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胃虛,先傷肺 肺,通過管理體內(nèi)的氣,協(xié)助心臟治理全身。但肺氣的盛衰,取決于脾胃的強弱。脾胃虛弱的人往往肺氣虛,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2,脾胃虛,腎也虛 腎的弱,和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有關。長期脾胃虛弱,往往會導致腎虛,常有煩熱、盜汗,或畏寒怕冷、手足冰涼等癥。 3,脾胃虛,影響肝 脾胃與肝臟互相影響。肝郁則脾虛,脾越虛,更易犯肝氣,導致氣機郁滯,運化失常;而肝臟需要脾胃的血液濡養(yǎng),脾胃一差,肝臟功能就會減弱。 4,脾胃虛,影響心臟 脾胃是氣血的生化之源,它統(tǒng)籌著人的氣血,以供養(yǎng)心臟。一旦脾胃出了問題,不能很好的益氣生血,就會導致心血失調(diào),引發(fā)心臟疾病。 脾胃一虛弱,不僅會傷五臟,缺氣血,導致機體營養(yǎng)不足,還會加重外邪入侵,濕氣襲體,導致疾病叢生。 中醫(yī)認為藥食同源,食療養(yǎng)脾胃,溫和無副作用,若要健脾胃,首推“山藥”。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有記載:山藥健脾補益、滋精固腎、治諸百病,療五勞七傷。 但脾胃虛,會影響全身,只有山藥粉是遠遠不夠的,還得同時有祛濕、補氣血、調(diào)五臟的功效,機體才能協(xié)同合作,全面改善癥狀。因此,還得有其它食材。 紅豆:行血補血,健脾祛濕,利水消腫 薏米:利水滲濕,健脾胃,清肺熱,止瀉 山藥:補中益氣,健脾補益、滋精固腎 芡實:“水中人參”,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 大棗: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血,寧心安神 脾胃不好的朋友可以對照按比例配置,然后打成粉末,在家泡水吃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