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農民抱怨種地不賺錢?試試這種藥食兩用作物,一年都有好收成

 文明世界拼圖 2020-03-15

白芷主要分為四大品種,即庫頁白芷(川白芷)、杭白芷(香白芷)、興安白芷(祁白芷)和禹白芷。河南禹州、長葛等地出產的白芷稱為禹白芷;河北安國、定州等地區(qū)出產的興安白芷被稱為祁白芷,這些地區(qū)的白芷品質最好,為地道藥材的主產區(qū);而浙江余杭、永康等地區(qū)出產的白芷被稱為杭白芷;產于四川遂寧、達縣等地的庫頁白芷稱為川白芷。

近幾年,白芷除了藥用之外,還廣泛應用于香料、食品加工業(yè),需求量逐漸增大。由于其野生資源日益匱乏,供應量逐年減少。目前,市場供求出現缺口,商品價格也是不斷上升。因此,人工種植白芷的前景被看好,而發(fā)展白芷生產必須按照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才能達到優(yōu)質高產的目的。

農民抱怨種地不賺錢?試試這種藥食兩用作物,一年都有好收成

一、白芷的特征特性

白芷的株高在1-2米,根粗、長,直徑可以達到3厘米,少有分叉,黃褐色;植株的莖直立,圓柱形,中空,表面有細槽,顏色為綠色或帶紫色,光滑無毛,上部呈叉狀分枝;莖下部葉有長柄,葉柄基部呈現鞘狀,抱莖,互生,邊緣有不規(guī)則鋸齒。根生葉有長柄,葉柄基部擴大呈鞘狀。白芷的莖下部葉三回羽狀分裂,中部多回羽狀分裂,莖上部葉無柄,一般有膨大的囊狀鞘。白芷為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小總苞5-10枚或更多,花小無萼,花瓣5枚,白色卵狀披針形,向內彎曲。果實為雙懸果,背腹扁平,呈現橢圓形。白芷的花期為每年的7-8月份、果期為8-9月份。

農民抱怨種地不賺錢?試試這種藥食兩用作物,一年都有好收成

二、白芷對種植環(huán)境的要求

白芷的生長周期長,第1年秋季播種,第2年為營養(yǎng)生長期,直至植株枯萎時可收根。采種植株第3年為生殖生長期,6-7月抽苔開花,7-9月果實成熟,生產中第2年提前抽苔開花的植株達20%,會嚴重影響白芷的產量和品質。栽培技術上需要防止提前抽苔。

1、溫度

白芷喜歡溫暖、耐寒的環(huán)境。白芷幼苗能夠耐受零下7度的低溫,適宜生長溫度為15-28度,在25-28度的溫度條件下,植株的莖葉生長最快,不可耐受30度以上的高溫。

2、水分

植株喜換濕潤,懼怕干旱。年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的地區(qū)均可以進行栽培,主根適宜濾水好的土壤條件,長期積水、受淹,根系容易受腐,更容易發(fā)生病蟲危害。

3、光照

白芷屬于典型的喜光植物,充足的陽光有利于營養(yǎng)器官的旺盛生長。

農民抱怨種地不賺錢?試試這種藥食兩用作物,一年都有好收成

三、白芷的高產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白芷是深根系植物,應該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夾砂土或沖積土種植。如果土壤過砂、過粘,主根就容易分叉,造成產量低、品質劣。白芷對前作植物要求不嚴,但不適宜與傘形科的作物進行連作。在前茬作物收獲之后,每畝土地施用3-4噸的腐熟農家肥作為底肥,深翻30厘米以上,曬白后整平耙細,整理成寬1-2米、高20厘米的墑,溝寬在30厘米。在播種之前,我們需要澆透水1次。

2、適時播種

白芷的種子壽命較短,陳種子發(fā)芽率低,必須使用當年新種進行播種。如果是從外地購買的種子,播種前必須做發(fā)芽試驗,以確保種子質量無誤后再進行大面積種植。白芷可以春播也可以秋播,但還是以秋播產量較高、品質較好。秋播一般適宜在每年的8月上旬至9月上旬,既不能過早,也不能過遲。如果播種過早,當年冬季生長迅速,次年多數植株就會抽薹開花,導致根莖木質化,進而不能用做藥用;但如果過遲,遲于秋分,雨量漸少,氣溫轉低,在播種之后,不能迅速發(fā)芽出苗,也會影響生長與產量。

一般趁土壤墑情適宜時,開溝條播,行距保持在30厘米,一畝土堆用種量為1公斤左右。在種子播種之前,我們最好用溫水浸種6-8個小時,撈起瀝干后,與過篩細土拌勻再進行播種,以保證落籽均勻。播種完成后,及時用火糞土或細土覆蓋種子,略鎮(zhèn)壓使其與土壤緊密接觸,以促進快速出苗。對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塊,我們可以采取高壟栽培,以增加土層厚度,有效降低土壤濕度。另外,我們可將白芷與白芍等藥材套種,或者在白芷行間套種小白菜、菠菜、萵筍、蒜苗、蘿卜等短季蔬菜,能夠有效提高土壤利用率,進而增加經濟收入。

農民抱怨種地不賺錢?試試這種藥食兩用作物,一年都有好收成

3、間苗定苗

在白芷幼苗高5-6厘米的時候,開始間苗。穴播的白芷,每穴留5-8株,條播的白芷,每隔5厘米左右留苗1株。在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第2次間苗。穴播的白芷,每穴保留3-5株,條播的每隔7-9厘米留1株。當苗高15厘米左右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最后1次間苗,穴播的每穴留1-3株,條播的每間隔10-15厘米保留1株。在間苗時,我們應將弱小、過密、莖稈下部至中部帶紫紅色及茂盛的葉片向上翻的小苗拔除,因為這類幼苗會提前開花,易造成根部空心,不能入藥使用。

4、中耕除草

每次間苗的時候,我們可以結合進行中耕除草。第一次直接用手拔草,在土壤板結的時候,可以松土1.5厘米左右,第二次松土深度可以稍深一些,第三次在定苗的時候,松土除草要徹底除盡雜草,以后植株長大封壟,不用再進行中耕除草。

農民抱怨種地不賺錢?試試這種藥食兩用作物,一年都有好收成

5、及時追肥

白芷比較耐肥,但一般春前應少施或不施,以有效防止苗期長勢過旺,提前抽薹開花。初春之后,營養(yǎng)生長開始旺盛,需要及時追肥3-4次。第1-2次在間苗、中耕后進行,第3-4次追肥在定苗后和封壟前進行。施肥一般需要選擇晴天進行,見雨初晴或中耕除草后當天不宜施肥。肥料種類可以選擇人糞尿、腐熟的餅肥、圈肥、速效尿素等。在第1次施肥時,肥料宜薄宜少,每一畝土地施用農家肥500-1000公斤,以后需要逐漸加濃加多至1500-2000公斤。在封壟前的1次施肥,可以配合施磷鉀肥,以促使根部粗壯。施肥完成后隨即培土,以有效防止倒伏,可以促進植株的生長。追肥次數和每次的施肥量應該依據植株的長勢而定,快要封壟時,植株葉片顏色淺綠不太旺盛,可以再追肥1次,葉色濃綠生長旺盛,可不再追肥。

6、適時澆水

雨水充足的地塊,可以不用澆水,但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區(qū),播前必須澆水,翻地保墑,播后如果遇到干旱、墑情不好的情況,必須澆水,大約澆水4次即可發(fā)芽,以后應該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小雪前應澆飽水,以防止白芷在冬天干死。第二年春天澆水需要在清明前后,以后每隔10-15天澆一次水,到了夏天,應該每隔5天澆水一次,在伏天更應保持水分充足。

農民抱怨種地不賺錢?試試這種藥食兩用作物,一年都有好收成

7、摘心晾根

對于冬前已長出8-10片真葉的白芷,春后易早發(fā)抽薹。另外,針對長勢偏旺的白芷植株,應該在5-6月,摘心晾根以控制植株的長勢。摘心應該在莖尖形成明顯生長點時,選擇晴天上午將莖的頂芽打掉,3-5天之后再澆水追肥。對有抽薹跡象的白芷植株,在6月中旬花序分化前深鋤1次,對抽薹跡象明顯的白芷植株,必須在深鋤基礎上,再選晴天進行扒土晾根,深度為根莖的三分之一,但不得傷及主根或者幼根,5-7天后再封根澆水施肥。白芷晾根的目的是防止植株過早由營養(yǎng)生長轉向生殖生長,以有效避免抽薹。

8、病蟲害防治

(1)斑枯病

在雨季來臨時,植株開始發(fā)病,主要危害葉片,病害發(fā)生時,葉片出現暗綠色斑點,后期變?yōu)榇蟀?,最嚴重時致葉片枯死。

防治方法:首先,我們需要合理密植,以降低白芷田間濕度,發(fā)病葉片及時摘除,并徹底清除殘樁和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在斑枯病的發(fā)病初期,我們可以噴施1∶1∶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錳鋅600-1000倍液3次,間隔時間為10-15天,防治效果極佳。

(2)灰斑病

白芷一般于生長后期發(fā)病,主要危害白芷的葉片、葉柄及花序等部位。在葉斑病的初期,病斑成圓形、多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顏色為黃色,后期呈現灰褐色,常多個病斑合成大枯斑,容易造成葉枯。

防治方法:在收獲之后,我們需要及時清除殘樁落葉,并集中燒毀或深埋,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噴施1∶1∶10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500-1000倍液進行防治,連續(xù)用藥2-3次,間隔時間為10-15天。

(3)紫紋羽病

這種病害主要為害根部,初發(fā)生于細支根,逐漸發(fā)展至主根。在發(fā)病初期,根的表皮出現黃褐色不規(guī)則的斑塊,不久之后,病根表面纏繞紫紅色網狀物,甚至滿布厚絨布狀的紫色物,后期表面著生紫紅色半球形核狀物。

防治方法:首先我們要加強土地輪作,在播種前,我們要對土壤進行深翻、晾曬,如果發(fā)現病株,我們就要及時挖出、燒毀。在發(fā)病初期,我們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500-1500倍液灌根2-3次,間隔10-15天噴灑一次。

(4)紅蜘蛛

在每年的3月初,紅蜘蛛開始為害白芷,干旱少雨季節(jié)發(fā)生較為嚴重。每年的6-7月份為高發(fā)季節(jié),主要影響葉片光合作用而造成減產。紅蜘蛛為害初期,葉片會出現黃色針尖樣斑點,后期會使葉片出現焦枯,似火燒狀,俗名“火龍”,往往具有世代重疊現象,主要以成蟲群聚在葉片、殘株及根部越冬。

防治方法:在白芷收獲之后,我們需要及時清除田間殘葉及雜草,在為害初期,推薦用4%殺螨威乳油2000-2500倍液或10%吡蟲啉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3次,每次噴灑間隔7-10天。

(5)黃鳳蝶

黃鳳蝶主要以幼蟲咬食葉片。

防治方法:在幼蟲發(fā)生初期,我們可以進行人工捕殺幼蟲及蛹,在發(fā)生數量較多的時候,可以用90%美曲膦脂800-1000倍液或者蟲菌300-500倍液噴霧3次,每隔5-7天噴施一次,效果極佳。

農民抱怨種地不賺錢?試試這種藥食兩用作物,一年都有好收成

農學博士有話說:由于白芷的野生資源日益減少,近年市場供應量嚴重不足,供求出現缺口,商品價格不斷上升。因此,人工種植白芷前景極好,在我國南北各地均可以栽培,畝產干品400-450公斤,高產時可達到500公斤,每畝土地的經濟效益在3000-5000元。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