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式設(shè)計 // 湛藍 主播 //自在花開 秋蟲的鳴叫似有若無 辣椒,黃瓜,秋葵葉子開始衰敗 紅薯,南瓜,蘋果堆滿了屋角 秋,棲息在農(nóng)家 ——題記 收到一箱紅薯。這不是她第一次寄自己土地上種出來的作物給我。土豆成熟的時候,她寄來一箱土豆和一包干蕨菜。秋天,南瓜黃了,她寄一個南瓜來。就像鄰居之間的往來一樣平常,方便。什么成熟寄什么來,讓我想到“她有一碗飯,分一半我吃”。每次,我都默默收下。起初,舍不得吃。然,所有食物價值的實現(xiàn)便是成為人舌尖上的美味。細細端詳、撫摸那些帶著泥土風的果實,除了浸潤進果實里的時間、精力和勞動,更有對田園生活的熱愛。那些果實越看越歡喜,它們的紋理和形狀就像老缶筆下那些線條和光影構(gòu)成的圖畫,除了筆法和墨法,作品背后力透紙背的是對生活的熱情。 那天,她打電話來:紅薯,你要么? 我愣了一下,心里琢磨,就是郵費太貴。但轉(zhuǎn)念一想,這壓根就不是錢的事兒。我說,還是想要的。 她又問:你喜歡怎么吃? 蒸了做早餐或煮紅薯粥。 妥了,我撿小一點的,你一天一顆,胃不好,要間隔著吃…… 聽著她如秋色一樣溫暖的話,我突然有些感性:謝謝你和你的他。 她言:姊妹家,不謝。別人都寄好的、稀奇的,只有我這樣的人才寄紅薯土豆南瓜。 我沉思,感慨,不是因為交情在,帶著泥土芬芳的瓜果,哪能遙遙千里來:你給的,恰好是我要的。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我們通常在贈與友人禮品的時候,唯恐太淺淡,不成敬意,自古如此?!敖蠠o所有,聊贈一枝春”。詩人陸凱懷念當時在陜西的范曄,托驛使帶去一枝梅花。江南乃文物之邦,物豐文萃,并非一無所有,但都不及詩人誠摯、高潔的情懷。梅花是春天的信使,以物寄情,可謂情之鑿鑿。 年幼時,一家人圍著木桌吃飯。父親常說:想想地吃。 大抵是說,一粒米,一菜蔬,都有土地和莊稼人的恩情。細思量,父親的話決計假不了。 春節(jié),旅居在外的人,大多在往返的途中度過,我也不例外。幾年前的一個春節(jié),二姐夫提前在老家鄉(xiāng)下臨時租了一棟小樓作為我們一家團圓的所在。剛放假,就連夜趕回去,車泊在小樓前的水泥院壩時,已是凌晨兩點過。 第二天清晨醒來,見阿姨送了一鍋紅薯粥上樓來,端了自家做的紅豆腐和小菜佐粥,蒜蓉清炒的萵筍葉撲鼻的清香,令人垂涎。 回去過年,除了祭祖、給父親上墳以外,都是閑時。與姐妹們帶著孩子去看老宅,順道拜訪一下老家的叔伯和親戚。所到之處,幾乎每家每戶階檐下都有一堆蘿卜或一大筐青菜、白菜、花菜,新鮮疊翠,眼里頓時光彩熠熠,盡是艷羨。臨走時,還禁不住再三回頭去看。從我依依不舍的眼神里,叔叔好像看出了些端倪,問:“喜歡啊,喜歡就帶些回去!”小叔叔國字型臉上的意外和微微的寒磣兩種表情交織著。 “好新鮮,看著就心生歡喜?!?/p> 叔叔說:“種太多,吃不了,鄉(xiāng)下出產(chǎn)之地,也不值錢,這些是砍回來當豬食的。我?guī)銈內(nèi)サ乩?,哪樣看得入眼便要哪樣,回頭把毛葉子摘了你們帶走?!?/p> 叔叔換了膠鞋,背個背篼,拿把刀,我們跟在他身后去菜地。 初春的田野,綠油油一片,生機勃然。菜地里的菜比階檐下的更讓人驚嘆的是:菜多,長勢喜人,水靈靈而且能感受到蔬菜鮮活的呼吸。幾棵蘿卜,一棵花菜、幾根萵筍、一棵白菜、一蓬青菜……我一直記得,極少接受陽光照射、遠離泥土的手,皮膚在明亮的天光下顯得白皙而盈潤,那太干凈了,干凈得有些羞愧。迎面吹來的風,攜著泥土的濕潤與芬芳,對土地懷有的強烈感情,再一次被激起。 ![]() ![]() ... 這讓我想起久遠的往事。 年幼時,二嬸在三江飯店(國營飯店,因重慶合川區(qū)處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匯處)上班。每年叔叔夏季耍探親假,就會領(lǐng)著嬸嬸和堂弟堂妹一起回來老家。大包小包帶回來很多午餐肉、蛋卷罐頭,糖果等。那年頭,午餐肉、蛋卷罐頭可是稀罕物,母親會存著細水長流,隔三差五蒸給我們吃。 叔叔一家臨走時,我母親替他們準備行囊,把家里種植的東西打包好,讓叔叔嬸嬸帶走。母親一邊打包一邊跟嬸嬸念叨:鄉(xiāng)下沒啥拿得出手的好東西,你看得上的,就不要客氣!父母唯恐虧待了叔叔嬸嬸,恨不得傾其所有回饋他們。打包的東西常常多得帶不走,于是,父親便用籮筐挑了送到鎮(zhèn)上車站去。 那時候很難理解,這些泥巴疙瘩雜糧蔬菜有什么好,哪兒都能買到,費這么大的勁兩頭搬。到底是年少不經(jīng)事,無法體會人情往來是維系人際關(guān)系的紐帶,更別說體會叔叔遠離故土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 現(xiàn)時,自己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懷著同樣的心情。姑且不說物件的好與壞,自己生活過的土地上長出來的東西,其中有無盡的鄉(xiāng)愁。若是無所有,風也裝一把在行囊。 我與叔叔,一代又一代離開土地的人,對土地有難以割舍的感情。 我終于明白,獨鐘秋天,除了與心境的契合,更懷有一種飽滿的情愫,秋天五谷蕃熟,穰穰滿家。民以食為天,逢秋屯糧,像冬眠的小動物,倉滿盆滿,得以安生。 2019年10月 成都 ![]() ![]() 作者簡介 湛藍,她依舊,滾滾紅塵中,守一顆素心。是有執(zhí)念的人,文字是染上的一種病,不可救藥地喜歡,孤獨也好,寂寞也罷,終歸有趣。 主播簡介: 自在花開,上帝的女兒。愿用聲音裝點幸福生活,用心誦讀美好人生。個人荔枝電臺(FM834793)方寸之間。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名譽總編:趙麗麗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桑恒昌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李國仁\楊秀武 \驥亮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玉麗 路人 編輯部: 總監(jiān):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 風碎倒影 連云雷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