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仰臥著睡覺的寶寶不會因為鼻子被壓住,不會因為在呼吸時吸入自己排出的二氧化碳,不會因為覺得太熱或者其他危險的情況,自己又翻不了身而發(fā)生不可逆的意外。所以,寶寶平躺著睡覺更安全。 可是,在各大科普力量中還有另外一個聲音說應(yīng)該多讓寶寶的肚肚朝下,讓寶寶盡量長時間趴著。這難道不是自相矛盾嗎? 當然不是! 美國兒科學(xué)會在最近幾年都在提倡「躺著睡覺,趴著玩(Back to sleep, tummy to play)」。趴著,只是在寶寶清醒并且有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才被允許。一旦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達不到,寶寶趴著就會很危險。 一可是,為什么寶寶應(yīng)該多趴?自從美國各大學(xué)會在 1994 年左右聯(lián)合提倡「躺著睡覺」后,由嬰兒猝死綜合征導(dǎo)致的死亡率(下圖黃線)一直在下降。 【嬰兒猝死綜合癥圖表,from: https://www./sids/data.htm】 這的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是醫(yī)生們也發(fā)現(xiàn),雖然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fēng)險下降了,但是大動作發(fā)育滯后的寶寶也越來越多了(雖然最后都會趕上)。 不單單如此,越來越多的寶寶的頭型也變了,變成平頭或者斜頭了。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自從倡議被提出后,很多父母就誤認為不管任何時候?qū)殞氈灰恐蜁黾语L(fēng)險,所以就干脆不讓寶寶趴著了,甚至在清醒的時候。 這是不正確的! 讓寶寶清醒的時候趴著,就意味著寶寶必須對抗著地球引力,試圖把頭抬起來才能看到周圍。這不單單能夠幫助寶寶鍛煉頸部和肩部的肌肉,也讓寶寶的頭靠著床的時間更少,繼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頭型被擠壓的現(xiàn)象。 圖片來自https://www./ 寶寶趴著的時候還能通過自己的臉蛋、手臂和雙手去感受玩具和平面不同的材質(zhì),而且因為在伸手去夠玩具到時候身體會傾斜,寶寶需要學(xué)會保持平衡的同時移動身體,所以趴著還有助于幫助寶寶建立自己的手眼協(xié)調(diào)和感知能力。 所以,多讓寶寶趴著即有益于頭型的正常發(fā)展,有益于手眼協(xié)調(diào)和感知能力,還有益于寶寶的大動作發(fā)育,能夠讓寶寶的肌肉更有力量,繼而能夠更容易、更快地學(xué)會翻身、坐著、爬行和走路。 二那要等寶寶什么時候才能開始練習(xí)呢?越早越好! 其實,只要新生兒是足月出生并且健康的,就可以在出生后清醒的狀態(tài)下,并且有人監(jiān)督的前提下立馬開始。 如果新生兒出生地比較早,或者胃酸返流比較嚴重,可能會導(dǎo)致呼吸困難的情況,所以應(yīng)該先讓醫(yī)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評估,然后按照醫(yī)生的建議讓寶寶趴著。 另外要注意哦,在孩子吃飽喝足、精神比較好的時候練習(xí)趴,不要在孩子煩躁時進行,也不要在吃奶后立即進行。 所以,在寶寶健康、清醒、離進食后有一段時間并且有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就應(yīng)該越早地給予寶寶趴著的機會。這可以是剛出生時肌膚接觸喂奶的時候,換紙尿褲的時候,或者剛睡醒的時候。 三我嘗試了,但是寶寶似乎不樂意,會哭!是的,多數(shù)寶寶一開始會很抗拒趴著的姿勢,畢竟在這個姿勢下寶寶會更費力。這不代表爸爸媽媽們應(yīng)該在寶寶哭的時候馬上停止,也不代表應(yīng)該讓寶寶盲目地、一味地「堅持下去」。 雖然讓寶寶趴著有這樣那樣的好處,但是這個觀點必須要清楚:「趴著只是寶寶玩耍的一種姿勢,而不是一種訓(xùn)練」。 這很重要,因為很多新手父母會誤以為只要寶寶趴著,爸爸媽媽在旁邊觀望就行。「玩耍的一種姿勢」意味著爸爸媽媽應(yīng)該讓寶寶玩,陪著寶寶玩。也只有父母這樣想這樣做,寶寶的注意力才能夠從這個不舒服的姿勢轉(zhuǎn)移到有趣的玩耍上。 1. 寶寶 0 到 4 個月 一開始,由于新生兒的視力還沒有發(fā)育成熟,所以爸爸媽媽可以自己先躺著,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身上,通過輕聲呼喚或者使用沙錘、鈴鐺等有聲玩具來吸引寶寶。以這種方式交互,寶寶不僅僅能夠得到鍛煉,父母與寶寶的親密關(guān)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如果寶寶已經(jīng)喜歡上趴在父母身上了,爸爸媽媽這時候可以試試讓寶寶趴在自己的雙腿上,一邊按摩寶寶的背和腳,一邊慢慢晃動自己的雙腿。寶寶這樣可以開始習(xí)慣另外一種玩耍場地,同時可以鍛煉平衡力。 當寶寶習(xí)慣了在父母的雙腿上了,寶寶就可以過渡到平面上了。父母可以在一個平面上鋪上一條干凈的毯子,在毯子內(nèi)放上各種玩具,然后讓寶寶趴在毯子上。為了讓寶寶更容易抬起頭,父母還可以卷一條毛巾放在寶寶的胸前和腋下。 通常寶寶在這個階段不會愿意趴得太久,父母可以從每次 30 秒,每天 6 次左右開始,逐漸地延長趴的時間,到每次 3 到 5 分鐘,最后能達到大約每天總時間為 40 分鐘。 2. 寶寶 4 到 6 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通常已經(jīng)有足夠的頭部控制并且開始喜歡上趴著了,而且時間上可以慢慢達到每天一個小時左右,還是每天數(shù)次,所以父母可以使用更多的花樣讓寶寶繼續(xù)保持興趣。 比方說,父母可以雙手扶著寶寶身體兩側(cè)讓寶寶趴在瑜伽球上,通過前后移動寶寶慢慢地滾動瑜伽球,讓寶寶更動態(tài)地鍛煉頸部的肌肉。 由于寶寶可以自己抬起頭了,而且他們非常喜歡人臉,所以當寶寶趴在平面上的時候,父母可以放一個不會碎的鏡子在寶寶面前,讓寶寶在趴著的時候有更多的樂趣。 最后,父母還可以開始用「飛機抱」或者「橄欖球式抱」來增加寶寶趴的時間。也就是說,用父母的一只手臂從寶寶的雙腿之間穿過,手掌張開支撐著寶寶的胸部,另外一只手把寶寶的手臂交叉并握住,同時用寶寶交叉的手臂支撐著寶寶自己的頭和頸部。 其實這種做法在孩子 0 至 3 月齡也可以使用,或者在孩子有腸/腹絞痛時使用,能起到很好的安撫效果。 這樣抱,寶寶不單單可以鍛煉到自己的肌肉和平衡感知能力,還能幫助鍛煉寶寶的眼部追蹤能力,同時讓寶寶以不同的視角看到周圍的世界。 3. 寶寶 6 個月以上 這個階段的寶寶可能可以坐起來一段時間了,不過他們?nèi)匀桓矚g趴著,因為趴著他們就能翻身并夠到更遠的玩具。 這時候,父母可以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遠一點,或者放在寶寶的身后,這樣讓寶寶學(xué)會從坐到趴的過渡,讓寶寶拉伸一下,讓寶寶開始鍛煉的爬行和平衡轉(zhuǎn)身的能力。 這個階段仍然建議寶寶趴著或者爬的時間保持在每天一個小時以上。 總 結(jié)讓寶寶趴著可以幫助寶寶鍛煉大動作、手眼協(xié)調(diào)、感知等能力,還能讓頭型變得更圓。 所以,盡早在有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讓寶寶趴著玩耍,讓寶寶們愉快健康地成長吧! 重要的事再次強調(diào),必須是孩子清醒時并且有成年人看著才能趴著。寶寶入睡時還是要仰臥,不能趴。 哈,這次是我第一次用 iPad 寫文章,因為我的有將近十年歷史的東芝筆記本電腦壞了,所以這篇文章的排版會跟以前比有一點不一樣。如果你跟我一樣有一點強迫性性格,希望不要太介意了。 最近國內(nèi)的疫情已經(jīng)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國外有在蔓延的趨勢,連本來沒有疫情的南美洲都有了??。希望疫情盡快地結(jié)束吧! 周風(fēng)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