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們常以柳樹入詩,情中就多了一份畫意。但是,詠柳的詩詞并不多,一讀傾心的更少。 這里的五首詠柳詩詞,皆是名家名篇。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畫,每一首詩,都有不一樣動人心扉的情。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新葉,枝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裁剪出來的?是二月里的春風(fēng),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三個比喻,生動別致。描繪出了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裊娜,表達了對新春到來的喜悅之情。 詠柳 宋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fēng)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柳絮在東風(fēng)相助之下,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但它不知道天地間還有清霜,含清朗之氣仍在。 作者抓住了柳絮的特色,運用擬人手法,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最后一句,擲地有聲,讓全詩頓時有了不一樣的境界,讀來解氣。 洞仙歌·詠柳 宋 蘇軾 江南臘盡 ,早梅花開后,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fēng)流 ,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 永豐坊那畔 ,盡日無人 ,誰見金絲弄晴晝 ?斷腸是飛絮時 ,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fēng)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上片寫柳的體態(tài)標(biāo)格和風(fēng)韻之美。臘盡春來,早梅開過,楊柳萌發(fā)。柳絲弄碧,春意繁鬧。景物清新,風(fēng)光無限。 下片轉(zhuǎn)入對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嘆。垂柳風(fēng)姿非凡,卻無人欣賞。這婀娜的垂柳,仿佛落寞的佳人,無人回顧。 此詞纏綿幽怨,嫻雅婉麗,引人斷腸。 新柳 宋 楊萬里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長長的柳條輕拂著銀光閃耀的池塘,那柔嫩的柳葉顏色淺淡嫩黃。柳條并沒有延伸到水里,而是水中的倒影將它拉長了。 小詩畫面清新,描繪細膩,字字句句無不流露著詩人對新柳,對春天,對生活的深情。而且,詩含哲理,沒有水,柳條哪有如此風(fēng)光? 柳 唐 鄭谷 半煙半雨溪橋上,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fēng)。 溪橋邊,山路旁,煙雨中,柳樹與杏樹和桃樹互相映襯。 它好像懂得離人的思緒,千萬條柳絲隨風(fēng)亂舞,萬千片柳絮到處招搖。 運用擬人修辭,借柳枝柳絮寫出人內(nèi)心的煩亂,立意新巧有趣。 |
|
來自: 昵稱4889807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