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中國最貴“釘子戶”嗎? 100億都不賣! 什么樣的一棟房子能值100億? 就它,位于河南鄭州的任家古宅, 占地約1200平方米▼ 我仿佛聽到大家在說:你逗我呢? 大家先別急著吐槽,聽說我~ 這棟宅子是不是真的值100億, 并沒有那么重要。 可能在旁人眼中, 這就是一處有點歷史的宅子, 而對于開發(fā)商來說, 這里也就是一千多平米, 少了它有遺憾是肯定的, 所以也曾愿意花1億來買下它, 注意,真是1個億! 然而在任家人的眼中, 這是任家7代人傳下來的祖宅, 從乾隆年間至今擁有兩百多年歷史, 宅邸大門更是掛著皇帝新賜的大匾, “輔翼國政”▼ 這一切都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60多歲的現(xiàn)任任家家主任金嶺明確表示: 別說1億,就是10億,100億, 祖上基業(yè),不會賣! 任老的決定是對的, 因為現(xiàn)在的任家古宅, 已成了鄭州市文物保護(hù)單位。 當(dāng)然,真正高價的建筑不是沒有, 故宮咱就先不說了, 最著名應(yīng)該要數(shù)占地6萬平的 恭王府, 相傳里面單單一根柱子都值20個億! 但這個價值真的是材料或是工費嗎? 不?更多的價值還在于宅子本身! 恭王府不僅規(guī)模宏大,布局氣派, 主人也換了好幾屆。 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 恭王府最先是大貪官和珅的府邸, 抄家時9億兩白銀也是從這里抄出來的。 抄家后這宅子一分為二, 一半給嘉慶的弟弟永璘, 一半住著和珅的兒子與兒媳婦, 最后才輪到了恭親王奕訢, 也就是現(xiàn)在的恭王府的前身。 之所以說是前身, 因為這真是一座苦命的宅園, 恭親王之后,它又易過兩三次主, 然后又當(dāng)過宿舍、教室、食堂、廠房。 總之是命運多舛, 后經(jīng)28年的搬遷、重修, 才有了今天的恭王府。 可以說恭王府見證了整個清朝的興衰, 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最可惜的是府里的文物幾乎已全部流失。 除此之外, 民間保存完美的古宅其實也不少, 這里面,又以山西大戶為最多。 比如有大家都很熟悉的 喬家大院。 雖然不一定去過,但電視肯定都看過, 《喬家大院》、《大紅燈籠高高掛》, 很熟吧? 上面的場景就來自喬家大院啦! 喬家大院位于山西晉中祁縣喬家堡村正中, 所以也叫“在中堂”,建于清代, 是典型的北方大家建筑。 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 非常龐大的全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筑群, 如果你理解不了喬家大院的氣派, 那話聽下面這句話應(yīng)該就能懂了: “皇家看故宮,民宅看喬家”。 如今的喬家大院已化身民俗博物館, 進(jìn)去觀看,可是要收費的哦! 不過華少覺得, 對歷史和建筑感興趣的朋友, 還得值得一去的。 王家大院 同樣是山西的大戶, 王家大院的主人是太原王氏的后裔, 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富足九代人。 而這座大院自康熙到嘉慶年間才建成, 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 號稱大過紫禁城! 王家大院在民間古宅里總排名第一, 美譽非常多,比如“華夏民居第一宅” “中國民間故宮”、“民間皇城”。 更有“王家歸來不看院”的說法, 可見它的氣勢之磅礴。 目前王家大院已成為 “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遺產(chǎn)” 和“民居藝術(shù)珍品”, 去看,也是要收費的喲! 常家莊園 常氏為明末清初山西晉中望族, 常家莊園占地六十萬平方米, 看看這規(guī)模,分明是一座城。 單單是深宅大院就有百余處, 房屋四千余間, 樓房五十余幢, 真是貧窮限致了我的想象力??!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晉城市北留鎮(zhèn), 跟普通的民宅不一樣, 這是康熙的老師、清代名相陳廷敬的府邸。 它雖然占地才3萬多平, 但分為內(nèi)、外城兩部分, 且兩部分建筑風(fēng)格略有不同, 內(nèi)城建于明代崇禎五年, 所以是明代的建筑風(fēng)格。 看看這建筑群, 華少只能眨巴眨巴眼睛了…… …… 除了山西, 其它地區(qū)的大型古宅也不少, 比如陜西有姜氏莊園, 是陜西地區(qū)最高等級的 “明五暗四六廂窯”式窯洞院落。 比如河南有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家族富足了十二代, 整整四百多年, 被譽為豫商成功的典范, 故康百萬莊園也譽為豫商精神的家園。 比如山東的牟氏莊園, 牟氏莊園被稱為是我國北方規(guī)模最大、 保存最為完整、 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莊園, 有“中國民間小故宮”之稱, 現(xiàn)在成了4A級景區(qū)。 看看這些老建筑, 如今無一列外都成了文物, 可見錢, 真的不是衡量價值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 歷史才是真正的無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