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悟行學宮:“為往圣繼絕學”之宏愿,倡導“體用一源、知行合一、修學并舉”為宗旨的中華國學真修實證的修學平臺。 ![]() 人物 ●壺天山人:國學學者 ●大懶、小懶:兩個有智、有趣的學生 (壺天山人)說: 要講茶道,我們必須頂禮一個人:茶圣陸羽;頂禮一部經典:茶圣陸羽的《茶經》。陸羽,中唐時代人,字鴻漸,別號桑苧翁,竟陵人,他所著的《茶經》可以說是茶文化的開山之作,也是世界上第一本茶葉專著。 (大懶)說: 美國作者威廉.馬克斯說,中國學者陸羽著述的第一部關于茶葉的書籍,使當時中國農家以及世界茶人,俱受其惠。 (小懶)說: 所以說,陸羽和《茶經》是受到全世界茶人頂禮膜拜的,近代國內盛行的疑古之風,對于陸羽和《茶經》大肆詆毀,實在是中華茶道沒落的標志,我想說,不尊圣不足以明道;不重典不足以弘道。 (壺天山人)說: 說得好,《茶經》的內容、作用,正如《新唐書》所說“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大備,天下益知茶矣。”從《茶經》中我們可以盡觀中國傳統(tǒng)的茶學和茶道,體悟論器、品水、烹點、品飲等中國茶道,還能了解歷史上眾多的與茶相關的趣事。 (大懶)說: 請老師講一個案例吧。 (壺天山人)說: 好的,我一直想重鑄一個茶道圣物,就是陸羽在《茶經》中展示的風爐,其中暗含易學八卦大道,體現(xiàn)了“以器載道”的法旨。 (小懶)說: 據(jù)說此爐曾風行于日本、韓國的茶道大師中,能具體講一下嗎? (壺天山人)說: 以爐“坎上巽下離于中”鑄在爐腳上,坎卦主水,巽卦主風,離卦主火,煮茶離不得此三者:水、風、火,煮茶之水在上,風從爐下吹入,火在中間燃燒。 (大懶)說: 這不就是煮茶水的基本原理嗎? (壺天山人)說: 是的,爐腳上還鑄有“體均五行去百疾”,意為茶能讓五臟五行之氣得以調和,使百病消散。 (小懶)說: 中醫(yī)講“燮理陰陽”,平和人身陰陽二氣,人就能夠健康長壽,看來道理是一致的。 (壺天山人)說: 我再講一下烹點三沸,這是講煮茶之水的三沸狀態(tài),陸鴻漸觀察很很細致,水冒魚眼小泡時,是第一沸;涌出連珠水泡時,是第二沸;茶湯波濤翻滾,聲如松濤陣陣時,是第三沸。 (大懶)說: 看來陸公確已達“超然物外,與天地精神獨相往來”之境地了。 (壺天山人)說: 是的,茶香、茶韻,唯敬畏圣賢的“敬者”得之;唯心地干凈的“凈者”得之;唯心緒寧靜的“靜者”得之。 感謝您的賞析,更多精彩內容盡在“陽明悟行學宮”#茶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