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權(quán)本平臺發(fā)布 夜游崇山頭 文:柳依依 版式設(shè)計:湛藍 晚飯后,坐在外婆床前陪她嘮嗑。窗外飄來時大時小的音樂聲。外婆說:“是村里婦女們在跳舞呢,每天這個時候開始,你也去看看。”我好奇這山旮旯里沒幾戶人也能聚在一起跳舞。便隨舅舅舅母出門看個究竟。 雖剛?cè)攵?,但山里的溫度比城里要低上幾度。舅母讓我穿上大衣裹上圍巾。打開大門,外面燈火通明,一陣寒風(fēng)伴隨音樂撲面而來。我們走過門口水泥橋,橋那頭操場上村里老小正在對著電視錄像里的廣場舞畫面扭動著。順著舞池,放眼遠遠望去,星星似明珠般彎彎曲曲排成兩行在夜空帷幕下閃耀。我即刻被這畫面吸引。游過多次外婆家——崇山頭,夜游還是第一次。來不及打擾那些跳舞的大媽便拉著舅母往河邊走去?!敖裢砦覀兙蛠韨€夜游崇山頭。”舅舅跟在后頭,不放心我們,連喊:“慢點,注意安全。” 走到橋下,才知剛剛看到的似明珠樣發(fā)光的是岸邊的太陽能路燈,高高聳立著,懸掛在空中,一如天邊的星星。河里的水聲伴著遠處飄來的音樂聲,仿佛在現(xiàn)場聽取一場交響樂,這才是真正的來自天籟之音。我陶醉在這大自然的夜晚。繼續(xù)前行,來到游步木欄橋上,舅舅忍不住拿出手機拍下這迷人的夜景。并發(fā)出感慨:過去晚上可不敢隨便出門,漆黑一片,山里的野獸發(fā)出怪聲,都說有鬼,讓人毛骨悚然。 想起小時候,那時雖有手電筒,但大部分村里人不舍得買,即使買了也不舍得耗費電池。那時外公在偏遠山區(qū)任教,碰上中心小學(xué)開會,要走上近十里山路,每次出門都得備著回來時用的火把?;鸢训牟牧鲜怯酶芍窀团善梢粋€小把,點燃作為照明。最好的火把材料是把剛砍回的向日葵桿子捆綁成一束放入水中,浸泡上一月之久,待里面的囊導(dǎo)出成空心桿后,曬干,做燃料,既輕便又易燃,即使被風(fēng)吹滅,口吹火星也能再點燃。也不用扎成一束,一根接一根的點就好??上夤僖部床坏竭@燈火通明的夜晚,他已離開我們二十多年,他哪里知道如今的家鄉(xiāng)白天夜里一個樣,再也不用打著火把出門。 過了游步橋,來到下河,音樂聲已漸遠,村里傳來陣陣狗吠之聲,好熟悉又陌生的狗吠聲,多年未曾聽到,在這夜空劃響,卻也成了一種原始的音樂,此起彼伏?!翱炜?,河里有鴨子。”舅母驚奇地指著河水沖我們喊。果然,有幾只鴨,靜靜地浮在水面一動不動。它們這是睡著了嗎?還是在享受夜的寧靜?定是白天游人太多,擾亂它們的生活,只有等夜晚在水中隱約的燈光倒影中享受這份安定與寧靜。我趕緊示意舅母輕手輕腳地不要吵醒它們,只需悄悄地拍照便好。 不知不覺又來到村路口。這時舅舅說:“過去外出干活的人,臨近晚上還沒回村,家人便站在這里翹首盼望,等待他安全歸來?!闭f著舅舅給我講起母親來。 小時父親在鎮(zhèn)上小學(xué)教書,母親在礦山干活,無暇照顧我,只好把不到兩歲的我寄養(yǎng)在外婆家。有次周末父親思女心切,放了學(xué)便匆匆趕往外婆家來看望我。母親似乎有感應(yīng),想著幼小的女兒,下班后從礦山下來,需走上二十幾里山路,途中經(jīng)過諸多墳地,走在半路天色便漸黑,母親又驚又嚇,一路小跑,回到外婆家見到父親和我,便委屈地大聲哭起來,怪父親回來為何不等她。那時沒有電話,沒有電燈,沒有車子,連平坦的馬路也沒有。母親那會剛20出頭,一個弱女子,靠的就是“思念”的力量,“牽掛”的動力,才不辭辛勞,不畏艱辛,連夜冒險回到娘家。外婆安慰母親:“安全到家就好,誰知道你那么遠還回來呀?!蹦赣H抱著我在我臉上親了又親:“那不是想我寶貝女兒了嗎?!?/p> 母親走得早,萬萬沒想到如今偏僻的山旮旯里也成了秀美鄉(xiāng)村。寬敞的水泥路通向家門口,過去的土房也變成了樓房,路邊燈光璀璨,晚上比白天還美。 今晚夜游崇山頭,勾起我無限遐想和懷念…… 音樂聲越來越近,原來我們已經(jīng)繞了一圈,回到舞場,大媽們熱情地拉我們進入人群,伴著樂曲,踩著節(jié)拍,一同舞動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