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氣特別的暖和,中午的時候氣溫達到了春天罕見的28度。一片暖洋洋的。家里陽臺上的溫度就更高了,達到31度。 有幾盆君子蘭長的比較壯,花盆太小,已經(jīng)難于容納君子蘭的根系和支撐整個植株的穩(wěn)定,比如:那棵油橋小苗和那棵老和尚小苗;還有那可技橋苗還是兩棵擠在一起且一棵特別壯另一棵則太小,還有那兩棵吳技師丫子,盆子太小了。換土換盆吧。 這次從山上找的土有的還腐熟不是很好,但是也沒辦法還是換吧。不過在裝盆的時候,采取一些措施,便可以做到取長補短,一舉兩得。是這樣的:因為剛剛從山上拉回來的腐殖土難免有些不腐熟的成分,而這些尚未完全腐熟的部分如果直接裝盆換土,其勢必要在盆中進一步腐熟,這就很有可能因其在腐熟的過程中產(chǎn)生熱量而使君子蘭燒根,所以一般來說新取回來的腐殖土最好不馬上使用,而是放在陰涼的地方集中進一步堆漚,直到完全腐熟再使用,這一般要經(jīng)過一個雨季的自然過程。但是好多的君子蘭友沒有條件做進一步的處理,而是直接換盆換土,基于這種情況我就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將取回來的腐殖土進一步分類,分成充分腐熟和腐熟不充分的兩個部分,分開使用。將尚未腐熟充分的部分首先裝盆,尤其是碎枝條和大葉子,直接裝在盆的底部,這樣一方面可以利用其現(xiàn)有的骨架,加強盆土的通透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不使君子蘭的根系直接接觸他們,避免受熱燒根。然后在其它的部位用腐熟完全的腐殖土。這樣一來,腐殖土即便是剛剛取回來一可以馬上使用,一舉兩得。 我這次換盆的君子蘭,就是這么換的盆。還有一點提示:換好盆后的君子蘭,一般不馬上澆水,而是過一段時間,等因換土造成的根部損傷愈合后再澆透水,防止病菌感染,一般一天到兩天足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