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鹿斌/圖:堆糖 趙臺懷古 歲月不居,人生易老。但喧囂的世象,紛擾的紅塵,卻無法阻隔往事如不謝的秋桂一般,將它的芬芳傳揚于我們的夢寐。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過的。外婆家前流波汩汩的那段潁水,就是我兒時的澎湖灣。提灌站,蘆葦叢,煙波,柳岸,至今仍似輝映著霞光的葉片,搖曳在我遁入靜夜的心靈。因此,對古鎮(zhèn)槐店之西的大王樓以及它的鄰村楊營、劉溝、趙古臺,我一直抱有神秘的孺慕之情。 2011年夏,一個久遠的名字,突然如洪鐘的巨響,蕩徹古項的上空。周興嗣,峨冠博帶,貌清神奇,因了當初只是幾位有識之士的心聲和迅速成為無數(shù)人期盼的呼喚,翩翩穿越1500年歷史的煙云,走向他的生身之地,走向與當下無異、精神漸淪、心苑將蕪的鄉(xiāng)黨。 仿佛一夜之間,奔競的腳步,有了歇息;喑啞的喉嚨,開始了歌唱。周興嗣塑像前的駐足仰望,與千字文廣場上的引吭高歌,成為廣廈崢嶸、別墅逶迤外的一道嶄新的風景。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張”,千古無倫的遺韻風靡了沈丘。 “周興嗣是沈丘人!” “周興嗣是沈丘人?” 有自豪,有驚訝,更有懷疑。 湮沒在歷史泥土下的往事,破碎如一件年荒歲久的彩陶,然而,經(jīng)過細致的探索與尋繹,仍向我們露出了它真實可觸的輪廓。 2014年9月1日,沈丘縣千字文研究會在小王樓村召開工作會。會后,在村長的指引下,理事們來到周興嗣的故里——趙古臺,探尋千年的遺蹤舊跡。因了凡情瑣事,我未能前往。但對與外婆家只一箭之遙的趙古臺,我并不陌生。就在雪融波蕩、麥青柳媚的初春,我還專程做了一次憑吊。但是,我仍覺有些欠缺,遂于五天后的周末,又驅車前往,去撿拾一些風中的傳聞、浪里的故事。 兼日秋雨后的郊野,彌漫著清涼。蔥蘢的田禾與蓊郁的樹木遮掩下的村莊,只影影綽綽透出蒼墻黛瓦的老屋與粉壁朱頂?shù)男聵恰?/span>遠眺下,2014年中秋節(jié)前日的趙古臺,擁有的景象絲毫無別于豫東平原上他處的村莊。三千年前的項子國,兩千五百年前的楚之別都,秦時的項縣,晉時的秣陵,哪里有它們的履痕呢?立于曠野間,仰望天際的浮云,我不禁有些茫然。 繞道前行至趙古臺村南,沙潁河蜿蜒的大堤橫亙眼前。我尋了一塊空地泊了車,蹀躞而上。 堤上的景致果然是遠離市井的另一番世界:境域開闊,云物疏朗,滔滔的逝水遠自夢幻般的煙樹,蕩漾著千年的陳風楚韻,一瀉東去—— 沒有向導,我的思緒,如一匹野馬,馳騁在廣漠的時空,直抵成王剪桐封弟的年代—— 周公東征歸來的周都鎬京,莊嚴肅穆的宮殿上,成王姬誦正在分封諸侯。一位大臣器宇軒昂地走上前,稽首丹墀,接受成王的敕封。被稱為咽喉之地的項,成為他的封國。這位國君就是武王姬發(fā)的弟弟季轂。他曾在伐紂的牧野之戰(zhàn)中,立下足以列土封疆的戰(zhàn)功。 但與眾多的封國相比,項的爵位只在公侯伯子男中排至第四。因此,項國也稱項子國,低于北鄰陳國(侯爵)、西南鄰蔡國(伯爵),更低于東北遠鄰魯國(公爵),與西鄰頓子國、東南鄰沈子國同秩,只高于為異族所建、非周王分封的更為蕞爾的東鄰小國州來。 項都依水而建,五十里的國土,地肥水沃;四百年的歷史,物阜民豐。但是,雖然承擔著藩屏周王室的重任,處在列強夾縫中的項子國,隨著周室的式微,終是生存乏術。前643年,魯僖公借與齊、宋、陳、衛(wèi)在淮會盟時,出兵滅之。至此,傳了十九位國君、歷史超過唐宋元明清中任何一個朝代的項國,除留了一個項的地名和以國為姓的廣大子孫外,不復存在。國亡家破的族人,攜老扶幼,秉耜負笈,在回望故國的眼淚中,踏上青山隱隱綠水迢迢的征程,向江淮遷徙----- 項國被滅,但去魯甚遠離楚卻近,項地遂成為楚的領土。楚成王將令尹斗伯比的后裔、自己的庶子羋燕分封于項。項國又恢復了,但它不再是周王朝封國,而成了楚國的潘屬。 魯是周公姬旦的封國,可憐他的子孫既沒了乃祖的仁愛,更少了乃祖的智慧,滅項之舉實為自毀長城。而楚呢,絕對沒想到一個潛在的敵國白送自己一個向中原爭霸的橋頭堡。歷史無所謂對錯,叢林法則下的項國更沒有選擇自己命運的余地。 羋燕的子孫也以國為姓,改為項。司馬遷在《史記》中有一段介紹項羽的文字,只可惜他太惜刀如金了:“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須指出的是,這里的項燕,是項羽的祖父,與他的遠祖羋燕不是一個人。 隨后三百年的歷史里,此時此刻我腳下當年屬于羋姓項國的這片土地,一直處在車轔轔馬蕭蕭的戰(zhàn)爭前沿。我堅信,如果深挖,地層下一定還會有無數(shù)的鐵戟銅鏃,而不僅僅是破瓦殘?zhí)铡?/span>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楚頃襄王因都城鄢郢失陷于秦,遷都至陳,以項為別都。馳騁想象,我們可以描繪一下它的輝煌:高大雄偉的墻垣上,雉堞逶迤,牙旗飄揚;鱗次櫛比的府邸里,鐘鼓遲遲,環(huán)佩叮叮;蜿蜒古樸的街巷間,車馬爭道,冠蓋相屬------ 前255年,楚考烈王派軍進入誕生了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把魯國最后一位君王魯頃公姬讎放逐。項羽的曾祖父項承,就參加了這次戰(zhàn)役,以功被封為安平候。他也是除項燕、項梁之外我們今天可知道的“世世為楚將”的項羽列祖列宗中的唯一一個。 而項羽的祖父項燕在225年曾大破秦將李信的二十萬大軍,卻不料敗于秦將王翦之手,死于亂軍之中。中國的歷史是領袖與英雄的歷史,一個領袖的滅失,就是他的集團或者國家的消亡。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叱咤風云的英雄是怎樣悲壯地倒下,但項燕一敗,擁有著八百年歷史的楚國隨之覆滅。 ![]() ![]()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zhàn)。”干戈擾攘的春秋戰(zhàn)國留與后人無數(shù)足可借鑒的故事,但在兩千余年后的今人看來,興與亡也了無意義,只有與史上任何一個時代的兵燹烽火無別,帶給黎民的是無窮的災難與無處述說的哀痛。 項燕是楚國數(shù)百年的歷史中首屈一指的將領,盡管他無法抗拒強秦統(tǒng)一中國的大勢,但他的影響讓后世無數(shù)的英雄不能望其項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他成為千秋抗暴的一面旗幟。僅僅十七年后,他的孫子項羽就為他報了覆國滅家的仇恨。 擁有著八百年歷史并創(chuàng)造了輝煌文化的楚帝國被秦的虎狼之師畫上了句號,作為其潘屬國的項成為秦郡縣制的一級政府——項縣。項部落重蹈四百多年前姬姓項人的舊蹤,也背井離鄉(xiāng),向東南遷徙。 今江蘇宿遷也即當年的下相,按《史記》記載,乃是項羽的故鄉(xiāng),但筆者認為,項羽極有可能生于生于他祖上的封地即今日的沈丘——畢竟他出生時,楚的都城仍在今日的淮陽。作為一個貴族,他沒有理由在國家還沒滅亡時就逃離了自己的封地。但同樣,因為史料的缺乏,這一點也是無法斷定的事情。 總之,宿遷收獲了千年無比的榮,而沈丘——我腳下當年遠比下相說不定還要輝煌百倍的土地卻鮮為人知。 歷史又在成王敗寇的法則下重復著“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輪回,但是,時間的腳步卻不因遍地的白骨與血污而停止前行。過了大約五百年,中國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分裂世代,從五胡亂華至南北朝分崩,長達二百八十余年。中原地帶,一片血腥。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匈奴人劉曜攻入洛陽并縱火焚城,殺人三萬,史稱永嘉之亂。隨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規(guī)模的南遷——“永嘉南渡”拉開了序幕。“永嘉南渡”的主角是士大夫和貴族,因此也稱“衣冠南渡”。周興嗣約生于處在劉宋帝國的469年,此時,他的家鄉(xiāng)古項正是南北對峙的邊界。雖如此,雙方的國境線并非是嚴密封鎖的,陷于北魏的中原人士,也從不認為黃河以南已是異國的領土。從周興嗣回贈吳均的詩“昔別襄城時,同會長安市”和“明燈照暗室,邊韶對趙壹”來看,盡管渺茫如煙的歷史讓我們無法準確地界定周氏一家是于持續(xù)了二百多年的永嘉南渡中何時到了江南,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此度過的——襄城在今河南漯河西北,正處于古項去長安的路上。周興嗣很有可能做一個向導與家鄉(xiāng)在江浙的吳均游歷了這一線。但無論怎么說,松散的歷史,有限的史料,粗略的記述,讓我們的考證變得十分的艱難。但是,我們仍須感謝那些在極其艱苦的歲月里給歷史做記錄的人,也須感謝古往今來那些口耳相承的鄉(xiāng)曲里閭,沒有他們,再偉大的人物,再輝煌的功業(yè),也沉淪于黑暗的泥土而永遠不為后人所知。 在中國歷史上近五百個皇帝中,南北朝時期的蕭衍,是一個獨立特行的人物。他是當時文壇上的“竟陵八友”之一,極富詩文才華。“文風之盛,獨美于茲”,與南唐李煜的一枝獨秀不同,蕭衍極大地推動了當時文學的繁榮,為盛唐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他才有了周興嗣,才有了傳誦千年的《千字文》。周興嗣的才華已收獲無數(shù)的贊頌,別的不說,只一點足可以讓所有欲與之爭雄的人惶恐不前——他一夜完成的《千字文》成為蒙學的經(jīng)典,影響了一千多年,征服了所有接觸到它的人——無論他來自中國還是遙遠的西方。 ![]() 我行走在秋禾將熟的田間,尋找著一塊今日凡常的土地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孕育出一個曠世奇才的元素。我用腳踢著豆苗下的泥土,但除了葉子上宿夜的雨滴濺了一褲管外,尋不見一點斷瓦與殘?zhí)盏挠白?。仰看四外的綠樹上的云絮,悠悠然,仿佛無情,又仿佛有思。我想起周興嗣《答吳筠》詩之二的句子:“曀曀夕云起,落落曉星沉”,難道這答案就在此時遠處的云朵上抑或已經(jīng)沉去的的曉星中嗎?但有一事實:周興嗣生于世代的簪纓之家,屬于士大夫階層。“階前養(yǎng)素鶴,池中飴赤鯉”,優(yōu)裕的家境對他的成才無疑是起著重要作用的。——一個人除非他有超常的天賦或極高的志向,否則,出身于瓦屋紙窗、簞食瓢飲之家,遑論出人頭地,連保全生命于亂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晚于周興嗣出生四百年的他的鄉(xiāng)黨王建,卻仗了野心和賊膽,攫取了節(jié)度使的高位,直至在唐亡后建立了一個“五代十國”中的小小帝國——大蜀,從而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這位前蜀開國皇帝的出身迥異于他的鄉(xiāng)賢周興嗣,極為卑微,屬于歐陽修筆下“黥髡盜販”之流。他少年時是一個無賴,以屠牛、偷驢和販私鹽為業(yè),傳奇的故事千年流布于閭閻之家。但他擁有與無數(shù)亂世中的梟雄一樣類似的素質,果敢而狡詐。上天沒有虛生此人,他用四十年的時間,演繹了一個從牛販子到皇帝的不凡歷程,到坐上龍椅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一位白發(fā)蕭蕭的老者。隨陸無武,絳灌無文,我們從王建早期的經(jīng)歷看不出他與操觚染翰之士有什么淵源。但是,似乎隨著地位的巨變,大字不識一籮筐的他竟然非常善待文人與雅士。較之戰(zhàn)亂頻仍的中原,平靜的西南一隅成為不少文人的流落之地。在五代文人所編的《花間詞》眾多的作者中,韋莊是成就最大的一個。他是王建未稱帝時的秘書,后來成為宰相。在此不妨一提的還有:文學史的兩位花蕊夫人的前一個就是王建的妃子徐氏,她雖不似后一個花蕊夫人即后蜀孟昶的妃子費氏那么有名,但才情也十分了得。她的《題玄都觀》詩曰:“千尋綠嶂夾流溪,登眺因知眾岳低。瀑布迸舂青石碎,輪茵橫翦翠峰齊。步粘苔蘚龍橋滑,目閃煙嵐鳥徑迷。莫道穹天無路到,此山便是登云梯。”氣韻才情不減三唐。但是,與幾乎所有的女人無別,她只是帝王的陪襯。前蜀只傳了一代即告滅亡?;ㄈ锓蛉嗽凇额}青城丈人觀》的所游歷的勝景——壺中境界,洞里天地,也“徒祝升平卜萬年”了。然而,人性薰蕕同器,世象詭譎多端。王建在位十二年,雖淫逸侈靡,卻注重農(nóng)桑,興修水利,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使蜀中大治,成為在群雄爭霸的亂世中少有的一位勵精圖治的君主,至今為蜀人所頌贊。但是,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他的兒子王衍,比王建更多了飲酒逐歡的才調,卻少了治國安邦的謀略,以極大的熱情迅速斷送了他老子歷經(jīng)數(shù)十年血戰(zhàn)才打下來的基業(yè)。 英雄與偉人是歷史天空中璀璨的星辰,我們于仰望時未必去探究他是從何處升起的。但是,當他成為一個地方的文化符號時,會愈加煥發(fā)出光彩,照亮在暗夜中尋找光明的眼睛。文化是犁除人性的蠻野,培養(yǎng)向善的文明的一種力量。一個地方,在雄心與資本推動下經(jīng)濟迅速得到發(fā)展的同時,去挖掘一段歷史,塑造一個形象,培育一種精神,正是往文化層面上的一大跨越。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因了心靈的迷茫所產(chǎn)生了尋根的熱情和探索文化的動力,更使回望歷史具有了現(xiàn)實的意義。 小徑上的徊遑,凌亂了一懷的思緒,古跡雖然難尋,卻讓人揮不去紛紜的遐想,空曠的四野仿佛剛剛演完一幕幕驚天動地的歷史劇??匆幌聲r間,已近中午。仲秋的太陽雖消弭了夏的熱烈,但也敏捷地收拾了田禾上的水珠?!俺哞捣菍?,寸陰是競”,過去的歷史是漫長的,漫長到我們終生都不能將它逐頁審讀以弄清它原始的面貌;但是,時間對我們卻是暫促的,暫促到我們還沒有對自己的事情做一個規(guī)劃時,它的腳步已經(jīng)逼來。英雄氣短,美人遲暮,是古今不變的浩嘆。我在轉身離去這塊埋藏了無數(shù)神秘的土地時,吟成一首七律,聊以為記: 西風拂曙物華清,郊野蔥蘢客獨行。 潁水近看新屋舍,趙臺遙想舊都城。 千秋府邸今存瓦,幾處波濤曾濯纓。 勝跡英名余浩嘆,當年街巷滿公卿。 ![]() ![]() 作者簡介: 鹿斌,河南沈丘人,河南省作協(xié)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名譽總編:趙麗麗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桑恒昌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李國仁\楊秀武 \驥亮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白曉輝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玉麗 編輯部: 總監(jiān):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 風碎倒影 連云雷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