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別人總拿高分,總考前幾名,你是不是羨慕不已?你在為記不住各科的知識點而發(fā)愁嗎?其實記憶是有方法的,常見的記憶法有編故事記憶法(又稱導演記憶法)、連鎖記憶法、繪圖記憶法等。 對于學習者,最差的學習者只接收信息,貪多求廣;好一點的學習者看重知識,以記憶為目標;高手磨練技能,只求日日精進。信息、知識和技能本不沖突,只不過技能是終點,前兩者是邁向這個終點的路與橋。 1 一位高認知老人記憶有方法 羅蓋爾斯基證實:“超記憶高認知老人”,即使年齡超過80歲,記憶力卻如同20~30歲的年輕人,思維非常敏捷。 2016年,她參加了武林計劃,嘗試用記憶法背誦醫(yī)學知識,她說:“以前全靠死記硬背的學習狀態(tài)遠離了我,我學會去找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遇到要背的知識點,第一反應是用什么記憶方法幫我,能不能簡單一點記住。我知道只要用對了方法,我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span> 記憶法是記憶的方法,如果對所學的內(nèi)容進行編碼、加工并且復習強化,就會進入長時記憶,一般保持至少一小時以上,甚至可以達到幾年。 2 俞敏洪老師,用一年的時間背誦了一本英文詞典 記憶法系統(tǒng),一般來說更適合12歲以上的孩子,最小也要讀小學四年級。從記憶心理學的調(diào)查研究來看,一般初中時才開始比較有意識地使用記憶策略。上課回答問題記憶法的核心也在于將語義轉(zhuǎn)化為形象來記憶。 使用了“記憶法”,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老師,用一年的時間背誦了一本英文詞典,詞匯量最高的時候有接近8萬,成為英語單詞記憶領(lǐng)域的大師。 如果你只想要在實用記憶領(lǐng)域精進,你只需要30小時左右,多次閱讀本書并且完成練習,便可以達到入門的水準;接下來嘗試在你想要精進的領(lǐng)域,比如背課文、背單詞,找一個切入點刻意練習至少300小時,你在這個領(lǐng)域也會成為高手。如果你在特定的領(lǐng)域刻意練習達到1000小時,有可能成為這個小眾領(lǐng)域的大師。 3 艾賓浩斯在《記憶力心理學》 記憶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記憶力心理學》里說:“我們在進行長期記憶的時候,也應該掌握一些技巧,也就是語義和形象雙向記憶。利用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轉(zhuǎn)換,我們可以更好地記憶?!?/span> 按照記憶心理學的定義,從記憶的時長來說,記憶分為瞬間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此時通過反復默誦,可以達到短時記憶,一般只有幾分鐘時間,而且短時記憶存儲的項目有限,在七個左右。 我們大腦里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哪個不是帶著強烈的情緒呢?第一次獲得公開表揚的開心、失戀或失去親人的悲痛、被傷害和受批評時的憤怒和委屈,我們難以忘懷,因為“情緒”是記憶的強化劑。 4 個人觀點 雖然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不斷摸索,不斷總結(jié),就一定能歸納出適合我們自己的、更多的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 |
|
來自: 逸香閣居士麗人 > 《教育、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