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總結
這部分內容發(fā)完,過兩天,會根據(jù)學員的一些疑問,再做一個綜合性的答疑。至此,有關陰陽五行干支部分的學習內容,也可以算是暫時告一個段落了。
后面,大家就要進入金口訣的學習,希望大家都能跟上步伐,對于陰陽五行干支部分,基礎比較薄弱的學員,可以先把基礎的部分熟記下來,一些疑難,可以暫時放一放。對于基礎比較扎實的,也希望不要只在理論中去追究一些細節(jié)的問題,而是能放到實際的課例中去學習研究。
陰陽五行干支,作為易學預測的基礎中的基礎,很多問題,不是能夠在這很短的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同時在運用中,這部分內容,也是根據(jù)具體情況有所區(qū)別的。
很多東西,即使老師全都告訴你,那也只是硬塞,懂不懂,理解到什么程度,都是要靠你自己去用心學習研究,才能掌握的。易學作為一種整體性的思維,他的基礎,必然需要大家能從實際中,生活中去思考理解,這樣,很多疑問,也許就能迎刃而解了。
以下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很好的說出了這個道理。希望大家能再看看,再想想。,就當是此文或此段時間學習的總結吧。
春秋時期,年輕的俞伯牙跟一位名叫成連的師父學琴。
成連見俞伯牙天資聰明,就傾心教他。俞伯牙刻苦學了三年后,已十分熟練地掌握了彈琴的各種技法。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同師你同彈一首樂曲,盡管指法技巧純熟,也彈得沒有師父那樣動聽。
有一次,他練習作一首海上風光的曲樂,寫了好幾遍,花了不少時間,可是彈奏起來,連自己也覺得味同嚼蠟。他十分苦惱,問師父道:“您告訴我,怎樣才能曲為心聲呢?”
成連搖搖頭,抱歉道:“伯牙,我能教會你彈琴,卻沒有辦法教會你用樂曲表達心聲?。 ?俞伯牙露出失望的神色。成連想了想道:“我有個師父叫方子春,琴藝高超,現(xiàn)在居住在東海蓬萊島,他能轉移一個人的性情,我們還是一道去向他請教吧。”
俞伯牙求學心切,聽師父一說,十分高興。于是,師徒二人就帶著干糧,駕舟前往東海蓬萊島。到達島上,成連帶著俞伯牙找到一間沒人住的草房,忽然說:“哦,我的師父不住在這里了。好吧,你暫且留宿在這里,練練琴,我要乘船去把師父迎回來。也許,我們十天半月就可見面了?!彼f罷,揚帆獨自而去。好幾天過去了,總不見成連回島。俞伯牙獨自一人寄住在海濱,眼前杳無人跡,一邊是綠波滾滾的海洋,一邊是高插云霄的山峰,他等師父歸來,佇立海邊,常被海上奇妙風光感動不已。尤其是每天清晨,在水天一色中,忽然出現(xiàn)一道紅霞,刈開了天和海。接著,在萬道霞光中,一個深紅色的火球從天邊慢慢升上來,先是一小半,再是一大半,剎那間整個跳出海面,染紅了漫天的云朵……俞伯牙望著望著,心情無法平靜,他取出琴,對著自然美景全神貫注地彈起來。一天下午,俞伯牙等師父歸來,又來到海邊。突然,天空陰云密布,山峰和海洋像死一般沉寂,悶得人簡直連氣都喘不過來。只見一道閃電照亮海面,雷聲大作,暴雨嘩嘩地往海面上直潑,狂風卷著巨浪撲向岸邊的巖石。雷聲、雨聲、風聲、海濤聲,還有山峰中的林濤聲,混成一片,掀天動地,震憾人心。俞伯牙目睹這驚險場面,心中一亮,迅疾跑回草屋,解開琴袋,拿出七弦琴,調好琴弦,和著大自然的交響樂,涌寫出激越的旋律。等到風平浪靜,一首表現(xiàn)海上風光的樂曲便醞釀成熟了。俞伯牙等候了多日,仍不見成連師父和子春太師的到來,耳畔有的只是洶涌澎湃的海濤聲和幽暗山林中群鳥的合鳴聲。他苦思良久,終于恍然大悟:哦!原來成連師父要我把心中的煩慮滌凈,轉移我的性情,道理就在其中,哪里有什么子春太師??!于是,他潛下心來,將耳里聽見的聲音,眼睛看見的景物,融入自己的情懷之中,果然韻律與心神合一了。又一個紅日躍海的美妙時刻,俞伯牙醉心地彈著在島上所作的《水仙操》。一曲彈罷,忽然間,背后傳來爽朗的笑聲,他回頭望去,呵!成連師父回來了!仍然是他一個人,根本沒有子春太師的身影。成連已看出俞伯牙心里在想什么,道:“好呵,伯牙,這浩瀚的大海已經(jīng)把你缺少的本領傳授給你了!何須子春太師再畫蛇添足呢!”他說罷又大笑不已。俞伯牙知道了師父為提高自己的琴藝,用心良苦,連忙躬身拜道:“弟子現(xiàn)在懂得了寫山要先觀察山,寫海就要先觀察海的道理,謝謝師父給我的啟發(fā)!”
從此后,俞伯牙不僅更加刻苦練習琴藝,而且更加對人世和自然深入體察。他繼《水仙操》之后,又寫出《高山》、《流水》等著名七弦琴曲,流傳千古。
六、陰陽五行干支部分答疑
經(jīng)過這近10天的易學最基礎部分的陰陽干支五行學習,縱觀各位學員提出的各種問題,可以說,基本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問題:
1、思考問題喜歡邏輯性的思維,不太喜歡形象思維;
2、分析考慮問題比較片面、機械,不懂得靈活運用、拓展思維;
3、問問題有點太過細致,對自己的想法沒有信心,總怕自己考慮錯誤。
在答疑之前,首先要說的一點是,易學作為一種整體性邏輯體系,大家首先要在思考問題上要有個轉變。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在用西方科學一貫使用的局域性邏輯思維,總喜歡把一個事物分解剝離,這種思維方法雖然也很好,但卻太過機械化,即所謂"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一條路走到底,到最后卻發(fā)現(xiàn)光具有波粒兩象性,怎么都無法分了,只好止步,就此罷休。
而易學講究的是整體性,注重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及其相對穩(wěn)定性,有時候甚至更是一種直覺性的思維,所以有時候,如果用局域性邏輯思維去考慮易學里面的問題,常常會走入死胡同,不知道該如何才好。
易學的基礎內容,很少有書講解其中的原理,而此次函授的教材以及函授過程中專區(qū)為方便大家理解而舉的一些不是特別吻合的例子,如物理中的四種力與五行的比較等,也只是很勉強的想通過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事物或已經(jīng)接受的觀點來作一個大概的闡述。很多的問題,暫時都無法解決。只能說,先接受了熟悉了再說。
西方思維是以實驗科學發(fā)展起來的,以實驗來不斷論證修正原先的理論或觀點。這一點,大家同樣可以用到易學的學習中,一些觀點或疑問,都可以放到實際中去解決,吻合實際的,那即使不懂他的原理,先把他記熟悉了,先用起來再說,以后漫漫的解決,更何況,易學本身作為研究宇宙萬物共有規(guī)律的東方特有的方法,從實踐中去熟悉認識探究他,也正吻合其本義。
其實說起來,很多東西,也都是大家自小使用了,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了,也就覺得他本來似乎就是這樣,就比如1+1的問題,因為大家自小就接受了十進制的觀念,一直在用,所以似乎很少會想到去探究他的原理,而實際上,1+1等于幾,在高等數(shù)學里,也是需要好好研究,推斷半天才能得到結果的。
所以,這個綜合答疑,也只能說是很勉強的解決大家的一些基本問題,真要對易學這部分基礎能真正加深了解,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的去自我發(fā)掘,自我深入。
(一)陰陽
陰陽,對于陰陽學說的內容用了對立、互根、消長、轉化,為了大概的講解一下,因此在資料中分開舉了幾個例子。而這部分問題是要綜合考慮的,也就是說,每種陰陽特性都是相互有聯(lián)系的,前后左右,都有聯(lián)系,有共性,也有不同之處。因此,在資料中的舉例,也并不是這個關系中舉的例子就只與此關系有關,而是互相關聯(lián)的,要綜合考慮的。
如果把幾個問題分開來討論了,就會有摸不到頭的感覺。
比如說有個問題是陰陽消長的異變怎么理解?
打個比方說,按中醫(yī)理論,人體有陰陽二氣,人由小到大到老的一個過程,可以看作是一個正常的陰陽消長的過程,而異變呢,則是人體中的陰陽兩氣由于某種特殊原因,突然發(fā)生了變化,而導致人體出問題,生病了?!?br>至于其他幾個有關的問題,可以說,確實你可以看作是互根,也同時算是消長,因為,本身陰陽的八個字是密不可分的,機械的要把他們四個基本關系分開是很難的,也是不可取的。
有關陰陽的作業(yè)題,在此就不做舉例了,幾位學員舉的例子和分析都不錯。根據(jù)學員說的以及我們所知道的,確實,一般純奇數(shù)或純偶數(shù)的開獎號碼是比較少見的。這也符合陰陽的基本規(guī)律。
陰陽作為易學的最根本基礎,還是留上較大的空間給大家去思考研究吧,在此就不多闡述了。在后面,具體的金口訣測彩口訣中,還會講到,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口訣,對提高測彩準確率有很大的幫助,到時候,我們再在實際運用中具體探討吧。
(二)五行
有學員問五行除了生克外,制化又表示什么?其實,主要是需要考慮五行的旺衰。從生來說,如水生木,是旺水的力量部分的給了休木,對休木來說是受生變的強壯點,對旺水來說是去生讓自身減緩點,一般,對雙方的損害都不大,即“合作愉快,互有所得”;而化呢,則有兩種理解,一種,是盜泄生我者的力量,如土生金,本來土死金休,金比土強壯點,現(xiàn)在金還要偷走土的力量,對土更不利,即為化。另一種,是如火克金,金受傷,這個時候,土出來,化瀉火的力量給金,也可稱為化。
同樣,克呢,一般也是雙方力量比較均等,只是一個有點上司味道,牽制一下被克的一方;而制呢,則有制服的味道在里面,就好象抓小偷一樣,把你拷的牢牢的,讓你動彈不得。
土的生旺墓是如何的?
在五行中,土是寄生在水宮,與水的生旺墓一樣,為申子辰。支一般也以此論。
而在干上,有書又分陰陽,把戊干與丙同論,以寅午戌為生旺墓;把己干與丁火同論,以酉巳丑為生旺墓;也有書認為不應分陰陽。
具體原因,在此就不做展開闡述了,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五行來源于河圖洛書,土在其中均為中宮,在采用的分析原理上有所不同而造成的。
一般在金口訣中,是將土按申子辰為生旺墓來處理的。
有學員問“金生在巳,旺在酉,墓在丑”?這和“土生金,火克金”不是相矛盾嗎?
其實生旺墓是古人在實際預測中積累的特殊經(jīng)驗,我們可以把他當作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在實際分析中,均可以考慮分析。
在學習五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其旺衰的狀態(tài),資料中最后一段對五行生克制化的總結,正是在實際運用中積累的經(jīng)驗。因此在分析時候,必須要考慮旺相休囚死。學員分析的都不錯,旺,則克泄均可,具體用什么,就看當時具體的課例如何,是克比較好,還是泄比較方便;旺極,則要順其勢,而不可強行壓制了。有關具體的各方面關系,除了函授資料和專區(qū)課程進度中所講解的內容,更可細細琢磨琢磨真解中談到的有關問題。
有關五行的作業(yè)題,為何稱呼為東西而非南北,學員的幾個解釋加到一起,就很好的闡述了這個問題,同時也說明,考慮五行等易學基礎里的關系,都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去找實際例子來研究他,思索他,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
一般來說,都是旺相的克制休死的,至于要扭轉這個局面,就是等待時機的問題。我旺則迅速動之,我不旺則待機而動。
干支
1、干支的讀音
甲、 乙、 丙、 丁、 戊、己、
庚、 辛、 壬、 癸
jia、yi、bing、ding、wu、ji、geng、xin、ren、gui
子、 丑、 寅、 卯、 辰、
巳、午、 未、 申、 酉、 戌 亥。
zi、chou、yin、mao、chen、si、wu、wei、shen、you、xu、hai
干,一般是同性相克或相沖,異性相生或相合。
支則比較復雜,同、異性皆可克、沖或生、合。
2、有關刑的問題
(1)辰酉亥三刑,一般都是說辰見辰、酉見酉、亥見亥為自刑,三者互刑還是第一次聽說。能否舉個實際的課例,加深理解并幫助改變以前的舊觀念?
復:舉個課例:
辛巳年丙申月甲辰日癸酉時
乙 木
癸酉 金
辛未 土
亥 水
日支辰見課中貴神酉,就是辰與酉合;時支酉見神酉,為自刑。
(2)另外,教材中講到,課內外亥見亥,也作自刑,那如果課內見雙亥,是否也算自刑?
復:課內外亥見亥,也作自刑,就已經(jīng)包括課中有雙亥的情況了。如神將皆亥或神將皆辰,都是自刑。
(3)辰呢?課內外見辰,算否自刑?
(4)酉呢?課內外見酉,算否自刑?
復:同上。
(5)辰酉相合又相刑,課中遇到,到底該如何取舍?何時為合,何時為刑,有沒有特定條件框定?
復:辰酉亥三刑,三者互刑一般是課中相見為算,如神為辰,將為酉,就是一種合中帶刑的情況,一般都是先合后刑,這在斷課結論中要細分,沒有什么特定條件。
3、有關空的問題
(1)四大空亡的爻和旬空的爻相比較,在判斷上還有什么細微、具體的區(qū)別?
復:最大區(qū)別就在,旬空是空地支,四大空亡是空五行中金、水二行。自己想想吧。
(2)六爻理論中的“空逢沖則出”是否適用金口訣?
復:金口訣也適用此條,但有一個條件,就是旺相之旬空,逢沖即出,休囚死旬空的支與四大空亡的不適用。
(3)四大空亡出空需要特定的條件嗎?
復:四大空亡與旬空一樣,如果說要具備特定的條件,那么就是必須在課中是旺相之爻,那么才有出空的可能。若是休死之爻,定主不能出空。四大空亡另有一法則,在辰戌丑未月,子午旬中所空的水不能出空,寅申旬中所空的金最易出空,這與五行生克有關,大家可以此類推。
4、為什么說陰陽是同時存在的?不可能只有陰而沒有陽,或者只有陽而沒有陰?能不能舉一個陰陽同時存在的例子?
復:陰陽的概念最早來自古人對陽光照射的認識。以一座山為例,太陽照射到的一面古人稱為“山之陽”,太陽照射不到的一面古人稱為“山之陰”?!渡胶=?jīng)-南山經(jīng)》上說,“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扭陽之山,其陽多赤金(銅),其陰多白金(錫)”。這里的陽就是就是山的陽坡,陰就是山的陰坡的意思。這里的陰陽就是同時存在的,不可能山的兩面都是陽坡,或者都是陰坡。也不可能只有陽坡沒有陰坡,或者只有陰坡而沒有陽坡。同時陽坡和陰坡也是因山而起的,如果沒有了山,則也就無所謂陽坡和陰坡了。這個例子中就可以知道,陰陽是同時存在于一個物體或者現(xiàn)象中的。也是以對方的存在為存在的。
5、有沒有陰陽轉化、異變的例子?
復:食物是陰,人體是陽。人吃食物,食物變成人體需要的能量,這就是陰轉化成陽的例子。
心臟是陰,血是陽,但是如果心臟跳動加快,血液就會流動不暢,人就會頭暈,這就是陰偏盛而陽偏衰。這就是陰陽異變的例子。
6、三刑,比如寅申巳碰到空亡的運用如何?時上空亡,日上空亡有什么不同。
復:任何關系,遇空亡,只能說有此類事存在,但沒有實現(xiàn)。
7、有沒有貪生忘克?忘合?忘刑?等等.還是貪合忘生?生與合哪個先?三合六合哪個先?有無三會?
復:只有貪生忘克。有三會但不常用。
8、合化成功的條件是什么?
復:基本條件就是:不受克則易合化成功。一般是就近容易合。
9、請問金口訣中論不論化?還是只合不化?
復:論化。合即有化。化是事件的最后階段或結果。如課中神將為子與丑合,子丑化土,土即是最后的結果,測彩中,如土不受克,合即成,在號碼中就要留意土數(shù),如0、5之類。
10、"在時間四柱中又是囚死"是什么意思?
復:金口訣分析時候,分課內旺衰和結合時間分析。
而所謂的:"在時間四柱中又是囚死",就是只看時間四柱里,各個五行的旺衰情況。有點類似八字分析,但不同于八字,有很多區(qū)別。
七、金口訣起課
(一)年、月、日、時
要起出一個金口訣課例,首先要排出時間四柱。
排時間四柱
預測時間一般可用萬年歷查詢而得,分年、月、日、時,共為四柱。
年:以立春節(jié)來劃分,如2002年立春為2月4日8點8分,則在此時間以前年柱為01年辛巳年,在此之后則為02年壬午年。
月:月的分界是以節(jié)氣里的節(jié)來劃分(有些易學方法也有以中氣來劃分,金口訣取節(jié)為分界點),如02年5月6日0時55分立夏,則在此之前為甲辰月,在此之后則為乙巳月。
附:二十四節(jié)氣歌(其中立春為節(jié),雨水為氣,依次相隔,其他如是)
春雨驚春清谷天,(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
夏滿芒夏兩暑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處露秋寒霜降,(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日:可直接查萬年歷獲得。有些方法可用公歷日期推斷得出日的干支,但比較麻煩,在此不作介紹。
時:時的支可根據(jù)具體時間推得。
一般來說,如果正好在兩個時辰交界處,最好不要起課,如9點正的時候,最好是等9點過一點起課比較好。
有些人覺得因為中國的經(jīng)緯跨度比較大,僅按照北京時間起課不太好,因此認為應該先按照北京時間推斷出當?shù)氐钠教枙r間,然后再推出真太陽時間,但此方法非常煩瑣,也不是很精確,因此一般用北京時間起課即可,其他有關真太陽時的問題大家可在學習深入后自己研究,自行取斷。
時上的干是由五子元遁法獲得(實際上月的干同樣也可由年上推出,年上起月法口訣與下面口訣類似,實際是一樣的)
日上起時的五子元遁法口訣:
甲己還加甲,乙庚丙子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法,壬子是順行。
這個口訣的意思是:
甲或己日,甲子時起;乙或庚日,丙子時起;
丙或辛日,戊子時起;丁或壬日,庚子時起;
戊或癸日,壬子時起。
比如甲日或戊日,則此日子時為甲子時,后面則依次為乙丑時、丙寅時、丁卯時、戊辰時。。。;乙日或庚日,則為丙子時,后面則依次為丁丑時,戊寅時、己卯時。。。;其他如是。
這個口訣死記硬背也很容易記住,在這里教一個記憶的技巧:
甲己合化土,甲木克土,所以此兩日為甲子時起;
乙庚合化金,丙火克金,所以此兩日為丙子時起;其他可依此類推。
如此,預測時間即可排出,起課時候一般寫在最上面。
具體在金口訣測彩中,如何選擇合適的預測時間來起課預測比較好,在下半部分的資料中,將會有詳細的講解。
取地分
取地分是金口訣起課里很重要的一步。
取地分非常靈動,
不可執(zhí)著,可以隨意想一數(shù)字(如果數(shù)字較大可以除以12取余數(shù),或者個十百千各位數(shù)相加再除以12取余數(shù),因取地分即是取到十二地支里一個支來作為地分,故除以12),翻書看頁數(shù),隨意寫一字數(shù)筆畫,求測人的方位,來人姓名筆畫,來往車輛的車牌號,外應等等不一而足。
當時想到什么就取什么,一般起出的課例比較容易分析,也比較符合實際,如果太過執(zhí)著,反會不理想。多實踐即可感覺的到。
取好地分, 寫在課例最下面。
取地分,最主要的是要隨意,而非隨便,具體預測何事,也有一定的取定技巧,在測彩中,也有一定的方法來加強這個預測信息,具體,會在函授下半部分教材中,有章節(jié)詳細講解。
3、起月將
(1)起課例將神,要先知道預測時間的當月月將。
月將是月建的六合處,如正月建寅,寅亥合,亥即為正月的月將。二月建卯,卯戌合,戌就是二月的月將。(月將的更換是以交節(jié)為主,即交節(jié)即換月將。)
(2)知道了預測時候的月將后,再以月將加在預測時間的時辰上面,
順數(shù)至地分就是將神。
(3)舉例:
比如2002年05月10日12時 報數(shù): 1
預測時間為壬午年乙巳月戊寅日戊午時(日上申酉空)
1為子,取地分為子,
巳月月將為申,預測時辰為午時,所以,就把月將申加在午時上,順數(shù)到地分上。為便于觀看,特將所有排列一遍:
月將順數(shù): 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未
時辰順數(shù): 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可把此行同時看成地分)
即申月將加在午時上,酉月將就加在未上。。。寅月將就加在子上面,因此此課例的將神為寅。
將神寫在地分的上面,即倒數(shù)第二行。
(4)將神的干是根據(jù)日上起時五子元遁法遁到的,預測日為戊寅日,按口訣“戊癸何方法,壬子是順行”,因此戊寅日從壬子起,壬子,癸丑,甲寅,數(shù)到寅上干為甲,所以將神寅的干就是甲,寫于寅的旁邊。
4、起貴神
貴神是按預測時間中的日建先定出貴人,再按貴神順序數(shù)至地分即是為課例需要的貴神。
(1)貴神歌訣:
甲戊庚牛羊, 乙己鼠猴鄉(xiāng), 丙丁豬雞位, 壬癸蛇兔藏, 六辛逢馬虎,
陽順陰逆行。
此口訣意思是:
甲戊庚日白天起貴神從丑(牛)起順行;夜間從未(羊)起逆轉。
乙己日白天從子(鼠)起順行,夜間從申(猴)起逆轉。
丙丁日白天從亥(豬)起順行,夜間從酉(雞)起逆轉。
壬癸日白天從巳(蛇)起逆轉,夜間從卯(兔)起順行。
六辛日白天從午(馬)起逆轉,夜間從寅(虎) 起順行。
特別要注意,凡壬、癸、辛日起課,找貴神是白天逆轉夜間順轉,其它各日.都是白天順轉,夜間逆轉。
大家仔細看此口訣就可發(fā)現(xiàn),從亥子丑寅卯起貴神的,都是順行的;從巳午未申酉起貴神的,都是逆轉的。即關于貴神的順逆,取辰戌為陰陽界線,從亥至辰順行,從巳至戍逆轉。
關于白天夜間的分界,一般應以星出為夜,星落為白天。一般來說,如果你覺得你所處的地方現(xiàn)在是白天,就按白天來起貴神;如果你覺得現(xiàn)在是夜晚,則按夜晚來起貴神。這是常用的普通方法。
如果你預測時間是在白天但是在地下室很黑,或者是陰天,則也可按夜晚起貴神。如果你是在夜晚,但覺得有必要按白天起貴神,那也可以。以你的意念來定。
(2)貴神順序:
貴人己丑- 騰蛇丁巳-朱雀丙午-六合乙卯-勾陳戊辰-青龍甲寅-
天空戊戌-白虎庚申-太常己未-玄武壬子-太陰辛酉-神后癸亥
貴神歌訣中前面一個是日貴后面一個是夜貴。
如甲日白天取丑為貴人,晚上取未為貴人。
(3)起貴神則先起出貴人,
再按順序數(shù)至地分即是貴神。注意順行逆轉。
(4)貴神寫在倒數(shù)第三行,即月將的上面。
(5)舉例:
比如2002年05月10日12時 報數(shù): 1
預測時間為壬午年乙巳月戊寅日戊午時(日上申酉空)
按前面說的已經(jīng)得到地分和月將:
將神: 甲寅(功曹) 木
地分: 子 水
午時為中午,為白天,戊日按歌訣“甲戊庚牛羊”,白天從丑(牛)上起貴神,順行。為便于觀看,特將所有排列一遍:
貴神順序為:貴丑- 騰巳-朱午-六卯-勾辰-青寅-
空戌-白申-常未-玄子-陰酉-后亥
戊日丑起順:起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
(后一行可同時看作是地分)
地分為子,子上對應的貴神為亥,因此此課例的貴神就是亥。
(6)貴神的干也是按照日上起時五子元遁法遁到的,預測日為戊寅日,按口訣“戊癸何方法,壬子是順行”,因此戊寅日從壬子起,壬子,癸丑。。。一直到亥為癸亥,因此此課例貴神亥的干為癸。
5、 定人元
(1)金口訣課例里的人元也是按日上起時五子元遁法,遁到地分上得到的。
(2)人元寫在倒數(shù)第四行,即貴神的上面。
(3)舉例:
比如2002年05月10日12時 報數(shù): 1
預測時間為壬午年乙巳月戊寅日戊午時(日上申酉空)
人元: 壬 水
貴神: 癸亥(天后) + 水
將神: 甲寅(功曹) 木
地分: 子 水
此處的人元壬就是按預測日為戊寅日,按口訣“戊癸何方法,壬子是順行”,因此戊寅日從壬子起,此課例地分子,人元就是壬。
至此,一個金口訣課例基本起好了。
6、旬空與四大空亡
在排出時間四柱后,最好同時列出有關的空亡,寫在時間旁邊,空亡在斷課分析時候經(jīng)常要用到,一般排出日上空亡即可,有時候可根據(jù)實際需要排出時上空亡。
空亡分為旬中空亡和四大空亡。
旬中空亡:(旬中空亡不論天干,只論支)
甲子旬中戌空亥亡,甲戌旬中申空酉亡
甲申旬中午空未亡,甲午旬中辰空巳亡
甲辰旬中寅空卯亡,甲寅旬中子空丑亡
六十個花甲子,一旬為十個,以甲為起點,共為六旬。
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共十個,都為甲子旬,旬中皆為戌亥空亡。其他依此類推。
四大空亡:(四大空亡干支同論)
子午旬無水,寅申不見金
如果是甲子或甲午旬,則見水為四大空亡,不管是壬、癸還是子、亥;
如果是甲寅或甲申旬,則見金為四大空亡,不管是庚、辛還是申、酉。
因為在六十甲子納音中,甲子、甲午旬中無水的納音,故見水為四大空亡。
同樣,在甲申、甲寅旬中無金的納音,故見金為四大空亡。
7、金口訣起課實例分步解析
按照教學進度表學習的話,目前大家應該已經(jīng)對金口訣的基礎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并應能自己動手起出一個課例出來,為了加深學習,在此再做一個完整的金口訣起課的分步講解:
2001年12月11日22時 地分得: 5
辛巳年 庚子月 戊申日 癸亥時
日建屬于甲辰旬,為寅、卯空;時上屬于甲寅旬,為子丑空,金為四大空亡。
人元: 丙 (午) 相+ 火
貴神: 乙卯(六合) 旺- 木
將神: 戊午(勝光) 相+ 火
地分: 辰 死+ 土
(1)預測時間:查萬年歷,12月11日已過大雪節(jié)未到小寒節(jié),故為子月,月上干亦可用日上起時法換為年上起月法推得,辛巳年,按口訣“丙辛從戊起”,為戊子、己丑、庚寅……庚子,子上為庚干,因為一年開始是從寅月開始,因此日上起時法在轉換為年上起月法的時候,應從寅開始往下推,所以第一個戊子就刪除了,而用后面的順推到的庚子。因此,實際上年上起月的口訣和日上起時的口訣,實際是相通的。
又,戊申日,按日上起時法口訣“戊癸何方法,壬子是順行”,壬子、癸丑。。。壬戌、癸亥。因此時上亥為癸亥。
戊申日屬于甲辰旬,寅卯空。
(2)地分是靈動而得5,在地支順序中5為辰,故辰為地分。
(3)起將神:子月月將為丑,丑月將加于亥時上順尋到地分處,排列如下:
月將: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
時辰: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此行地支同時可看作地分,與上一行月將一一對應)
丑加亥時上,數(shù)到地分辰上,月將為午,因此午就是此課例的將神。
按日上起時法口訣,戊申日按口訣“戊癸何方法,壬子是順行”,壬子、癸丑。。。丁巳、戊午,午上干即為戊。
(4)起貴神:甲戊庚日白天起貴神從丑(牛)起順行;夜間從未(羊)起逆轉。戊申日,亥時為晚上,因此從未起貴神逆轉,排出如下:
貴神順序為:貴丑- 騰巳-朱午-六卯-勾辰-青寅-
空戌-白申-常未-玄子-陰酉-后亥
戊日未起逆:起未---午---巳---辰---卯----寅---丑---子--亥---戌---酉---申
(后一行地支可同時看作是地分,與貴神一行一一對應)
未上貴神為丑,查到辰,為卯貴神,因此此課例貴神就是卯。
按日上起時法口訣,戊申日按口訣“戊癸何方法,壬子是順行”,壬子、癸丑、甲寅、乙卯,卯貴神干即為乙。
在熟練了十二地支掌上排列法之后(剛開始為了方便記憶,可以按教材中所貼的圖,把十二地支一一寫到自己的左手上,記熟悉以后就不用寫了),以后就可以練習在手掌上起課,把十二地支當作一個固定的地盤一樣,把相應的月將或貴神按順逆在手上流轉,熟練以后,就可以脫離紙筆,直接在手上起課了。
(5)定人元:同樣按日上起時法口訣,戊申日按口訣“戊癸何方法,壬子是順行”,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辰為地分,人元即為丙。
(6)定用爻:
以課例里的地分、將神支、貴神支、人元四處陰陽屬性來定用爻。
將神和貴神的天干不看。陽爻可在旁邊用加號“+”來表示,陰爻可用減號“-”來表示。
此課例人元丙陽、貴神卯陰、將神午陽、地分辰陽,按口訣:課內三陽一陰,
以陰為用爻。因此貴神卯為此課例用爻。
(7)定課內旺衰:
定旺衰同樣不看貴神、將神干,以課例里的地分、將神支、貴神支、人元四處陰陽屬性來定。此課例人元丙火、貴神卯木、將神午火、地分辰土,有火、木、土三種五行。
按口訣依次推斷:
A、不受克者都為旺;土受木克,可排除?;稹⒛径疾皇芸?,繼續(xù)看后面口訣。
B、克他爻者為旺;木克土,因此可定木為旺爻,后面就不用看了。
然后再根據(jù)旺克者為死, 旺生者為相, 生旺者為休,
克旺者為囚。來定出其他爻的旺衰。卯木旺克辰土,因此辰為死;木生丙火和午火,因此此兩者為相。
有關定課內旺衰的學習,希望大家能多研究資料里的“用爻的旺相休囚死”部分章節(jié)內容,多做練習。
至此此課例基本上算是起課工作結束。
大家在按照學習進度表學習的過程中,特別是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員來說,應經(jīng)?;剡^頭對以前的學習內容進行聯(lián)系、鞏固,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利于進一步的水平的提高。
八、“課內四位之間的生克關系”章節(jié)的學習方法
在學習完金口訣的起課方法后,在后面的斷課分析時候,還要根據(jù)課例先把五動、三動、神煞等列出,才能進行綜合判斷。
在此,在大家對教材“課內四位之間的生克關系”學習之際,大概提一下學習此章節(jié)的方法:
1、金口訣的課內五動,可以稱之為發(fā)用之門戶。打個比方,金口訣的用神,就相當于六爻預測中的世爻或用爻;而五動,就好比六爻預測中的動爻,承載有比較重要的信息。因此在起課預測時,五動經(jīng)常包含有所要預測事物的重要信息。
2、“課內四位之間的生克關系”中,有關的“干”是指人元,而不是指將神干或貴神干,有關的“方”,是指地分。這個希望初學者要注意一下,不要混淆了。
3、五動三動等歌訣,一個動中包涵總結了世間萬象,因此在學習五動、三動主事歌及干神將方取事的時候,應隨時與教材后面的四象所屬圖相聯(lián)系來學習,以四象所屬圖為依據(jù),來分析古人所總結的五動歌訣的實際含義,這樣更有利于大家對歌訣的了解和掌握。
4、在把五動等運用到實際預測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各爻的旺衰問題及在時間四柱中的所發(fā)生的旺衰的變化,以及空亡、刑沖克害等問題。
5、五動、三動等,只能算是金口訣預測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分析步驟,在實際預測解析中,還要考慮將神本身所主、神煞等來綜合斷課,并要根據(jù)實際所預測的事物,來提取合適的歌訣為我所用,才能斷好一個課例。
6、歌訣與四象所屬圖結合分析舉例:
比如我們以五動中的“將克神為財動”,以四象所屬圖為依據(jù),來分析一下此歌訣中的具體含義:
a、財動利求財:在四象所屬圖中,教材中所列的是人元為外,貴神為內。
其實大家如果把金口訣的干神將方當作一個主體,就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是從外包內的角度來說,那么,就可以把地分(方)和人元(干)當作一個整體課例的外部,那么月將和貴神,這個時候就可以看作是內部;
而換一個角度來看,一個課例的排列和起課,是從地分開始,依次起出月將然后貴神,然后人元,從這個順序角度,又可以把地分和月將當作一個整體課例的內部或初始,把貴神和人元當作課例的外部或結束。
本歌訣中“內克外”,即將克神,即是把將當內部,神當外部,將在四象所屬圖中,可代表財,往外克動,自然就是需要出外才有所求,如果月將又是用爻,那就是財隨自身動,所以需要努力求財、自身動手方可得到。克外而為財動,即是有動身出外求財?shù)哪铑^了。
b、占官定不諧:在四象所屬圖中,貴神可代表官,現(xiàn)受克,官職有損,如果是預測求官,自然不利。又因為是財來克官,也很可能是因為貪污收受財物等問題而損失官職。
如貴神為用爻,又旺相,那么,將克神,就好比我不用動身,財物或妻妾自己來找我,所以說其本人一生財旺及娶妻后發(fā)家。
又月將還可以代表妻妾,如果站在月將的位置,克外就好比自己出去找官人,即為外情有動或有外遇。
月將為妻妾,克貴神官人,代表妻子管著丈夫,所以說女子持家。
c、家中人出外:月將為內爻克外,內爻也可代表家里人,克外就是往外出去,我克別人,所以說順,因是克而非相生,所以說順中有阻。
d、妻妾無病災:月將為妻妾克其他,非妻妾受克,所以妻妾無病災,而神在四象所屬圖中,可代表家長、父老、也可代表丈夫,所以災禍應在他們身上。當然,同時要看各爻的旺衰來具體判斷。
e、疾病憂難愈:外表的疾病好治,臟腑內部的疾病麻煩,神可代表身體中間內部,因此說憂難愈。
看具體五行及干支,可判斷具體是何疾病。
f、營求喜自來:內克外,如把人元作為結束,則貴神位置就相當于中間路途,如神旺受財之克,則是財自己來找我,故為求財必有喜事,或路途中見到喜事,換一個角度,神克干為官動,可理解為官司,現(xiàn)在將克神,使神不克人元,官司動不了,也可代表喜事。
g、財物終有損:貴神可代表物體形態(tài),如貴神為用爻,受克即是受到了損害,或者,就是被沖克,而被遷移變更到另一個地方。
h、職位恐多乖:貴神為官爻,受克主官職不利。將可代表妻妾、情婦,克神為神被糾纏,或者因受沖克而官職有變動。
通過對財動歌訣的一個基本大概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五動三動等的主事歌訣,其實就是依據(jù)四象所屬圖,不斷的變化觀察的角度和位置,并以實際的世間萬物和萬事相聯(lián)系,綜合的概括了該動的含義。因此,大家在搞清楚四象所屬圖的基礎上,結合旺衰及實際事物,就能很好的理解歌訣所表達的含義,甚至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延生其中的具體所能代表的人間百態(tài)。因此,不要死記硬背歌訣的內容,而是要隨時利用四象所屬圖來結合實際事物去理解其中的含義,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實際預測中,靈活自如的運用。
一般初學者可先掌握教材所講解的這些內容,基本上對以后進行金口訣測彩的學習,已經(jīng)差不多夠用了。等大家再對教材學習一下后,再會舉幾個實際的預測實事的課例,以加深大家的理解和掌握。至于其他的金口訣中的神煞、將神源會所主等,因為與預測彩票不是有太大的關系,所以教材中暫時就未作學習資料列入。等大家學習完金口訣測彩下半部分資料,可以自行找一些參考資料,或根據(jù)實際學習情況,如果到時候覺得有必要的話,再做一個安排吧。
六壬神課金口訣-消息妙論
凡占課入式歌言其大象,五動爻觀其大意,以格局看其事體,憑驛馬、神煞斷其吉兇,以空亡、月破、支干三合、六合驗其成敗,潛心推測,無不神妙。
入式之法妙通玄,月將加時方上傳。更看何神同何位,日干須用五子元。
克者為無從旺斷,五行之內細推元。便將神將詳兇吉,方察來人見的端。
二木為爻求難得,二土比和遲晚看。二金刑克都無順,二火為災百事殘。
二水皆須為大吉,水來入火婦難安。金入木鄉(xiāng)憂口舌,火臨金位有屯粘。
木來入土為刑獄,土行水上競莊田。上克下兮從外入,下克上兮向外邊。
主克客兮來索物,客克主兮客空還。四位相生百事吉,內有刑克憂患纏。
但取寅申為貴客,子午卯酉吃食言。巳亥常為乞索物,小吉婦人酒食筵。
水土金火為窯灶,庚辛錐磨及門窗。庚午改門并接屋,四孟相生有愛房。
丙丁旺處人最惡,與姓相生子孫昌。四位相刑主有克,上下相生福滿堂。
上克下兮宅必下,下克上兮嶺頭莊。甲乙為林單見樹,見金枝損及皮傷。
丙丁旺處為高嶺,庚辛為斜道宜詳。戊己為墳看旺處,土為墳壟痛苦殃。
壬癸長河及溝澗,灣環(huán)曲折認刑傷。大樹死時家長死,水上來穿近澗傍。
貴神神祠并久殷,太陰錐磨共相連。前一騰蛇為窯灶,朱雀巢穴梁上懸。
六合樹木看生死,勾陳渠澗土堆灘。青龍神樹并槍刃,天后池堂澗水泉。
玄武鬼神并圖畫,太常酒食五谷言。白虎道路及刀劍,天空廟宇道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