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登廬山大林峰時,突然遇見一樹剛剛綻放的桃花,于是寫下千古流傳的名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彼脑掳倩ㄩ_盡,以為春已過去,卻發(fā)現(xiàn)春依然在,這是詩人從這深山里盛開的桃花中感受到的。 而人間三月,則正是春光爛漫時,桃花嫣然開放,綠柳成蔭。古往今來,桃花作為春天的代表景象之一,常被詩人們寫入詩中,留下了很多有關(guān)桃花的名詩名句,任誰都能背誦幾句。而漫步于古詩詞中,也有一些不那么知名的桃花詩同樣寫得很美,今天讀書君就分享5首名不見經(jīng)傳的唯美桃花詩,讓我們透過詩人筆端,感受人間最美三月天。 ![]() 《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提起桃花,總讓人聯(lián)想到美——美景,美人,世外桃源。如果說古詩詞中,有一地的桃花令人難忘,那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其一,戴叔倫筆下的蘭溪也當算其一。 戴叔倫這首詩選取蘭溪夜間作為背景,碧水之上,涼月如眉彎,山色鏡中看;船行其間,如置身仙境,又如身入畫卷之中。而接連下了三日的桃花春雨,也令這山光水色更顯澄凈空明。 桃花煙雨,鯉魚上灘,詩描寫了清新明麗的蘭溪春色,令人向往。 ![]() 桃花林 02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離思五首·其二》 唐·元稹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離思五首》是元稹為悼念亡妻韋叢所作,其歷來為人傳誦的悼亡詩名句“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便出自這一組詩。而除開這最有名的一首,其二也寫得很好,畫面美而充滿懷念。 詩前兩句寫景:清澈山泉繞階流,萬樹桃花掩映著小樓,呈現(xiàn)出一派非常美的春景,也將人們的注意力從漫山桃花引到了花影間若隱若現(xiàn)的小樓之中。后兩句則截取了夫妻二人相處的片段,讀書懶起,看對方在水晶簾中梳頭。 這是生活中多么尋常的畫面啊,可如今卻只能從記憶中去找尋。不得不說,詩中的元稹,還是一往情深,癡情無限的。但在詩外,就一言難盡了。 ![]() 《春游湖》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春來,詩人們愛那楊柳依依,愛那春雨霏霏,也愛那桃花灼灼。徐俯這首《春游湖》是一首宋詩,讀來卻有唐詩余韻。在這首詩中,詩人選取的都是春天里很常見的景象,燕子,桃花,春雨,小舟,柳蔭,卻組合出了一幅清新動人的畫面。 許多人尤愛后兩句的意境——漫漫春雨人不渡與小舟撐出柳蔭的錯落美感。其實,前兩句也寫得很美,尤其一個“蘸”字用得生動,將桃花臨水而開的動態(tài)寫了出來,仿佛讓人看到一陣春風拂過,桃花在水面輕點又離開的畫面。 ![]() 柳葉 04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春日》 宋·汪藻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這首詩其實是汪藻的成名之作,據(jù)《游宦紀聞》“此篇一出,便為詩社諸公所稱”。但在如今,卻是并不見有名。 在葉紹翁的筆下,春色如出墻紅杏,是關(guān)不住的;而在汪藻筆下,春色是嫣然出籬的桃花,仿佛開了又似乎沒開,脈脈含情。桃花的有情,春的動人,便都在這兩句之中了。 ![]() 《生查子·獨游雨巖》 宋·辛棄疾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辛棄疾這首詞,只需讀一讀便能感到一種空靈的美感:人在溪邊慢行,溪水人影相映,純凈的藍天也倒映在澄清的溪水間。天空里有白云在流淌,人也仿佛行走在那飄動的白云里。 此情此景,詞人想要放聲高歌,可又有誰來應和?只聽得耳邊響起空谷里的清音,那是桃花旁的淙淙流水聲。 ![]() 整首詞有行云,有流水,有爛漫桃花,詞人漫步于這無邊的春景之中??纱藭r偏偏是詞人罷官之后的閑居時期,是獨游,是曲高和寡無人能懂,這種空靈的美感中,或許也寄托著詞人的孤寂吧。 但畫面,依然是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