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因為萬物復蘇,綠意盎然 更是因為它帶著自己獨特的“味道” 走向了人間 春的三月,大自然給我們準備了大量的新鮮食材,從土里鉆出來的薺菜、春筍;從樹梢頂出來的香椿芽、枸杞葉;毛茸茸的蕨菜,透著清香的馬蘭頭,都井然有序,輪番亮相。 宜興的春意越來越濃 這些美味的春菜也爭相上市啦! 早春時節(jié),香椿樹會冒出嫩嫩的綠芽,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葉厚芽嫩,綠葉紅邊,香味濃郁,營養(yǎng)之豐富遠高于其它蔬菜。它不僅營養(yǎng)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老人們說: “香椿成長就兩三天,多一天都是老……” 掐下嫩芽 做一盤香椿炒雞蛋 很適合春天的節(jié)奏! “荒林春雨足,新筍迸龍雛”,一場春雨過后,春筍迫不及待地冒出了尖,還在等什么,快來宜興山里挖春筍吧!筍含有多種養(yǎng)份,且多纖維質,易消化,益腸胃,炒煮燒燉皆成美肴。在宜興,春筍不僅是春天的主要菜蔬,還是構成山區(qū)春色的要素。 別看小小的一鍋腌篤鮮,里面可是蘊含了江南整個春天的味道。燉得濃白的湯頭,將鮮肉、咸肉、竹筍匯集在一起,濃郁而不油膩,咸鮮中透露出幼嫩,以至于宜興人用“鮮得掉眉毛”來形容它。 野蒜,宜興人也稱之為“里蒜”。莖細長,吃起來很香,山坡平地上都有生長。野蒜開白花,結的果實像小蔥頭一樣大。中醫(yī)學認為野蒜具有溫補作用,可健脾開胃,助消化、解油膩,促進食欲。 摘一些回家做餅,把水、面、油、蛋放到一起,攪拌,再放些鹽進去、放蒜,春日里早餐桌上香噴噴的里蒜餅,是多少人的念想啊~ ![]() 軟綿綿,入口融化,鮮香回味,嫩到可以連殼一起吃。每到蠶豆大量上市的時候,宜興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大爺大媽們悠哉地坐著,剝出一地豆殼,只得一小碗蠶豆瓣,然后就成了餐桌上的一碗蔥油蠶豆,就著能解決一大碗飯! ![]() ![]() 宜興的田間地頭,放眼望去都是青翠嫩綠的馬蘭,空氣中也蕩漾著它的清香。馬蘭頭的傳統(tǒng)吃法是涼拌,焯水后切細,拌上Q彈的香干末,用香油一澆,春天的滋味美在心頭。 ![]() 在你的童年記憶里 有沒有和一群小伙伴 挎著竹籃拿著鐮刀 低著頭在田埂上尋找馬蘭頭的那一幕 漂泊在外的人們 也只能靠這個味道 來一解思鄉(xiāng)之愁 勾起年少時春天的回憶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