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八婦女節(jié)來臨之際,有關(guān)女性的話題備受關(guān)注。我們通過一組晚清影像,來看看一百多年前的女性形象。那個時候女性地位低下,更沒有婦女節(jié)這一說,但是我們回顧歷史,有助于今天更好地改善女性處境。 晚清女性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這種束縛集中體現(xiàn)在纏足習俗。清朝纏足風氣之盛,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大江南北的漢族女性,鮮有不纏足的。雖然清朝皇帝多次申令禁止纏足,但收效甚微。 弓鞋形狀似翹起的鳥頭,鞋底為木質(zhì),彎曲如弓,故稱“弓鞋”。 女性從五、六歲起便開始纏足,將腳部骨骼折斷,小至三寸為最佳,所以有“三寸金蓮”之說。這給她們造成無法言說的身心痛苦。而清朝漢族男子以小腳為美,文人圈子里更是形成了所謂的“金蓮美學”,讓人難以理解。 她的豐腴面容、三寸金蓮和遍及全身的鈿、環(huán)、戒指、懷表、紙扇、手帕,無不體現(xiàn)了當時的時尚。 徐珂在《清稗類鈔·服飾類》中這樣描述小腳女子的行走狀態(tài):“自縉紳以至小家,莫不以小足相尚……此等婦女,率多不任步履,故街市中初不恒見。偶一見之,亦必拄杖而行,或倩人扶掖,與殘疾者無異?!?/div> 纏足女性行走不便,喪失勞動能力,只能困于閨閣之中,這導致她們唯有依賴男人才能養(yǎng)活自己,由此導致一個自然的結(jié)果:男尊女卑、夫為妻綱。在經(jīng)濟上不能獨立,女性的社會地位也就無從談起。 外敵當前,官員跑了,清軍逃了,男人們腿腳利索,都不見了蹤影。小腳婦女跑也跑不掉,又沒人來保護她,她能怎么辦?只能忍受凌辱。在禮教的視角下,被陌生男人勾肩搭背是很可恥的事情。那一年被聯(lián)軍奸淫的婦女不計其數(shù)。 清朝所有女性都纏足嗎?也不是。滿蒙旗人等少數(shù)民族女性,就沒有纏足的陋習,她們不受禮教束縛,接受不了纏足之舉。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的客家婦女也不纏足,她們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比較惡劣,男人女人全部投入到生產(chǎn)中去才能生存。 照片以花轎為背景,新郎、新娘居中,兩側(cè)為新郎的父母。新娘身著盛裝,低著頭,如同犯錯一般??梢韵胍?,雖然她不用到外面掙錢,在家里伺候公婆和丈夫、養(yǎng)育子女,也將耗盡她的心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