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圖片作者:石家小鬼 很多人,一生讀過的詩很多。但真正念念不忘的,卻并不多。 縱然歲月流逝,奈何情深不滅。即使千年已過,我們?nèi)耘f會為這些詩感慨萬千。 惟愿我們常懷詩心,有詩可以抒志,有詞可以言情,目光所至皆詩意。 越往時光的深處走,越是懷念以前的時光。 但有些事,笑著笑著,就看淡了;有些苦,熬著熬著,就過去了; 雖然行至中年,終不似,少年游,但愿我們還是有載酒買花的年少憧憬。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人到中年,經(jīng)歷得多了,遺憾自然也就多了。 這種物是人非之感,也總是讓人覺得無力面對。我們總想“以前我要是……”就好了,但時間永遠(yuǎn)不會回頭,人活一世,還是要學(xué)會向前看。 就像月亮圓缺是自然的,人的聚散離合也是普遍的。 古來今往,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生活總有坎坷缺憾。 滿是缺,缺也是滿。人生由缺憾構(gòu)成,其實(shí)也是另一種圓滿。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登樂游原》 一天最美的時刻,莫過于清晨的山風(fēng)和傍晚的云霞。 一生最美的時刻,莫過于新生和暮年。新生的孩子,朝氣蓬勃;暮年的老人,和藹沉穩(wěn)。 所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納蘭性德《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王小波說:人到中年以后,才會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外,你已經(jīng)一無所有了。 哪怕是蘇軾那樣的豪邁男兒,對著亡妻的墳?zāi)?,也只有感傷的份?/span> 煙花絢爛至極,也有垂落之時,歷盡半生繁華,余生最易念親近之人的陪伴。 在一切無常的變幻里,盡力活得絢麗些,活出最好的樣子。愿你回首半生,不辜負(fù)自己,不害怕將來。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佚名《擊鼓》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崔護(hù)《題都城南莊》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非要等到千帆過盡,才開始知道回頭;要等到流離失所,才開始懂得珍惜;等到物是人非,才會開始懷念。 我們對于生活最大的感慨,就是時事易變,物是人非。 但遺憾的是,我們誰都沒法改變。既然留不住該走的,就好好珍惜留下的吧。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每次讀這句詩,都覺得滄桑感撲面而來。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時光已逝,我們也不再是少年錦時,過往的懵懂無知,都已隨風(fēng)而去。 人到中年,明白了許多事理,那些讀過的詩句,字字句句間,仿佛深入人心。 這時,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少時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span> 即便如此,我仍愿你經(jīng)歷再多,也知世故而不世故;長路孤單,跋涉時也有人在旁;生死兩茫,盼你不忘珍惜眼前人;飽經(jīng)風(fēng)霜,愿你眼里有陽光,笑里全是坦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