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樣才算是一個興旺的家庭,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就是這個家庭擁有很多錢財,子孫都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但是真的就是這樣嗎?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边@并不是我們對富人的偏見,很多時候,這就是生活中的現(xiàn)實(shí)。在很多富貴之家,子孫后代可以不用努力,就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一旦家族子弟養(yǎng)成驕奢揮霍的陋習(xí),很可能就會給家庭帶來衰敗。 那么家庭的興旺,到底從何而來?曾國藩說過:“興家靠學(xué),保家在和?!?這就是曾國藩這位老祖宗的忠告:一個家庭能否興旺,看家中有沒有這二樣就可以了。 一、勤學(xué)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告誡兒子諸葛瞻:“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是我們心中有大智慧的人,他在留給兒子的家訓(xùn)中,鄭重的囑咐兒子一定要勤學(xué)苦讀,這足以說明,勤學(xué)這件事,不僅對個人的成才有益,而且也關(guān)系著家族的興衰。 鬼谷子的高徒蘇秦,他藝成出山之后,先后到各個諸侯國去游說,但是都沒有得到重視。游歷了多年之后,他只有落魄地回到家中。不僅出門在外備受冷遇,就算在家里,親戚朋友也沒人待見他。他肚子餓了,想吃一碗飯,嫂子都不給他做,還嘲諷他整天無所事事,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 蘇秦經(jīng)此打擊,于是痛定思痛,開始奮發(fā)努力的學(xué)習(xí)。他怕晚上看書的時候,自己會打瞌睡,于是就在書案上放了一把錐子。只要自己瞌睡的時候,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憑借著這種勤學(xué)的態(tài)度,他終于學(xué)業(yè)有成,研究出了合縱連橫之術(shù),受到了各國諸侯的賞識。他最風(fēng)光的時候,執(zhí)六國相印,后來他衣錦還鄉(xiāng),嫂子還下跪向他認(rèn)錯。他的家族,也因?yàn)樗某晒Χ@赫一時,所以說子孫勤學(xué),就是一個家庭能夠興旺的祥兆,如果你家也有,就要恭喜了。 二、和善 在古人的內(nèi)心中,非常重視和善對家庭的作用。袁了凡在留給兒子袁天啟的家訓(xùn)中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個家庭,如果能夠教導(dǎo)子孫去做善事,雖然福氣不會馬上就到來,但是禍?zhǔn)戮湍苓h(yuǎn)離。一個家中的子孫,如果為了自己的私利,選擇去做惡事,雖然禍患不會馬上發(fā)生,但是福氣一定會遠(yuǎn)離。 俗話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敝v得其實(shí)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跟善良的人打交道,人行善事,就會擁有好人緣。我們雖然不求得到別人的回報,但是朋友多了多條路,人生就會得到更多成功的機(jī)遇,這就是“善有善報”的道理。 張英是清朝的宰相,他老家的鄰居在蓋房時,院墻要占他家祖宅三尺地。他家中的族人非常生氣,就寫信向他告狀。張英收到信后,也給家人回了一封信,這樣說:“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庇谑菑埣胰司桶训赝笞屃巳?,張家的鄰居覺得張英沒有仗勢欺人,反而忍讓和善,深受感動,就把自家的院墻也往后讓了三尺。這就是“六尺巷”的典故,這件事也因此成為千古美談。 張英位高身尊,卻能在切身利益上,對鄉(xiāng)鄰忍讓遷就。這并不是軟弱的表現(xiàn),而且也沒有因此讓家庭吃虧。這種和善的行為,反而贏得了人心,避免了紛爭,最后得到兩全其美的結(jié)果。他也因此而名留青史,他家族也呈現(xiàn)出興旺富貴之兆,所以說和善的家風(fēng)能給家庭帶來興旺,我們一定要重視了。 一個家庭中的子孫后代可以做到勤學(xué),這個家庭就會欣欣向榮,一直走上坡路。一個家庭能夠傳承和善的家風(fēng),這個家庭就能趨利避害,遠(yuǎn)離各種是非。所以說,勤學(xué)可以給家庭帶來興盛,和善可以讓家庭常保平安,如果你家也有這二種祥兆,家庭早晚會興旺,就要恭喜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