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蘭州。 當我切切實實站在黃河岸邊,撫摸和感受來自黃河那流動不息的生命涌動,昂首滿天稀疏而冷峻的星群,我開始用心靈去觸摸黃河,觸摸自己的靈魂、過去和現(xiàn)在,深切感受到了來自深邃夜空、無言黃河和心靈深處的躁動在此落彼起。 不知從何時起,心中凝聚著西部情結(jié),藍天下的高原、奔騰而粗獷的黃河、悠遠高亢嘹亮的歌聲……西部夢引導我來到蘭州。 耳邊回響起遙遠的歌聲“夜晚風吹動,把我的夢吹醒……總是要歷經(jīng)千山和萬水才知道情意濃,總是要走遍千山和萬水才知道何去何從,為何總是等到錯過多年以后,才知道自己最真的夢……”。夢想是一個人心靈的燈塔,回首自己曾經(jīng)在世俗的誘惑、迷惑、困惑及欲望中掙扎、自溺和沉淪,而最終被心靈遙遠模糊的微光牽引著渡過欲望之河,達到心靈的自救和超越。當我登上遠赴蘭州的火車的剎那,心潮澎湃,我知道,告別了曾經(jīng)生活了十三年的人生驛站和港灣,人生又開始了新的流浪,開始尋找新的生命驛站和心靈港灣,尋找自己最真的夢想。 今夜世界無聲。我走在燈光樹影中,恍然如夢。曾經(jīng)生活過的時空,已經(jīng)模糊或者遙遠。我知道,遙遠的是今夜的我。我的那顆流浪的心依舊唱著“不要問我從那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選擇了遠方,就只有風雨兼程。 今夜我要熟睡,放下一切誘惑,明天繼續(xù)尋夢。 夢中生活十年的小鎮(zhèn),那街道、那人、那空氣、那味道,如夢如煙如云,恍惚而飄失在時間和風中,終于煙消云散,而似乎又需要去反思和沉淀、過濾,讓自己清醒,從夢中醒來。 醒來的我時常坐在五樓的窗臺旁,注視和呆望窗外不知名的山梁和奔騰流淌的黃河。心靈的翅膀從小鎮(zhèn)飛起,落在這狹長而瘦弱的城市。自我生存方式和生命狀態(tài)的反復觀照,使我清醒而孤獨。如何度過這三年讀研時光?把自己定位于一個思者?一個心靈寂靜者?還是一個流浪的過客?
選擇哲學就等于選擇了以讀書與思考的方式存在。沒有激情,沒有浪漫,讀書是唯一的生存方式,思考是唯一的生命狀態(tài),心靈些許的波動之后依然是寂寞和孤獨。 哲學是思和悟、是智慧,能否學而得?哲學史可以學習,導師可以言說和講解,掌握哲學史知識卻不等于具備了哲學思的能力和智慧。哲學之思使我寢食難安,哲學的殿堂似乎在遙不可及的地方。人群忙忙碌碌地游動著,大學校園里青年學子成雙結(jié)伴談笑著,而我時常孤獨地坐在五樓宿舍的窗戶旁,無所事事地憂慮著哲學。窗外,狹長而瘦弱的城市,顯示著獨特的氣質(zhì)與大氣的脈象。眼光平視遠處層疊的山巒,那山其實不高,但有一種萬馬奔騰的意象。這里的群山是一千八百里祁連山系的一部分,我想象著蜿蜒千里連綿不斷的群山,那是何等氣魄!而山腳下便流淌著千年奔騰不息的黃河,黃河在蘭州段還有大河的氣勢和動感,水流湍急,旋渦倒流,給人一種神秘想象和思索的空間,也給人一種心靈的安慰。奔騰的群山給我奔騰的激情,流動的黃河給我流動的心靈,心靈流動的浪花來自哲學對靈魂的拍擊。 面對群山,面對黃河,面對歷史,面對自我,在這里思索宇宙、世界、歷史、人,可能是哲學的機緣,也可能是我人生的機緣。我的開始大氣磅礴,氣勢非凡,獨占天文地理歷史之優(yōu)勢。我想,哲學也必將在我一生中產(chǎn)生重大影響。 “ 愛”有多深沉,付出也就有多沉重。忘了自我,這時候你才可能真正領(lǐng)略到來自哲學智慧的真諦。與古哲心靈交流,與大師課堂對話,使我解脫了思想原有的藩籬和困惑。過去的一切沉重都煙消云散,變得失去了重量,心像雨水濾凈后的天空,純凈而透明,內(nèi)心回歸到那種解脫后的大氣和平靜,心靈的觸角開始變得敏感和纖細,心靈的翅膀開始變得輕盈和自由,詩的情懷開始舒展開來,自由地允吸著書海濕潤的水氣。一個聲音從《莊子》傳來:“心靈因痛苦而至誠,因孤獨而奇特,因解蔽而寬廣,因哲思而深邃,因宗教情懷而有情?!?b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感謝人生給我參悟哲學的機緣。研究哲學的意義也許只有放在整個人生中才能真正得以觀照,意義正伴隨著未來人生之途的展開而展開著、生成著。
何少甫,男,1971年生,哲學碩士,在機關(guān)從事文字工作。 香落塵外管理團隊 主編:湛藍 總監(jiān):子寒 顧問:蔣新民 排版:強哥 鳳尾 審稿一組: 銅豌豆 柳外斜陽 一心 審稿二組:連云雷 風碎倒影 無兮 終審,校對:煙花 清歡 播音:米米 從前慢 稿費:湛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