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古代最“懶”的一首詩:全詩31個字有27個重復(fù), 卻成千古經(jīng)典!

 老黃說史 2020-03-13

如果沿著中國詩歌的發(fā)展史溯源,其源頭一定會與《詩經(jīng)》有關(guān)。《詩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所以,《詩經(jīng)》又有個別名,叫《詩三百》。《詩經(jīng)》內(nèi)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fēng)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詩經(jīng)》在內(nèi)容上分為《風(fēng)》、《雅》、《頌》三個部分。其中的《風(fēng)》,收錄的是周代各地的歌謠,包括了十五個地方(周南、召南、邶風(fēng)、鄘風(fēng)、衛(wèi)風(fēng)、王風(fēng)、鄭風(fēng)、齊風(fēng)、魏風(fēng)、唐風(fēng)、秦風(fēng)、陳風(fēng)、檜風(fēng)、曹風(fēng)、豳風(fēng))的民歌,又叫“十五國風(fēng)”。《風(fēng)》有詩160篇,是《詩經(jīng)》中的核心內(nèi)容?!帮L(fēng)”的意思是土風(fēng)、風(fēng)謠。周南中的《關(guān)雎》、《桃夭》,魏風(fēng)中的《伐檀》、《碩鼠》,秦風(fēng)中的《蒹葭》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在五風(fēng)中,也有一首非常特別的詩作——《國風(fēng)·王風(fēng)·黍離》,全詩三節(jié),每節(jié)是39字,共含有117字。細心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該詩的重復(fù)率卻是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全詩共出現(xiàn)31個漢字,只有7個字不重復(fù),而剩余的24個字則在每一節(jié)中重復(fù)出現(xiàn),可以說是中國詩歌史上最“懶”的一首詩了。但是,就是這樣一首“投機取巧”的“懶詩”,卻成為流傳千古、后人難以超越的經(jīng)典名篇。

我們先來看看《國風(fēng)·王風(fēng)·黍離》的第一節(jié),究竟寫了啥;

彼黍離離,彼稷之。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中有幾個詞,由于年代久遠,其原始意義現(xiàn)代人已很難理解,在此,老黃簡要給大家詮釋一下:

(shǔ):古代的一種農(nóng)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

離離:行列貌,形容莊稼的行列整齊有序。

(jì):古代的一種糧食作物,指粟或黍?qū)佟?/p>

行邁:行走。

(mǐ)靡:行步遲緩貌。

中心:心中。

搖搖:心神不定的樣子。

悠悠:遙遠的樣子。

如果將上面的詩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其大意就是“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兒也在長。走上舊地腳步緩,心里只有憂和傷。能夠理解我的人,說我是心中憂愁。不能理解我的人,問我有何追求。高高在上蒼天啊,何人害我離家走?”

而接下來的二、三節(jié)詩句,每節(jié)只是各調(diào)換了3個字:

彼黍離離,彼稷之。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二、三節(jié)中分別以“穗”“實”取代了第一節(jié)的“苗”,這是一種什么暗示呢?苗——穗——實,其實是作物成熟的過程,說的是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而另一處替換,則是分別用“如醉”“如噎”來替代“搖搖”。第二節(jié)中的“行邁靡靡,中心如醉”,講的是一位周朝的大夫路過故宮,看見滿目衰敗景象時的心情。第三節(jié)中的“行邁靡靡,中心如噎”,講的是行走的舊日的土地上,心中如噎一般痛。

那么,問題來了,由“苗”而“穗”而“實”是個豐收的過程,本應(yīng)歡欣才對,詩人為何會如此憂傷,甚至心痛呢?原來,這是一首悼古詩。全詩由物及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諧,在空靈抽象的情境中傳遞出閔意情懷,蘊含著主人公綿綿不盡的故國之思和凄愴無已之情。

《毛詩序》說:“《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痹娦蛑械摹伴h”字,古同“憫”,憐恤,哀傷,也指吊唁。詩序中的“宗周”,鄭箋云:“宗周,鎬京也,謂之西周?!彼裕秶L(fēng)·王風(fēng)·黍離》是一首借“黍”之景象,還哀吊被歷史淹沒的西周。

詩的第一節(jié)就寫詩人途經(jīng)宗周,專門去拜訪西周的宗廟宮室時,當年的繁盛不見了,昔日的奢華也不見了,就連剛剛經(jīng)歷的戰(zhàn)火也難覓印痕了,所見只有一片蔥綠的莊稼。這樣的景象,讓詩人不禁思緒萬千,悲從中來??墒?,這樣的感嘆又有誰人能懂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人生在世,這樣的尷尬隨處可見,這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尷尬,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心中的疑惑無人能解,只有悲問蒼天:“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蒼天也應(yīng)無語,得不回應(yīng)的詩人,心中的悲哀,何異于面前的滿眼綠色,鋪天蓋地。

詩的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基本場景未變,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實”。稷黍成長的過程頗有象征意味,與此相隨的是詩人從“中心搖搖”到“如醉”“如噎”的深化。

本詩在寫法上是非常獨特的。全詩共三節(jié),每節(jié)十句。三節(jié)間結(jié)構(gòu)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時間的表現(xiàn)形式完成時間流逝、情景轉(zhuǎn)換、心緒壓抑三個方面的發(fā)展,在迂回往復(fù)之間表現(xiàn)出主人公不勝憂郁之狀。本詩的主要特點,就是用重疊的字句,回還反復(fù)地吟唱,表現(xiàn)出主人公不勝憂郁之狀。

《國風(fēng)·王風(fēng)·黍離》是標準的“一詠三嘆”的寫法。清代方玉潤在《詩經(jīng)原始》中也說:“三章只換六字(其實是七個字),而一往情深,低回?zé)o限。此專以描摹虛神擅長,憑吊詩中絕唱也?!贝嗽姎v代流傳,影響很大,后世文人寫詠史懷古詩,也往往沿襲《王風(fēng)·黍離》這首詩的音調(diào)。

詩人的這種心境,被后人悲世憫人的詩人們所繼承,比如陳子昂吟出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ā兜怯闹菖_歌》)”劉禹錫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宋代詞人姜夔的“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⑾,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揚州慢·淮左名都》)”無不體現(xiàn)著《王風(fēng)·黍離》的興象風(fēng)神。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成為常常被后人引用的千古名句,而“黍離”一詞,也成了歷代文人感嘆亡國觸景生情常用的典故。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