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鞭r(nóng)諺質(zhì)樸,本意并非教諭,就是字面的意思:栽花不易種柳易。柳樹也真是好伺候,隨便在泥土里插一根柳枝,它便大大咧咧地抽枝散葉,在季節(jié)里沒心沒肺地成長,直到活出個樹樣來。 柳樹是西北大地的土著居民,房前屋后,溝沿地埂,隨處可見,人們再熟悉不過。偏偏越熟悉的事物,人越知之甚少,世上的事就這么差強人意。平常沒人刻意地去關(guān)注它,人有人的事做,樹有樹的活法,只要不影響大局,便各自相安。誰家缺個锨把、?把了,拿著鋸子去柳樹上取一個椏杈,修理一下即成。還有,哪家孩子牙痛、咽喉痛了,挖一塊柳樹根,洗凈,用搪瓷缸子煎湯,喝一二天便好。這些,對若大的柳樹都不是事兒,遠沒有傷筋動骨的地步。過不了多久,它便好了傷疤忘了痛,該咋咋的。一些上了年歲的老柳樹,即便截去樹冠只留下主干,次年春天,照樣萌發(fā)出新枝,長成年輕態(tài)。據(jù)說,柳樹的得名就源于這種取頭留干的做法?!傲魳洹?,即是“柳樹”。這大概是民間的說法,無從考證。 柳樹格外珍惜時光,每年春來,它總是早早醒來,被當作報春的使者。民諺云:“七九八九,河邊看柳?!蹦戏娇赡軙吹玫叫铝鴵u曳,北方卻沒什么好看,節(jié)氣上在雨水前后,還在農(nóng)歷正月,天寒地凍的,柳樹依舊死佯打盹的樣子,光禿禿的柳枝,毫無血色。直到陽春三月,一場接一場的西北風撕咬沉睡的大地,柳樹凍僵的小胳膊小腿才漸漸活泛起來,追著西北風奔跑,那放浪的樣子,頗有點“浮花浪柳”的意味。其實,是成語錯怪了它。纖柔的柳絲在風中搖擺,是為春天搖旗吶喊呢。過不了幾天,你就會發(fā)現(xiàn),柳枝上氤氳著一層綠意,朦朦朧朧的,即便不懂詩的人也會贊嘆一聲:“咋就像一首詩呢?!倍爬戏蜃訉懙煤茫骸扒至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蹦劬G的萱草和柳條并舉,都是冬末春初最美好的事物,可以想見那縷新綠占盡春光的鮮嫩和舒展。再有幾天,柳條那便成了詩人賀知章筆下的風光:”這般光景,喻示著北方的春天真正來臨了。 在傳統(tǒng)文化中,柳樹一直深得人們喜愛。民間栽樹,講究“前榆后柳,吃穿不愁”,其寓意不言而喻。為紀念“教民稼穡”的農(nóng)事祖師神農(nóng)氏,清明時節(jié)家家門前插柳枝。有的地方還有戴柳條帽圈的習俗:“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相傳,黃巢起義時,曾規(guī)定戴柳為號,也是取其生機勃發(fā)、容易成功的寓意。折柳贈別,更是寄寓著希望友人無論漂泊何處都能像柳樹一樣生機盎然,“纖纖折楊柳,持取寄情人?!边@份古典的情懷,今天讀起來依然令人心動。 在實踐中,人們還發(fā)現(xiàn)柳枝和須根皆可入藥,能祛風除濕、解熱鎮(zhèn)痛?!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詳細記錄:“柳之根、皮、枝、葉均可入藥,有祛痰明目,清熱解毒,利尿防風之效。如柳花研汁,可治黃疸、咳血、吐血、便血、血淋和婦女經(jīng)閉。外敷可治牙痛?!弊x英國作家安娜所著《植物的故事》,方知西方人治病最早也是依賴本草,被西方人尊為“醫(yī)學之父”的古希臘醫(yī)學家希波克拉底,看到鄉(xiāng)村里有人眼睛青腫時把柳樹皮貼在眼皮上消腫,牙疼時咀嚼柳樹皮止疼,開始把柳樹皮和枝葉當退燒止痛的草藥使用。1763年,有個叫斯通的學者向英國皇家學會報告了希波克拉底的“柳皮療法”,指出柳皮還能治療瘧疾,由此提取水楊酸制成鎮(zhèn)痛藥阿斯匹林,草藥變西藥,主要是方便了普及使用。醫(yī)藥醫(yī)學從柳葉提取水楊酸制成的注射液,已經(jīng)廣泛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等。這是柳樹有惠于人類的一大貢獻。 傳統(tǒng)的柳樹當然是指旱柳,而柳樹作為一種風景樹,它的同門家族可不少,如垂柳、饅頭柳、龍爪柳、金絲柳、漳河柳等,它們習性相同,只不過形態(tài)各異。 ◎本文由中財論壇會員柯英原創(chuàng)。 ◎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中財文字公眾號。 ◎圖片來自中財論壇會員計酬作品。 |
|
來自: 尋夢向天歌 > 《轉(zhuǎn)載:美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