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有兩個詞,一個是肝火上炎,一個是肝陽上亢,看起來差不多,其實病因病機不同,調理方法也不同。區(qū)別我總結了一下,如圖,(字丑見諒,湊活看吧) 調理方面,因為桑葉,菊花兩味藥都是既可以平抑肝陽,又可以清肝明目,對肝火上炎和肝陽上亢之證均有作用,且藥味平和,可以煎湯代茶飲。如果有明顯的腰膝酸軟,頭重腳飄的癥狀,可以加上枸杞子,或者嚼食黑芝麻。 太沖,行間兩穴位,也是既可以平肝潛陽,又可以平肝瀉火,選用這兩個穴位,常常點按,或者刮痧,都有效果。如果肝火較旺,可以放血治療。 如果腰膝酸軟,可以加按太溪穴。 另外,中醫(yī)氣功學中的五行掌,在春天練習推法,可以疏肝理氣、平肝潛陽,用于調理肝陽上亢和肝火上炎之證。 |
|
來自: 恬廬居士sktw7b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