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上有很多有趣的效應(yīng),今天先跟大家一起學習十個。 一、戀愛補償效應(yīng) 大多數(shù)人會喜歡上【喜歡自己的人】,因為別人對你愛慕包含了對你的肯定,認可了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 二、達克效應(yīng) 達克效應(yīng)認為,很大一部分人都會認為精通一項技藝很簡單,并沒有認識到這件事情的困難程度,所以他們才敢于嘗試,即我們說的初生牛犢不怕虎。 三、出丑效應(yīng) 出丑效應(yīng)又叫仰巴腳效應(yīng),指的是一個人的缺點會給其他人安全感,一個人足夠優(yōu)秀會讓人覺得高不可攀,難以親近。但如果這些杰出或優(yōu)秀的人偶爾出丑,不但不會影響他的人際吸引力,反而會增添他的人格魅力!所以一些精明的人有時候會故意出丑。 四、旁觀者效應(yīng) 在緊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場而產(chǎn)生的對救助行為的抑制作用。旁觀者人數(shù)越多,抑制程度越高。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由于眾人在場,社會責任被分散;個人不能確定該怎么做,想看看在場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類似的想法,等等。 五、美即好效應(yīng) 對一個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們很容易誤以為他或者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錯。 六、藍斯登定律 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遠較在父親之下工作有趣的多。你給員工快樂的工作環(huán)境,員工給你高效的工作回報。 七、波克定理 只有在爭辯中,才可能誕生最好的注意和最好的決定。問題只有經(jīng)過爭辯,才能找出問題的關(guān)鍵點,只有爭論才會有應(yīng)對的高論。 八、托利得定律 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于上乘,只看腦子里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于其處世行事。 九、肥皂水效應(yīng) 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后肯定的話語之中,可以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yīng),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 十、屋頂效應(yīng) 魯迅先生在《無聲的中國》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diào)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里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diào)和,愿意開天窗了?!?/p> 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應(yīng)”。 所以,大家能給我點贊+轉(zhuǎn)發(fā)+評論嗎? 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