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權本平臺發(fā)布 奶奶 作者:姜進中 | 版式設計:婉靜 今天是婦女節(jié),我憶起亡故十多年的奶奶,心里不免有些酸楚,因為奶奶是那么慈祥那么和藹可親。 我小的時候,奶奶很是疼我。那時候條件不好,可她經常會一毛錢一毛錢地給,讓我去買零食吃,或者干脆直接買給我。 跟著父母過的那些日子,很是緊巴。有時一日三餐有飯沒菜,或是有菜沒飯,很是艱難。做為小孩子,不是那么懂事,總以哭的方式來申訴來抗議,卻不知父母心里的苦衷和壓力。 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總埋怨母親不會持家。但這真的不能怪母親,只因那個時代,只因父親的和善。這種和善是不偷不貪不巧取,更不會去得罪任何一個人去搏得一己之利,情愿自家苦點。母親只是憨厚樸實本分罷了。硬打硬的,也只能這種日子,若不是那二畝七厘田,恐怕那就有一餐無一餐了。奶奶是清楚的,但更多的是刺激父母,鞭策父母。 奶奶的實際幫助,是經常去屠戶那拿些免費的豬頭骨及筒骨(現(xiàn)在可能沒免費的了)回家熬湯,熬得一滿滿鋼筋鍋(其實是鋁的)就送到我們這邊。 當年這豬骨湯汰飯,真的是美味。想起來,滿滿的都是奶奶的愛。沒有下鍋米,基本上也是奶奶解決。那時爺爺是吃公糧的,從牙縫里總要省一點接濟下,這都是奶奶的主意。 奶奶的音容越發(fā)地親近,不曾感到奶奶已是亡人,想到這些,淚水還是潤濕了眼眶。 奶奶走了這么多年,時代已經改變,我們再沒有了那么拮據(jù)的生活,山珍海味我們也不稀奇;中國米,泰國米,甚至南非米我們都不新鮮了。 我稀罕的還是奶奶熬的骨頭湯,那是我記憶里最美的味道。 奶奶您在天堂快樂地生活,兒孫們還要您的護祐!希望這慈愛的味道一代傳一代! 作者簡介: 姜進中:70后,現(xiàn)居鄱陽縣城,城鄉(xiāng)建筑工。熱愛文字,喜歡潑墨。在工作和愛好中穿梭,是生活的樂趣。 新 書 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