里處,三人分別會合,尼德·蘭會用扳手將小艇弄下來,并備好了食物和相關物資。尼摩船長在他們將要準備行動時,將艇停了下來,計劃再次失敗。 第三次:大西洋,復仇者號墳墓附近,當攻擊諾第留斯號的戰(zhàn)艦距離他們一海里時,跳下海去。尼德·蘭掏出手帕想要發(fā)出求救信號,被尼摩船長摔跌在平臺上。 第四次:大西洋,復仇者號墳墓附近,天黑時,待即將被諾第留斯號攻擊的戰(zhàn)艦靠近時,發(fā)出呼救聲,讓戰(zhàn)艦上的人看見他們。當他們準備逃走時,艇艙蓋上了,潛水艇潛到了水下。 第五次:北冰洋,挪威西海岸海域,趁諾第留斯號好像無人監(jiān)控的時候,在夜晚10點鐘趁黑登上小艇逃離。登上小艇準備逃走時,遇上邁爾海峽的大旋流,小艇被旋流拋入水中,三人被漁民救起,在小島脫險。 (尼德·蘭性格特征:1.有野性,脾氣暴躁,熱愛自由;2.勇敢堅強,本性善良。) 【編者的話】 (1)如果需要《海底兩萬里》的PPT素材,請在公眾號下面留言!如果你喜歡素材,請點擊右下角“在看” (2)下期名著預告:《紅星照耀中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