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石湯方: 金錢草30克、柴胡10克、郁金12克、青皮10克、廣木香6克、枳殼10克、萊菔子15克、黃芩12克、雞內(nèi)金10克、赤白芍12克、生大黃10克、虎杖10克、香附12克、海金沙15克、王不留行子10克、佛手10克。 【辨證加減】 石阻型加:川棟子12克、元胡15克、蒲公英30克、金銀花30克、紫花地丁20克、田三七3克、(沖服)芒硝15-20克、(沖服)。 黃疸加:茵陳30克、桅子12克、黃柏9克。 疼痛劇烈加:五靈脂12克、蒲黃12克。 惡心嘔吐加:半夏12克、竹茹9克、砂仁6克。 寒熱往來加:常山10克、檳榔10克。 濕熱型加:蒲公英20克、金銀花20克、薏仁末20克、白蔻仁6克、滑石20克、龍膽草6克。 血瘀加:三棱12克、莪術(shù)12克、桃仁15克、紅花9克、川芎15克、皂剌10克。 食欲不振加:藿香10克佩蘭10克焦三仙10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每劑藥水煎2次,早晚分服,20劑為一療程! 二、消石膏方: 滑石30克、硝石30克、生乳香30克、琥珀30克、小茴香30克、冰片15克、青黛30克。 【制作方法】 上藥粉成細末備用,每次取3克,蜂蜜調(diào)和呈丸狀,納入肚臍,灸30分鐘后,外貼膠布或傷濕止痛膏,2-3天換藥一次。 【功效】對膽腎結(jié)石治愈率在85%以上,10次一療程! 三、膽囊炎膏方: 莪術(shù)、川芎、川棟子、大黃、甘遂、延胡、木香、皂剌、桅子、郁金、紅花、鬧洋花、山甲各100克,龍膽草、蒲公英各200克,乳香、沒藥、蟾皮、血竭、冰片、樟腦,雄黃20克。 【制作方法】 上藥打成細粉,膏藥基質(zhì)和藥粉1:1將膏藥基質(zhì)熬熔化后放入除血竭、冰片、樟腦 以外的藥末,邊攪邊放藥,攪勻后放入冰片、樟腦、血竭成膏如再加總量2%月桂氮酮更好。 【功效】急慢性膽囊炎及膽結(jié)石痛10貼可治愈急慢性膽囊炎,并對肝病痛有明顯止痛效果,30-60分鐘起效! 四、排石散方: 郁金、黃芩、雞內(nèi)金、龍膽草各500克三棱、莪術(shù)、元胡、青皮各300克,海金沙、大黃各1000克 【制作方法】 上藥研成細粉每次6克,每晚一次用溫開水300ml送服 ,30天一療程對膽囊結(jié)石,膽管結(jié)石1-6療程,治愈率達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