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打金枝,看郭子儀如何化解,不愧是情商高手!看過京戲的人都知道,有一出京劇名叫“打金枝”,講的是唐朝駙馬爺郭曖與妻子升平公主發(fā)生爭吵,一氣之下,郭曖出手痛打了金枝玉葉的升平公主。在帝王時代,打皇帝的女兒可算是太歲頭上動土,犯了殺頭抄家之罪,甚至要株連九族。然而,郭曖并沒獲罪,反而使升平公主成了個溫順賢淑的妻子。 按照郭家的規(guī)矩,每天清晨,兒孫晚輩都必須到郭子儀面前請安;而郭曖與升平公主居住的駙馬府離郭府較遠,每日請安不太方便,于是郭家特別對他倆破例,允許他們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早晨,到郭府問候老人,以盡子媳之道。對這個規(guī)定,升平公主無話可說,同意執(zhí)行,但每次臨行前,洗漱梳妝,總是拖拖拉拉,在郭曖的催促中勉強起程,到了郭府,總是郭家其他子媳早已站在郭子儀門下等候很久了。為此,郭曖對升平公主滿腹怨言. 郭子儀70壽誕的時候,這天清晨兩人一道趕往郭府為家翁祝壽。這天郭曖特意起了個大早,叫升平公主起身時,升平公主卻突然推說受風頭痛,不愿起來,叫郭曖一人帶禮物去祝壽,代她向家翁問安。 郭曖一聽,氣不打一處來,心想:平日里你拖拖拉拉,我都忍了;今天父親大壽吉日,你竟想稱病躲懶不去!于是往日的怨氣連同今日的怒氣一同爆發(fā)出來,對著升平公主大聲吼道:“你不就是仗著你父親是天子嗎?我父親還不愿做那皇帝呢!” 升平公主聽了這話,氣得面色發(fā)白,趴在床上,聲色俱厲地指著郭曖叫道:“欺君罔上,罪當誅殺九族!” 郭曖這時正在氣頭上,聽了公主的話也決不相讓,心想:你們皇家能不能殺了我郭家,還是問題!因而又接著教訓道:“皇帝又怎樣?你在我這里就是郭家的媳婦,不遵守孝道,我不但罵得,還能打得!”升平公主見他竟然還敢動手,怒道:“你打,你不打就不是郭子儀的兒子!”兒媳竟然直呼公公的名字,簡直是大逆不道!郭曖聽罷,愈發(fā)憤怒,一躍而起,上前抓住升平公主猛推了一下;升平公主見他真的敢動手,也更加憤怒,大聲叫道:“看我殺了你們郭家!”郭曖聞言氣急敗壞,不由地揮手給了她一巴掌。 “打狗還得看主人面子呢,如今竟敢打到我皇帝女兒頭上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升平公主腫著臉,趁郭曖去給老父拜壽之機,哭哭啼啼地乘車回到皇宮,一見到父皇,升平公主悲不自勝地撲倒在父皇腳下,聲淚俱下地訴說著她在駙馬府挨打的事,并堅決要求父皇懲辦郭家。 唐代宗見自小嬌慣的女兒被駙馬打成這副可憐模樣,自然心痛不已,也非常氣憤,有意好好教訓一下這個膽大妄為的附馬;仔細問明事情的前因后果,又覺得是自己的女兒缺理。駙馬在那種情況之下,激動一點,憤怒一點,也是有情可原。作為男人,首先要孝順老人,這是美德,駙馬做得對。代宗轉(zhuǎn)念審情度勢,覺得還是不要擴大事態(tài)為宜,以免弄僵了與郭家的關系。于是,他先對女兒好言安慰一番,然后心平氣和地勸解道:“就算事情如你所述的那樣,為父也不便過于幫你。 做天子并不是天下盡歸你所有,也不可為所欲為,這個你不能不了解。你是郭曖的妻子,就應謹守婦道,依從夫君,孝敬公婆,夫妻和睦為是。”代宗還就郭曖所說“你不就是仗著你父親是天子嗎?我父親還不愿做那皇帝呢!”對女兒說:“這個你就不知道了。事實的確是這樣的,要是他真的要做天子,難道天下還是你家的么?”安慰了女兒一場,代宗就命她速回駙馬府,不可再事喧鬧。 升平公主覺得這樣回去實在沒有面子,雖然心有不甘,但見父皇深明大義,尚對郭家不予計較,自己如果不知趣地再鬧下去,不但沒有娘家可資倚仗,到頭來還得吃虧。升平公主雖然蠻橫,畢竟是個聰明人,她趕緊調(diào)整了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與表面的態(tài)度,乖乖地離開皇宮,返回了駙馬府。當然,這也需要較大的勇氣。公主也非常人可比。 與公主回宮告狀的同時,郭曖前去給郭子儀拜壽。郭子儀見他只身而來,他的媳婦沒來,就有些暗藏不安,心中起了疑慮,一定問個究竟。郭子儀追問兒子及侍婢之后,得知方才兒子與公主大打出手,而且還說了一句要命的大話,頓時嚇得手腳發(fā)抖。這句話的后果可輕可重,皇帝完全可以借這句話的由頭,把郭家滿門抄斬。 大驚失色之下,郭子儀把這個不懂事的兒子捆了起來,直送進宮中,向皇帝親家請罪。 代宗看見這個場面,不禁哈哈一笑,親自起身,為小女婿松綁,并向郭子儀說了一句至今令人感嘆的話:“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彼麑捊夤觾x道:“小兒女們在閨房中幾句戲言氣話,我們作長輩的,何必當真?又何必去管這種夫妻閑事呢?” 皇帝親家居然能這么輕易就放過自己,倒真是令郭子儀大松了一口氣。但是為了警戒少年無忌的兒子,回到家里,郭子儀還是拿出大棍,親自動手,將郭曖家法處置了一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