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到。 這個話用來形容這次席卷全國的疫情是最合適不過的。 一場疫情,就像一場優(yōu)勝劣汰,在同等壓力面前,有的人很幸運可以繼續(xù)大放異彩,而有的人卻被擊垮,消失在最底層。 通過這次突發(fā)事件,平時許多在職場工作上沒有暴露的問題全部浮出水面。雖然病毒無情,但這何嘗不是一次自我檢視的機會。 當意外降臨時,第一批被清退的人——畢竟那些因品性、業(yè)績等不及格的,中途就已經(jīng)淘汰了。 這就是職場最現(xiàn)實的真相:你有多安全,完全看在老板心里,他給你打幾分。 什么是60分員工?他們最典型的表現(xiàn),是只完成JD(Job Description,崗位描述)上的要求就好,根本不關心其他的事情。 你給我這份工資,我完成對應的崗位需求,不就好了?公司的品牌形象跟我有什么關系?老板和客戶的真實需求跟我又有什么關系? 60分員工,只顧掃自家門前雪,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 因為立場的不同,員工與老板的矛盾是永遠不可能消解的。絕大多數(shù)員工與老板最主要的矛盾點,也是他們只愿干好手邊那點活的核心原因。畢竟,錢這么少,還不配讓我額外消耗,做更多的事情。 風險與收益成正比,是成年人世界最大的公平。 所以,老板永遠不是你的對立面,你真正要對立的那個人,是那個不想吃虧卻又想要拿多錢的自己。 職場中,我們需要時刻持有一份危機感,要知道你的對手時時刻刻在觀望你,你在浮躁懶散時,他們在刻苦上進。未雨綢繆,在順境時“磨牙利齒”,才能在逆境時,占取優(yōu)勢。 薛兆豐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簡歷在打工?!蹦銓W到的技能,鏈接到的人脈,擴展的視野,這里任何一項都能夠讓你更加安全,是將來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籌碼。 在疫情期間,有的人選擇每天刷手機看電視“等疫情”,有的人開直播做帶貨,學剪輯;有的人選擇等待就業(yè)機會,有的人已經(jīng)默默在家里充電學習。誰擁有的救生圈越結實,誰就有更多活下來的希望。 如果你什么準備都不做,風浪一來,就只有被留在沙灘上了。 時代拋棄你,不會給你緩沖期,也按不下暫停鍵的。 這場疫情,顯然人人都付出了代價。 人生沒有永遠的順風順水,最殘酷的地方在于,那些苦厄總會來臨,我們能做的,就是堅持不懈的訓練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在人人都能掙到錢的時候,你能掙到錢也不稀奇;但別人都掙不到的時候,你卻能活下去,那么,這就是競爭力。 丘吉爾說過,不要浪費一場危機。如果前面的日子你已經(jīng)懈怠了,那么,接下來的日子,請別再浪費光陰,好好修正自己。 時代不會停下等待任何一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