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國許多城市的名稱,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稱呼,在這個稱呼里面,還保留著許多珍貴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價值,甚至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經濟效益。 有些城市為了發(fā)展旅游經濟,甚至盲目跟風改名,比如曾經有著800年歷史的徽州搖身一變成了黃山,結果導致徽州文化逐漸喪失。還有人說,長安改名西安,讓曾經代表大唐盛世的長安繁華不再。真的是這樣嗎?長安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改名為西安呢? 長安門 西安排在中國四大古都之首,這座城市曾經是十三朝古都,更是隋唐時期首屈一指的世界級大城市。因此,每當人們談論起西安,其實人們會更加懷念長安這個名字。 在網上流傳頗多的“最后悔改名字的城市”的問卷調查中,“西安”多次以絕對優(yōu)勢排在第一,也有很多人倡議把西安的名字改回原來的長安。但是,查閱歷史文獻以后才發(fā)現,其實長安從來沒有改名為西安,因為,西安真正古名并非“長安”。 在對這個問題展開論述之前,大家需要明白一個概念,西安其實是古代的統縣行政區(qū)名,也就是當今所說的地級市的名稱;長安其實是西安管轄下的一個縣,它是西安的俗稱,并非西安的古稱。 秦朝年間,西安稱之為內史;兩漢時期,它稱之為京兆尹;隋唐時期它真正記錄在冊的名稱為雍州,或者是京兆府;到了元朝,它改名為奉元路;直至明清年間,這里才被稱之為西安府。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統縣行政區(qū)從來沒有出現過“長安”這個名字,自然就不存在長安改名的事了。 未央宮 那么長安這個稱呼又是從何而來呢?這還要從漢高帝時期說起,未央宮建立在了長安鄉(xiāng),漢代都城便遷都至此,以地名為由,這里有了“長安城”的稱呼,然而這只是這一個獨立縣城的稱呼。 獨立縣城要依附于上級政區(qū)存在,這個上級政區(qū)才指的是如今的西安,“長安城”其實只是一個縣名,它不能代指當時的整個西漢都城。 漢代長安城 但是,由于當時的長安城是西漢都城的所在地,從此以后,大眾認知里的“長安”,就成為了西安的代名詞。尤其是隋唐兩朝,都在長安城建立首都,唐朝的繁榮盛世,直接讓“長安城”這個名字享譽海外。它成為了那個年代里,最具規(guī)模、最雄偉的一座古代都城。 唐詩宋詞中,更是大量描寫“長安”的盛世繁華,從此,長安成為了中國乃至于世界對于這座繁華都城的普遍認知。然而即便是唐朝的長安城,它也是由長安縣和萬年縣兩部分組成的,其實當時是“兩縣共治一城”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來講,長安并不具備成為正式統縣政區(qū)名的資格。 西安城墻 人們總是會把古代城市的俗名和行政區(qū)名混為一談,正是因為這種認知,才讓人們誤以為長安是西安的古名,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人們口中世代相傳“長安”,其實一直是一個縣名,是一個俗稱。西安的名稱也只是在明清年間才開始出現,所以西安的古名是由奉元路改名而來,并非是長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