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的生命力很強,不畏嚴寒,與梅花、竹子一起稱為歲寒三友。黑松一年四季葉子都不會變黃,是常青的,且壽命很長,因而黑松盆景象征著頑強拼搏的君子精神,還有長壽的寓意。 從唐代開始,那時候的人們開始流行起用狹小的空間表現(xiàn)出大自然的景色,這也是盆景藝術(shù)的鼎盛時期。當時,作為庭院重要元素之一的小型松樹觀賞的風習開始流行,那個時代的文人,也開始書寫詠嘆了許多關(guān)于黑松盆景的詩文。而到了如今,黑松盆景依舊是極具觀賞性和裝飾性的盆景寵兒,亦是許多盆友造型的選材之一。那么怎么養(yǎng)出一盆四季常春、造型強勁的黑松盆景呢?快來學習吧~ 眾所周知,黑松盆景樹性強健,易于栽培,且喜歡肥水,適應力極強,不論是在肥沃的平原還是貧瘠的山地皆有分布,是一種非常喜歡水濕的樹種。像是在河邊的黑松,能夠有一般的根系探入水下,不僅僅沒有枯死或是澇死,反而健康生長。而在黑松的觀賞上,黑松堅硬剛直的松針,松塊狀的樹皮都是黑松特有的專屬。那么在修剪上則應當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黑松盆景的摘芽技術(shù)。每年的春季,黑松的芽點都會迅速的萌發(fā),尤其是對于還沒有長成的幼年樹,芽點的萌發(fā)更是旺盛。而為了避免過長的幼芽擾亂黑松的植株形態(tài),每年盆景人都會針對黑松的生長狀態(tài)進行修剪。一般而言,黑松的抹芽手法如圖所示: 第二,黑松樹形的整形。黑松短葉的修剪技術(shù)解析,這一種修剪的手法,一般是通過利用見到對黑松的松葉進行機械性的剪短,使得黑松縮短到原來長度的二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三,使得觀賞效果大大上升,或是松針生長過密,需要通過松葉剪短的方式,使得松針更加的規(guī)整漂亮。一般而言,松針剪短的手法都是在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的時候進行,避免時間過早,黑松的長勢旺盛,使得葉子又長回來了。 第三,松葉修剪位置。而每年的十二月份和一二月份,都是針對黑松的整體進行修剪或是摘除幼芽,三四月份則是換盆,四五月份則是摘除綠芽,六七月份則是修剪幼芽,七八月份則是抹芽。如果不及時的對黑松進行修剪,往往會造成黑松的長勢旺盛,枝條伸長,導致樹形變得紊亂缺乏美感,故而該要修剪的時候,還是要及時的進行修剪。 第四,黑松盆景破桿拿彎技術(shù)。 第一步,黑松的正面樹相。其優(yōu)點是比例適中,過渡自然;缺點是主干第一彎曲處向上的角度太大,導致整體樹勢朝左傾斜,讓人感覺重心不穩(wěn)。 第二步, 為了便于操作及觀賞,將盆景向左傾斜,對枝條進行取舍剪定,并將右側(cè)靠近根部的枝條做成神枝。 第三步,對靠近第一彎曲處的主干作深鑿處理,取出部分木質(zhì),方便彎曲造型干鉗破開第一彎曲處。 第四步,用破干鉗破開第一彎曲處上部的主干,方便彎曲造型。使用破干鉗可以減免彎曲造型時引起的橫向斷裂,能有效地避免枝條的死亡。 第五步,用破干鉗破開第三彎曲處上部的主干。 第六步,由于此處枝條較細,為避免后期拿彎時被折斷,因此用棕繩將其纏好。 第七步,對枝條進行蟠扎。 第八步,蟠扎結(jié)束后,對主干的兩個彎曲處作拿彎處理,并用金屬絲加以固定。最后將第二彎曲處的枯枝作神枝處理。為使神枝看起來更加自然,這里強調(diào)不要刮,而是撕,這樣才能顯現(xiàn)出木質(zhì)的紋理與質(zhì)感。 第九步,完成后的樹相。相較于改作前,主干的線條更顯力度,樹格有了明顯的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