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襲人在《紅樓夢》里一直是作為賈寶玉的貼身大丫鬟出現(xiàn)的,出場次數(shù)很多,幾乎只要有賈寶玉在怡紅院里的場景,都有她的出現(xiàn)。她雖不及晴雯犀利、性格鮮明,但是因為她的溫順賢良,給讀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但她一直又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喜歡她的人說她溫順、賢良,包括作者曹雪芹都給了她一個'賢襲人''花解語'的稱號。也有人說她心機深重,奴性十足,做足了奴才的本性。說襲人是晴雯被逐出大觀園的幕后陰謀者。 后來寶玉在祭晴雯的芙蓉誄中有'鉗誚奴之口,討豈從寬'之句,即是暗指襲人。 那么大觀園中的襲人到底是真正的'賢襲人''解語花',還是心機深重,暗藏禍心? 與其爭議襲人到底是'賢良'還是'心機深重',她的'賢良'或是'心機深重',究竟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讓我們回到書中,一看究竟。像蔣勛老師那樣懷著悲憫、平靜的心態(tài),走一走花襲人的別樣人生。 一、 人物特點:襲人的溫順賢良與癡襲人本姓花,原名花珍珠,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排第二位,是寶玉房里四大丫鬟之首,深得寶玉的器重和依靠,在賈府里也活的如魚得水的。過著半主半仆的生活。 襲人原名珍珠,從小因家貧被父母賣入賈府為婢,原是跟著賈母,起先服侍史湘云幾年,賈母見襲人心底純良,恪盡職守,便命她服侍寶玉。 襲人在《紅樓夢》中一直是以很賢良的面目出現(xiàn)的,所以,作者曹雪芹給了她一個'賢襲人'的稱號。 在《紅樓夢》眾多女性形象中,襲人是受爭議比較多的一位,有論者以為,襲人老于事故,心機深重,是一個奴性化的人物,甚至認為晴雯乃至大觀園查抄均應歸罪到襲人頭上。 但是這個說法爭議很大,喜歡她的人說她是在哪里做服侍誰,眼里就只有誰,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切按規(guī)則辦事。不喜歡她的人認為,她的溫順賢良的外表下,是一顆心機深重,一心向上爬的心。這一點從她給王夫人出主意讓寶玉搬出大觀園,遠離眾姊妹就能看出來。 而作者是這樣概括襲人的性格的'這襲人亦有些癡處,服伺賈母時,心中只有一個賈母;如今服侍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 其實這種人在職場中應該是屬于情商智商都很高的人。 襲人不同于賈府的一些家生奴婢,她是因為家境貧寒,從小被父母買到賈家為奴的。因為從小就做奴,更能夠察言觀色的處理問題,唯主人的命令是聽。 所以她的身上也有著很重的奴性,這是環(huán)境所造就的,雖然她很得賈寶玉、王夫人、賈母看重,又是怡紅院的首席大丫頭,又有副小姐的身份。但在賈府的深宅大院里,也還是奴婢身份,處處如履薄冰,不同于晴雯是在寬松的環(huán)境里長大,養(yǎng)成了黑白分明的個性。 襲人最開始是作為賈母身邊的丫鬟,伺候賈母的同時還照顧著史湘云。后來賈母看她做事穩(wěn)當,又把她放到賈寶玉屋里,當時同時給寶玉的還有晴雯,實際上也是作為通房大丫頭給寶玉的。 曹雪芹在書里描寫是這樣寫襲人的,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在金陵十二釵又副釵里看到
這幾句判詞把襲人的性格、與寶玉感情上的糾葛,及最后的感情歸宿都做了很好的注釋,只是當時寶玉還沒有看破紅塵,沒能理解其中的奧秘。 襲人姓花原名珍珠,后來服侍賈寶玉后,因為她姓花,寶玉就借鑒陸游的詩'花氣襲人知驟暖,鶴聲穿樹喜新晴',就給她改名叫做花襲人。 賈寶玉與襲人之間應該是有著特殊的感情的,這點在蔣勛老師的細說紅樓里,蔣勛老師給他定位是姐姐對弟弟的愛,或者是媽媽對兒子的那種愛。其實,我認為襲人當時也是只有十幾歲,比寶玉大兩歲,更多的是男女之間的情愛。 《紅樓夢》在第六集時,賈寶玉和襲人就有了云雨情。那是賈寶玉在賈蓉媳婦秦可卿房間睡午睡時,夢游太虛幻境,因為在太虛幻境里與作為仙子的秦可卿有了云雨之情。醒來后,襲人來給他換衣服,系褲帶時摸到大腿,濕乎乎的,襲人畢竟比她大了幾歲,也稍微懂得一些男女之事,立刻臉一紅,問他怎么回事,寶玉就拉著她把夢里的事和她細說了,并強于襲人同領(lǐng)警幻所訓云雨之事。 襲人因為當初賈母把她已經(jīng)給了賈寶玉,知道賈母是把她放到賈寶玉屋里的想法。那時候男人在正式娶親前,房間里都要先放幾個通房大丫頭,實際上也是有性啟蒙的作用。至今如此,也不越禮,就半推半就的和賈寶玉偷試了一番。 那以后,襲人在寶玉的眼里和其他丫鬟又不一樣了,而襲人對賈寶玉的照顧也更盡心盡力。 襲人在金陵十二釵又副釵里排在第二位,她和晴雯,分別對應金陵十二釵里的寶釵和黛玉,兩個人的性格中,她和寶釵的性格比較接近,都是那種不露聲色,很有心計,做事目的性很強的人。而黛玉和晴雯都屬于待人比較爽直的人,晴雯的潑辣尖刻更在黛玉之上,屬于那種'爆炭'的脾氣,一點就炸。 襲人在王夫人心里的位置也和其他丫鬟不一樣,王夫人比較喜歡那種外表看著憨憨笨笨的,又很明事理的丫鬟,生怕她的寶貝兒子被帶壞了。對于寶玉身邊稍微有點姿色,狐媚子味道的就深惡痛絕,晴雯就是吃了長得太好看這個虧,最后被人使跘子,趕出了大觀園。 襲人的性格有幾次大起大落的描寫,第一次是寶玉挨打,襲人向王夫人進言,勸說王夫人讓寶玉搬出大觀園,理由是姐妹們都大了再在一起住著難免生出事端,這也正合王夫人心意,第一次對著襲人說'我的兒,這也正是我心里想的',由此開始王夫人高看襲人不少,并把她的月例銀子漲到和姨娘一樣高。 這一點在《紅樓夢》第三十三章中有詳細描寫,賈寶玉因為和蔣玉涵交換汗巾的事被賈政發(fā)現(xiàn),痛打一頓差點被打死,王夫人抱著奄奄一息的賈寶玉痛哭不止。襲人這時候是勸說王夫人讓寶玉搬出大觀園的,她和王夫人說
襲人話不多,性格相對沉悶,比不得晴雯的伶俐。賈母也說過她是悶葫蘆,《紅樓夢》第五十八回,有一次芳官的干娘因為給芳官洗頭的事打芳官,襲人即使氣的要命也是和晴雯說,'我說不出來,你去訓訓她干娘,這是在怡紅院,她當時在她自己家里,打的孩子鬼哭狼嚎的'。最后還是晴雯把芳官干娘訓了一頓,并拿自己洗頭的東西給芳官洗了頭。 多數(shù)人評價《紅樓夢》中襲人心機太重,所以很討上面的人喜歡。 但是在大觀園中,襲人的人緣確實很好,不只是王夫人賈母之類喜歡她,就是下面的小丫頭們也很少與她有沖突,沒有看到過她打過罵過她們,或者背后去挑唆過她們.應該說她還是有一顆悲憫善良的的心,不惹事,怕惹事,大家都平平安安的最好,否則曹雪芹也不會給她一個“賢襲人”的稱號,并且在《紅樓夢》所有的丫鬟中,她的命運應該是最好的安排。 襲人不識字,但是人情世故方面特別豐富,她為人處世通達、大方,能隨機應變地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就是人生的智慧。
而襲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這些建議,也正合了王夫人的心意,你可以說她是做慣了奴才的人慣于迎合上級,但有時候可能也真不是刻意為之,可能更多的是出于為了寶玉的好。 二、晴雯被趕出大觀園,一直是一樁公案,許多書籍上都把這件事說成是襲人在王夫人那里告的密事實上晴雯被趕出大觀園,是因為得罪了太多的人,尤其是平時仗著副小姐的身份,爆炭脾氣炸過不少人。這一點在《紅樓夢》第五十回有過描寫,'晴雯那蹄子是塊爆炭,要告訴了他,他是忍不住的。' 真正讓晴雯遭受無妄之災的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書中在第七十四回描寫就是王保善家告密:
偏巧那天她又生病,蓬頭垢面的,王夫人那段時間因為大觀園發(fā)現(xiàn)錦囊的事,正心里不自在,因此,就問'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有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點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罵小丫頭,我心里很看不上那張狂樣。。。。。。相必那丫頭就是他了?' 因為王善保家的挑唆,王夫人把晴雯喊了過去時,晴雯那幾天正好生病,又聽說王夫人特別不喜歡打扮的狐媚的人,就頭也沒梳,臉也沒洗,直接就過去了。那也是王夫人第一次仔細看晴雯,氣的連聲說'好好,你裝這個樣子給誰看的',如果是襲人在后面使壞,王夫人應該早就知道晴雯這個人,看到晴雯就不會那么吃驚了。 晴雯被趕出大觀園,更大的原因是因為她平時為人太過張狂,仗著自己是寶玉房間的大丫鬟,副小姐的身份,寶玉又很寵著她,對一些嬤嬤,小丫鬟都不放在眼里,日常為人太刻薄,不懂得轉(zhuǎn)環(huán),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一旦有個風吹草動的,墻倒眾人推。 在《紅樓夢》的第五十二回,墜兒因為偷了平兒的簪子,晴雯發(fā)現(xiàn)后就拿簪子拼命在墜兒的臉上手上亂戳,一疊聲的叫著趕緊攆出去,誰說情都不行。最后墜兒果然被攆了出去。
晴雯的性格愛憎太過分明,整天要把這個攆出去,把那個攆出去,最后一語成畿,自己倒被攆了出去。 所以,晴雯被攆出去,不能說與襲人沒有關(guān)系,因為王夫人對寶玉房里的事了如指掌。 晴雯被趕出大觀園后,寶玉痛哭流涕,質(zhì)問襲人'咱們的私自玩笑話怎么也知道了?又沒有外人走風,這可奇怪,'可見寶玉也懷疑怡紅院里有內(nèi)鬼。還讓襲人搶白'你是懷疑我嗎?'。但是,晴雯被趕出大觀園,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她的性格,太愛憎分明了,性格又太火爆,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晴雯的花容月貌、個性張揚才是她招致災禍的原因。 三、襲人對賈寶玉的感情,有男女情愛的成分,他們之間許多時間都不像主仆關(guān)系。蔣勛老師在細說紅樓里說襲人對寶玉更像是姐姐對弟弟的關(guān)系但是,我認為,襲人對寶玉除了有上述幾種感情在里面,還有攀高枝上的欲望在里面。 《紅樓夢》第三十回,寶玉又一次回來敲門時,丫鬟們都在嬉鬧沒有聽到。襲人去開的門,寶玉不由分說一腳踢到她胸口上,襲人當場就吐了血,肋骨疼的不得了,晚上在燈下照著,青了一大塊。 襲人心里一下冷了半截,想著往日常聽人說'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縱然長命,終是廢人。'想起此言,不覺想著后來爭榮夸耀之心盡皆灰了,眼中不覺滴下淚來。 因為寶玉當著人面前踢的一腳,當時就把她那種向上的心灰了下來。內(nèi)心深處里,襲人對寶玉始終是有想法的,至少如果不出意外,她就是寶玉房里的姨娘。這也是可以理解的,誰都想為自己找到一個好的出路。那個年代,一個丫鬟如果不能被主人收到房里,最后的結(jié)局就是放出去配人,到時候命運就不是由自己掌握的了。 蔣勛老師在細說紅樓里說,襲人對賈寶玉的感情更多的是姐姐對弟弟的感情,也可以說是媽媽對兒子的感情,這種感情是在日常無微不至的照顧賈寶玉產(chǎn)生的。 最近又看了一遍《紅樓夢》,我覺得襲人對賈寶玉的感情應該更多的還是有男女情愛在里面,賈寶玉可以說是襲人的第一個男人,在那個時代,第一次與自己有肌膚之親的男人,又是自己的主子,那可能就是自己的全部。 所以,在賈家家破后,賈寶玉看破紅塵,未出嫁之前就已經(jīng)斷了男女之情,對寶釵和襲人都是不聞不問。當時寶釵還很淡定,唯獨襲人痛苦的不行。當聽到寶玉出家的消息傳來時,在賈家所有人中,除了王夫人,最難過的可能就是襲人了,書上對這一段有描寫,說襲人聽說寶玉考試后失蹤未歸,哭的像淚人一樣,撲倒在床上。 四、襲人最后的結(jié)局賈寶玉出家后,襲人不像薛寶釵是二奶奶可以守在賈家,襲人在賈家又沒有名分,明面上就是一個丫鬟,只能被放出去配人。 《紅樓夢》第一二〇回,王夫人對她的歸宿也很用心,最后由王夫人做主,花自芳的女人親戚做媒,說的是城南的蔣家。襲人聽了也悲傷不已,因為記得那年寶玉去她家,回來說死也不回去的話,'如今太太硬做主,若說我守著,又叫人說我不害臊;若是去了,實不是我的心愿。' 《紅樓夢》里有幾處描寫襲人心里一直找想找機會尋死,一開始是想著不能在賈家尋死,那樣倒把太太的好心弄壞了;后來被接回家后,哥哥花自芳逐一把蔣家的聘禮拿給她看,哥哥嫂子對自己那么好,又不能在哥嫂家尋死,細想,若是在哥哥家死,豈不是又害了哥哥呢。千思萬想,左右為難,真是一縷柔腸,幾乎牽斷,只得忍住。 心想到嫁過去再死,誰知道嫁過去一看,那蔣家辦事及其認真,全都按著正配的規(guī)矩。一進門丫鬟仆婦都稱奶奶,襲人此時欲要死在這里,又恐害了人家,辜負一番好意。 當晚,那姑爺極盡柔情曲意承順,直到第二天開箱,看到夫君佩戴的汗巾子是自己送給寶玉的,才知道原來是嫁給了蔣玉菡,襲人看了,方信姻緣前定。蔣玉菡知道她是襲人后,更加敬重她,把所有的都交給了她,全家都稱她為大奶奶,對她更是恩愛有加,弄得襲人真無死所了。 襲人雖然對賈寶玉不能忘情,但也無力面對命運的安排,最終也算是有個好的歸宿。 雖然事有前定,無可奈何。有詩云: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結(jié)語: 《紅樓夢》中的文字浩瀚,所承載了許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在里面。僅金陵十二釵,金陵十二副釵,金陵十二又副釵就女性人物眾多。 襲人在眾多的女性人物中,作者所用筆墨與金陵十二釵比,不算多。但是她卻是在一眾女孩子中性格很獨特的一個。 她的為人處世在現(xiàn)今的職場中應該都是值得推崇的。她不同于晴雯的火辣,對事對人忠于職守,格盡本分。對上她可以為上級做好參謀,對上級命令在執(zhí)行的同時,也提出自己的建議。 對自己服務的寶玉,也是傾盡了全力,他們相處中有時候感受不到是主仆,就像蔣勛老師說的更像姐弟,這也是人性中很溫暖的地方。 雖然只有十幾歲,因為身處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練就了為人處世的智慧。與晴雯相比,晴雯的個性可能就是一個被寵壞了的職場小白吧。 所以,襲人的為人處世無法用一個簡單的好或者是壞來定義,但是曹公她身上賦予的許多東西還是值得借鑒的。 ——N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