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更好的音樂啟蒙 田藝苗論音樂教育 我其實一直沒有關注兒童的音樂教育,因為我自己沒有孩子。是在喜馬拉雅FM開設古典音樂課開始,不斷收到兒童如何學音樂的問題。后來是在我自己開設的公眾號上,工作室的小伙伴總是來匯報說,閱讀量最大的推文,都是有關兒童的藝術教育。而我去參加各種音樂考級,發(fā)現(xiàn)學習古典音樂的人數(shù)遠遠超越了在劇場里面的古典音樂聽眾。 后來我在喜馬拉雅的第二個節(jié)目,就是“田藝苗的兒童音樂啟蒙課”,之后又應邀開設了“詩情畫意兒童藝術課之音樂篇”,“兒童右腦開發(fā)音樂課”,等等,我自己覺得這些課多少是商業(yè)化的,但兒童音樂啟蒙是一種剛需,在所有的啟蒙教育里面,音樂和繪畫是最有效的,太小的孩子其實還學不了別的,只能用音樂和色彩來娛樂、啟發(fā)引導他們。 ![]() 或許家長們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學音樂比學繪畫更難一些。大部分孩子都不愛練琴愛畫畫,家長問,那么是我家孩子沒有音樂天分嗎?其實不然。只是學音樂比畫畫更難一些。孩子們怎么畫我們都覺得挺美,畫的幼稚還有幾分像畢加索的意思,學音樂呢,唱不準就是不準,拖拍了就是拖拍,彈錯了就是錯了,音樂里面有一套基本規(guī)范,這些規(guī)范,音準、節(jié)奏感、音樂記憶力還是判斷兒童音樂天賦高低的標準。即使孩子很有天賦,也需要反復練習才能夠達到準確與優(yōu)美,就像球星喬丹那樣,利落準確地投籃,背后需要多少準備和練習? 學樂器并不是最好的音樂啟蒙。如今大多數(shù)年輕的父母已經(jīng)了解了,節(jié)奏游戲式訓練更符合兒童的成長,節(jié)奏是有神奇作用的,我們喜歡蹦迪,父母喜愛廣場舞,基本上就是節(jié)奏令人欲罷不能,因為感知節(jié)奏是一種人的本能,幼兒即使沒有音樂天賦也能感知節(jié)奏,沒有門檻又來勁,非常激勵兒童。在幼兒音樂啟蒙這方面,市場的反應速度幾乎與音樂教育的研究同步了,甚至更成熟更靈活。一些國外幼兒早教機構已經(jīng)把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融入啟蒙教育,并且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音樂風格全球化。 啟蒙之后,就要選擇樂器了。 動物狂歡節(jié) Cologne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 音樂殿堂 浪漫管弦樂 ![]() ![]() 選哪一種樂器?可以讓孩子挑選,孩子有個性,樂器也有性格。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師,因為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多關注他的日常行為與性格,看看吹拉彈唱哪一種方式是令孩子舒適自在的。長笛悠揚愉快,大提琴憂郁哀愁,小提琴靈巧活潑,架子鼓奔放豪爽。樂器并不代表一門功課,也不是好看的擺設,選擇一種樂器,是為了給孩子一種聲音,表達自己的聲音。這個樂器會讓他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軟弱、沒耐心,了解自己的淺薄,也讓他學會日復一日地磨練自己。甚至有些孩子需要樂器來治療。我們常??吹叫∧泻⒆鲇螒虻臅r候,喜歡模仿吹小號的聲音,滴答滴答滴答滴,這就是躁動的一種發(fā)泄。有一位法國女鋼琴家,叫格里莫,她小時候患有多動癥,強迫她安靜下來她就會自我傷害,后來父母帶她去學鋼琴,自從開始遇見鋼琴,她就在鋼琴前坐住了,多動癥的人往往還有強迫癥,大概這強迫癥迫使她一遍一遍地練習,發(fā)泄自己的多余精力,后來她竟被鋼琴治好了,并且成了著名女鋼琴家。當然還有不少用音樂治療憂郁癥兒童的案例。可見不是我們逼迫孩子學樂器,而是孩子們天生需要一種樂器,一種聲音。 ![]() 學音樂還得有個規(guī)劃。 很多音樂家都說,鋼琴學了20多年。今年27歲,但學了28年,在媽媽肚子里就開始了。這樣說,初學者就有壓力了,那么長,漫長歲月,這何時學出個頭啊。所以說,一開始,我們要為孩子做一些規(guī)劃。 ![]() 在學樂器之前,先建設家庭音樂氛圍。 讓娃娃們在音樂聲中自然醒,消除起床氣。 ![]() ![]() 帶一只可以聽音樂的玩具,在上學、放學路上、下課做游戲的時候都可以播放。 在晚安音樂中入眠。 學鋼琴之前先帶孩子去聽其他小朋友上鋼琴課。莫扎特和門德爾松成為早熟神童,與家里有個姐姐每天在練琴不無關系,他們對這一套很熟悉,樂器上手飛快。 ![]() 大部分音樂愛好者可以把子女培養(yǎng)成杰出的音樂家。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尤其在價值觀方面。韓國音樂大師鄭明勛曾經(jīng)回憶全家南下逃難的時候,母親對孩子們說,家里什么家當都可以丟下,但鋼琴一定要帶上。韓家后來培養(yǎng)了3位國際級的音樂大師。 ![]() 職業(yè)音樂家大部分是從三五歲開始學琴的,一直到二十多歲,成長為成熟的音樂家,這么多年,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呢。首先,要有演出和比賽的激勵機制。之外我覺得就是音樂本身的激勵,只要認認真真學琴的孩子,最后都會沉醉在音樂中,而你如果沒有認真學一門樂器,是不太可能真的懂得音樂的。 幾十年的音樂學習,想想都很漫長,如何落到實處?我想首先是要給孩子們設立一些目標,為她的未來設立目標,比如5到10年的長期目標,一到5年的中期目標,2到十五周的短期目標,然后是一周目標,今日目標,下周目標。 ![]() 五到10年的長期目標,包括:你要成為獨奏家,室內樂家、在大型交響樂團中擔任樂手,成為大學教師等等,不同的目標采取的方法、趨向、標準和面對的人群,都是不一樣的。 一到5年的中期目標,是一場獨奏會,一種樂器的技術性學習,一門考試,在劇院或樂隊、俱樂部里面半職業(yè)工作,準備一個重要的考試或面試。 2至15周的短期目標,學習幾種弦樂的弓法,完美地演奏幾首練習曲和奏鳴曲,學會唱一部歌劇中的一幕等等。 一周目標就比較具體了,練習某首樂曲或某個樂章,聽完哪幾張唱片。 ![]() 那么今天的目標,是回鋼琴課,解決那些彈奏難點,有難度的段落。下周的目標是練習下一個章節(jié),致力于聽一部歌劇,寫一段聽后感。等等。 如果讓你的孩子,從小學會從大至小,從遠到近地制定音樂學習的目標,她的學習就會更有效率,更有效果,不會覺得時間疏忽而過,而她還在彈鋼琴練習曲的某一頁。從大目標推進到小目標,也會讓孩子懂得取舍,了解做一件事如何周密統(tǒng)籌步步推進,如何最有效果。這樣日積月累,回頭想想,自己已經(jīng)比三年前走出了很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