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銀保監(jiān)會在官網發(fā)表了2018年消費者投訴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投訴大幅增長,共接收人身保險公司銷售糾紛投訴近1.7萬件。 投訴主要反映夸大保險責任或收益、未明確告知保險期限和不按期交費的后果、未充分告知解約損失和滿期給付年限、虛假宣傳等問題。 所以,保險在中國名聲這么差,真得“感謝”那些急功近利的保險代理人。 推銷產品是一種正常的營銷手段,本來無可厚非,然而部分保險代理人為了個人利益,惡意推銷和夸大保險產品就真的要批評了! 比如有些保險代理人少說或者不說“除外責任”等對客戶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重要信息,為了賣出保單,片面迎合客戶的心理,使用話術,“忽悠”客戶。官網就嚴肅批評了這種現(xiàn)象,如圖: 所以,很多客戶稀里糊涂就簽了合同交了錢。當某一天自己需要理賠時,卻遭到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是當初根本不符合投保條件或者這些費用不能理賠。 所以投訴大幅增長,并不是保險公司耍無賴,更多的原因是客人被銷售人員誤導買了自己想要但實際不是自己想要的產品。 那么,買險路上,如何防止被坑呢? 為大家整理了21條防坑指南??赐赀@21條,應該能讓你拆穿90%業(yè)務員的謊言,剩下的10%因為級別太高,還需你多加修煉才可戰(zhàn)勝他。 1、買重疾險就選“消費型”不要選“返還型”。 返還型就是那種以后有病保病,沒病退錢的那種保險,遇到這種統(tǒng)統(tǒng)不要買。因為它是保費高、保額低、傭金高的三高產品。 2、消費型與返還型的區(qū)別其實就是價格的區(qū)別 當你跟推銷員說你只想買消費型重疾時,他一般會跟你說三句話: 1)、我們公司沒有賣消費型的。 2)、消費型只能一年交一次錢,不能得到長期保障,中途萬一得病后期就沒有保障。 3)、消費型需要公司或團體才能購買。 遇到這種人,跟他微笑一下,然后說聲 不好意思。 3、銀行柜臺推銷的保險不要買 在銀行辦理業(yè)務時,銀行工作人員給你推薦的保險不要買,十有八九就是上面說的變異型理財儲蓄保險。 4、保險是保險、理財是理財 靠一份保單給你養(yǎng)老是不可能的,別信“你養(yǎng)我十年,我養(yǎng)你一輩子”那句鬼話。買保險就是為了買保障,保費是用來消費的,而不是來理財?shù)?,否則你會得不償失! 5、買重疾險不必刻意追求疾病多種類 任何一份重疾險至少保25種常見重疾,這25種已經占了重疾發(fā)生率的95%以上。那些拿”保80種、100種“當特點做宣傳的都是噱頭(除非不漲保費才是加分項) 6、重疾險要趁早買 重疾險是所有險種當中最重要的,所以要優(yōu)先考慮趁早買,因為年紀大了買不了,身體不健康的買不了,晚買的又比早買的貴很多。 7、醫(yī)療險完全不能代替重疾險 別被網上那些每年交小幾百,保額保幾百萬的字眼迷惑了。 8、醫(yī)療險別買多份 因為買多了沒用,它不能重復報。 9、重疾險可以買多份。 因為它可以疊加賠付。而且理賠時是一次性給付,買幾份就賠幾份。當然,如果多份同屬同一家公司產品會會規(guī)定累計額度不能超過多少,如果在不同保險公司買不同的重疾險就無此限制。 10、醫(yī)療險是報銷型不是給付型 醫(yī)療險發(fā)生理賠時是自己先付所有醫(yī)療費,事后再拿發(fā)票按比例報銷。 11、重疾險是給付型 重疾險發(fā)生理賠時,是一次性先給付,比如你買了50萬的保額就一次性先給你50萬,之后你拿著這50萬去做什么保險公司都不會干涉,想拿去治病可行,想拿去揮霍也可以。這就是它與醫(yī)療險最大的區(qū)別,醫(yī)療險是花多少報多少(當然,還要扣除一些免賠額) 12. 醫(yī)療險通常只保住院醫(yī)療。 傳統(tǒng)的醫(yī)療險,感冒發(fā)燒看門診這些費用是沒法報的。 13、家庭支柱要買壽險 家里收入最高的那個人一定要去買一份壽險。 14、不用給孩子買壽險 那些讓你給自己孩子買壽險的推銷員,你見一個可以罵一個。對,不用客氣。 15、意外險無需在乎長短險 意外險沒必要買長險,反而一年一次的更好,因為能及時換到最優(yōu)的產品,而且意外險不怕買不到。有些業(yè)務員會忽悠你說:“買他們家的儲蓄型重疾險可以同時捆綁幾十年的意外險,如果你買消費型沒法捆綁幾十年的意外險”來嚇你! 16、保險的正確購買順序 先給大人買保險,再給老人或孩子買保險,這個順序千萬不要搞錯了。先保護好自己再能更好的保護家人。 17、支付寶里的“相互寶”不是保險 支付寶里的“相互寶”是個好東西,要買也可以買,但它不是重疾險,它只是一個優(yōu)秀的大病互助計劃,所以它不能代替重疾險,只能做為重疾險的補充。 18、保險公司不會無故拒賠 多數(shù)拒賠是因為用戶沒如實告知既往病史、帶病投保。所以買保險前一定要先看清合同后再投保。如果你沒時間或沒耐心,那你在買保險之前就重點看合同上面的“保險責任”和“除外責任”這兩塊,因為一份保險最核心的內容都在那兩個里面了。 19、線上購買與線下購買都一樣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電子保單與紙質保單有同等法律效力,均可作為理賠的依據(jù)。所以不用擔心線上的銷售,線上銷售只是保險公司順應這個時代的發(fā)展,多開發(fā)一個銷售渠道而已。 20、并不是消費型都好 消費型保險雖然可以秒殺儲蓄型保險,但并不是所有消費型保險都是好保險,消費型保險也有會三六九等,我就見過一些大V推薦過一些坑爹的消費型保險。所以就算學會了這21條,避開了90%的坑,還是要再學點相關知識的,否則也會掉進剩下的10%的坑。 21、大小公司無所謂 大保險公司的產品不一定就好,有可能更坑爹,只有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不用擔心小公司將來倒閉,因為這個行業(yè)不存在“倒閉”一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