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如同宇宙中的一顆塵埃,這并非夸大其詞,宇宙中存在著遠大于地球的星球。在太陽系中,木星和太陽是體積最大的兩個天體,前者是地球的1320倍,后者是地球的130萬倍。 然而,放眼太陽系外,還有更多更大的天體,它們的尺寸甚至遠超太陽,例如,大角星的體積是太陽的1.6萬倍,心宿二的體積超過太陽3.1億倍。但由于這些恒星離我們十分遙遠,我們從地球上所看到的它們只是不起眼的星點。 在浩瀚的星海中,甚至還有遠大于心宿二的恒星,目前已知體積最大的恒星是盾牌座UY,它的體積為心宿二的16倍,超過太陽49億倍,這個龐然大物可以裝下6400萬億個地球。如果用盾牌座UY取代太陽,那么,最靠近它的行星將會是土星,其他更內(nèi)層的5顆行星都會被吞噬掉。 如果地球有盾牌座UY這么大,那么,地球兩端的人會遠到永遠無法來往嗎? 假設(shè)地球的體積變?yōu)槟壳暗?400萬億倍,那么,地球半徑接近12億公里,周長可達75億公里。倘若對跖點(關(guān)于地心對稱的兩個點,這是地球表面上相隔最遠的距離)上的兩個人要進行通信,盡管無線電信號的傳播速度為光速,高達30萬公里/秒,但信號從一端傳到另一端仍然需要3.5小時。 即便信號以光速傳播,兩個半球之間的通信也會存在巨大的延時。而如果通過交通工具,兩個半球之間的交流會更加麻煩。 民航飛機的巡航速度約為900公里/小時,從一個點飛到它的對跖點,所需的時間將要達到475年。顯然,這樣的飛行根本就不現(xiàn)實,普通飛機的最大航程只有1.5萬公里,而人類壽命只有百來年。即便換乘每秒7.9公里的宇宙飛船,從一個點飛到其對跖點的時間也要15年。 因此,在這樣巨大的地球上,兩個半球的人之間根本無法正常來往。如果通過網(wǎng)絡(luò)或者電話來溝通,需要鋪設(shè)驚人長度的光纖,這是不現(xiàn)實的。最后的辦法,也許只能通過人造衛(wèi)星來傳輸信號。但由于距離遙遠,通信會存在相當(dāng)大的延遲。 另外,如果這樣的地球仍然主要是由金屬和硅酸鹽巖石組成,密度與原來一樣,那么,地球表面的重力將會是原來的18.5萬倍,這相當(dāng)于白矮星表面重力的一半。在這種重力超強的星球上,人類會被完全壓扁,物質(zhì)無法以普通形式存在。 正因為如此,宇宙中不可能存在質(zhì)量如此之大的行星。事實上,天體的性質(zhì)完全取決于自身質(zhì)量。 對于地球這樣的巖質(zhì)行星,質(zhì)量最大估計為10倍地球質(zhì)量。如果質(zhì)量再大,引力強大到足以束縛住星云中普遍存在的氫氣和氦氣,這樣就會形成像海王星一樣的冰巨行星,或者像木星一樣的氣態(tài)巨行星。 如果質(zhì)量超過木星75倍,引力強大到點燃核心的氫核聚變,這樣就會形成恒星。而恒星的質(zhì)量也不能無限增加,因為愛丁頓極限的存在,質(zhì)量足夠大的恒星會產(chǎn)生很強的輻射壓,這會阻止恒星進一步吸積物質(zhì)。理論上,恒星的質(zhì)量最大只能達到太陽的幾百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