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霜吟清簫 美編:湛藍 喜歡江南的雨天,尤其喜歡,春季里風柔雨細的煙雨天,雨絲淅淅瀝瀝,煙霧薄薄的在窗前繚繞,空氣里濕濕的,潤潤的,柳鶯的啼鳴擾得夢醒,輕起簾幔,清涼夾雜著暗暗的花香,悠悠鉆窗而入,在屋內每個角落駐足,惹得滿屋瘦香裊裊,諳諳的切合了人心。臨窗,涼風習習,清潤在面頰上,發(fā)跡也染上了涼意,散下一縷,在額頭隨著微風輕輕搖擺。即便是春深了,夏天的腳步依然沒來得及走近,光陰還拖披著薄涼,在江南的雨巷里徘徊。此時,窗外的雨巷,異常安靜,細雨打濕了老墻上的斑駁,隔窗望下去,滿巷煙雨,擁抱著清晨的落寞。忽然就覺得,這樣的雨巷應該有另一種渲染,一把紅油傘,還有紅油傘下,穿著旗袍裊裊婷婷的女子。女子的高跟靴,輕輕的敲擊著雨巷的石板路,每次腳步發(fā)出的滴答聲,伴隨著細細的鞋跟,濺起無數朵雨花,腕上的翠玉手鐲,和指甲上的猩紅豆蔻,鮮明而生動,臉上似有風塵顯露,眼里含著的淡淡憂傷和哀怨,落在雨巷的盡頭......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似乎這樣的場景,才是對江南雨巷最好的演繹和解讀。 江南多雨,最甚者,便數梅雨季節(jié),每日里,都是煙雨蒙蒙,仿佛,一直一直要把塵世浸透。枝頭的梅子,正由青變黃,嘴尖尖上還有淡白的絨毛未退干凈,身上已斂了雨澤的清喜,如情竇初開的少女,羞答答的嫵媚了這季。這個時候,約上三五好友,雅室清風,取梅煮酒烹茶,或游歷唐風宋雨,或暢談中外古今,言語間的風趣,老了一日時光,卻明媚了每一顆寂寞的靈魂。興起,品盡三杯,心已微醉,枕了窗下清風,聽雨絲飄灑在芭蕉葉上,此刻,塵世間的恩怨情仇,名利角逐,已淡如云煙。 倘若,一個人,在細雨蒙蒙的夜晚,靜坐一偶,有一本自己心怡的書,捧于掌間,偶爾,書頁的翻動,驚破綿綿不斷的雨聲,淺淺的也和了人的心意。纖纖素手上,有染了春茶的淡香。杯里的流香,悠悠升起,縈繞在獨處的空間。煙雨在窗外和清風纏綿,而窗里的閑情逸致,在順著香茗入口的瞬間,化作如水的清寧,守在了時光深處。喜歡花茶,尤其是菊花和茉莉花菜,菊花清朗,茉莉恬靜,飲之能讓人心清神淡。也喜歡自制的桃花茶,二月間,收了桃花,在陰涼處,風干收藏,到了這季,便可用心的收集春雨,秋盡冬來,閑來尋趣,便有興致烹煮這春香,放幾粒杞果,入兩粒上好的紅棗,可滋陰去燥,平氣排毒,借著春雨的潤致,慢嘬輕飲,心也就繾綣在了冬天的春情里,溫暖了那季的清冷。 窗外,雨意依然,恰似一位嫻雅的美人,即便是在春深夜靜的黑暗里,我仍然可以感覺到她娟然的情懷。合了書本,靜靜傾聽她的訴說,不愿意辜負了她搖落一春的眷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