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因子,最能反映一個民族的性格與心理、宗教信仰和生死觀念。土家族喪葬儀式復(fù)雜,程序多樣,是土家族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和精髓,它在土家族地區(qū)的人民生活在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從人類學(xué)角度而言,喪葬儀式中的各種動作和物品都極具象征內(nèi)涵,表達了土家族對于天人關(guān)系的哲學(xué)思考以及生老病死的生死理念。 一、土家族葬禮儀式介紹 土家族的喪葬儀式相當(dāng)復(fù)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準備階段,即死者停止呼吸時,死者家屬要燒落氣紙,并在屋外的院壩中放炮告知周圍的人,隨即派人給死者的直系親屬報信,前來奔喪。 二是高潮階段,即跳土家族“撒爾嗬”——土家族一種獨特的喪葬儀式,這是土家族喪葬區(qū)別于其他民族葬禮的重要方面,首先由道士在院壩中設(shè)下道場,請各路鬼神,隨后前來吊唁的人都會參與到跳“撒爾嗬”的儀式中來,其中的唱詞包含了大量與土家族生產(chǎn)習(xí)俗、祖先崇拜和氏族繁衍的知識,其舞蹈也暗示出男女情愛之事,在整個儀式過程中沒有絲毫的悲傷情緒,而是歡歡喜喜的相陪亡人,熱門在歡娛之中送走亡人,同時也將土家族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來。最后一個重要的儀式叫送神,有的地方叫“送莊子”,也即將在跳“撒爾嗬”時請來的神送回去。 三是送葬和下葬儀式,這一儀式是土家族喪禮的最后部分,其間的儀式與符號也極具象征意義。按照土家族的傳統(tǒng),必須在中午十二點之前將死者的棺材抬到指定的地區(qū),并完成下葬的儀式,使死者入土為安。在出殯的當(dāng)天,清晨六七點之時首先由道士開山封殮,待道士先生將一套儀式完成之后,前來幫忙的人們就會將棺材封嚴,并用竹篾在棺材上打上兩個大圈,這是為了用木杠子來抬棺材。之后人們要把棺材從堂屋中抬到院壩中放著,并蓋上棺布。吃過酒席(早飯)后人們就把抬棺材抬到道士先生事先根據(jù)逝者的生辰八字和死亡時間推算出來最適宜的埋葬地點,這一路上都有吹鼓手專門“送葬”,而前來吊唁的人則也會一直跟著直到下葬儀式完畢。 二、土家族喪葬中“谷”的儀式 (一)谷物的選取 土家族是一個南方稻作民族,稻米是其主要的食物,而居于山區(qū)的土家族則重要種植包谷,另外還有一種類似于粟的谷類,當(dāng)?shù)厝藗兎Q之為“宣谷”,“宣谷”最重要的用途不在于食用,而是用于土家族的葬禮中的下葬儀式之中,“谷”在下葬儀式中主要用于兩個方面,一是道士先生在墓井中用手撒成的文字和圖案,二是用在“接祿米”儀式中。谷的選取有一定的講究,雖在種類上并無嚴格的要求,但一定要是未脫殼的谷類,未脫殼的谷類在第二年春天可以播種生長,是再生的象征。 (二)谷物的運輸 在下葬儀式中所需要使用的谷物,在當(dāng)天早上就需要準備好,人們用平常使用的斗來裝谷物,屆時由一個人專門負責(zé)將裝著谷物的斗與送葬隊伍一起送到埋葬死者的地方,運輸谷物的人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是前來幫忙的人都可以。 (三)谷物組成的圖案 在出殯之前,道士先生會根據(jù)死者的生辰八字、死亡日期和山脈走向確定埋葬地點,并差人將墓井挖好。在出殯當(dāng)日,人們將逝者的棺材抬到墓井旁時,道士先生則開始一系列的儀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墓井中用未脫殼的谷子畫上八卦的圖案,墓井中所呈現(xiàn)的并非是完成的八卦。接著要撒出一個太極圖,太極圖案處于八卦中乾卦的正下方。最后道士先生會撒出“榮華富貴”四字,這四個字位于乾、坤、坎、離四卦之內(nèi),太極圖案的正下方。 (四)“接祿米”儀式 這是臨下葬前,道士先生由井內(nèi)將谷子撒向跪在墓井前的孝子孝女們,他們則要用衣服的邊緣盡量去迎面撒過來的谷子,這一儀式稱為“接祿米”,所接到的“祿米”即谷子最終需要回到斗中。 三、喪葬儀式中的“谷”的象征意義 (一)谷物選取中所蘊含的生命觀 土家族不僅具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同時也是一個鬼神觀念很強的民族,繼承了其祖先古代巴人的遺風(fēng)。“在人類社會中,大多數(shù)儀式是‘過度儀式’,如成年禮、婚禮、葬禮、各種入會儀式等,表明從一種社會界限向另一種社會界限的跨越?!鄙钣诙魇┣褰杏蔚耐良易?/span>人認為人的靈魂是永恒不滅的,對待死亡,他們看得很淡然很樂觀,死亡不是一種生命的消失,只是換了一種生活的方式而已,他們將進入另外一種世界與故去的親人重新團聚,開始新的生活。若是上了年紀又被疾病纏繞的老人過世,土家人認為這是一種“死后脫身”,死了是福氣。 未脫殼的谷類在第二年春天可以播種生長,是再生的象征,人們用自然界中未脫殼的谷類的再生喻示著逝者靈魂的轉(zhuǎn)世與重生。土家人認為有死就有生,有生就有死,人的肉體和靈魂是可以分開的,而且靈魂并不會因為肉體的死亡而消滅,它可以通過轉(zhuǎn)世或者附在其它物體身上獲得重生,生與死并非相互對立而是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的。 (二)谷物圖案中的鬼神信仰 1.“八卦圖”與太極 在土家葬禮中只出現(xiàn)了八卦中的乾、坤、坎、離四卦,坎卦和離卦用來標明方位,坎卦代表北方,離卦代表南方,這兩個卦象分別在墓井內(nèi)的兩側(cè)。乾卦代表天,同時也象征著逝者的父親,位于將要放置逝者棺材的頭部,而坤卦則代表地,也象征著逝者的母親,這兩個卦象反映出這樣三層意義:一是人們對于整個人類生命的認識,人類生活在天與地之間,整個世界從混沌一片演化出天地之后才使人類得以生存,這樣一種看法顯然是受到了華夏文化中盤古開天辟地神話的影響。二是人們對于個體生命的認識,每一個人都是父母結(jié)合后的產(chǎn)物。三是原始社會時期氏族繁衍的欲望,土家族生活的武陵山區(qū)自然環(huán)境相當(dāng)惡劣,土家族祖先巴人生活的時期生產(chǎn)力相當(dāng)?shù)拖?,人們?jīng)常是食不果腹,加上野獸出沒和疾病的威脅,死亡率相當(dāng)高,為了維持氏族的生存,人們必須進行人口再生產(chǎn)。用乾坤二卦來象征生命的誕生,并非完全是土家族的傳統(tǒng),而是在道家文化的影響下,人們將其與土家族先民對原始生命和自然界的認識結(jié)合而重新詮釋的結(jié)果。這三層意思都體現(xiàn)了土家人對于生命的認識,但后兩層意思則是集中于個體生命的繁衍和本氏族的生存,是一種生死觀的體現(xiàn),前一層意思則表明了人們對整個宇宙生命的認識,是天人關(guān)系的反映。 在中國古代巫術(shù)中,“陰陽”是日月運動、生死、盛衰、吉兇的象征觀念。正是陰陽的存在才使得生命得以繁衍生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萬物”,盤古開天辟地之后世間方有陰陽,萬物開始繁衍。太極與八卦的乾坤二卦所表達的意義基本一致,都是用來象征人類的繁衍。而八卦與太極圖案同時出現(xiàn)在死者的墓穴之中,則有了新的象征意義,在巫鬼信仰濃厚的民族之中,鬼神自然分為善惡兩類,既然人死之后靈魂仍然存在,人死后若心懷怨氣便難以安心的去投胎轉(zhuǎn)世,這些鬼魂鬼魂便可能會禍害人間,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尤其會對死者的家人帶來厄運,于是道士利用八卦和太極來鎮(zhèn)壓鬼魂。土家族采用土葬的原因之一也在于能夠使死者能入土為安,在陰間繼續(xù)過上好的生活,每逢死者的忌日和年節(jié)其家人都會來祭拜他,并給他送去在陰間使用的物品和錢財。 2.“榮華富貴” 道士先生用谷子撒出的“榮華富貴”顯然是對后人的一種祝福,逝去的親人會保佑自己的子孫發(fā)財致富、一世平安,并能夠提高自己家庭的社會地位。雖然這種希望并不能成為現(xiàn)實,但它明確表達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通過道士的儀式活動和在儀式中所出現(xiàn)的符號溝通著陰陽兩個世界,連接著生者與逝者,將家庭成員緊密團結(jié)在一起,對于死者的追憶成為家庭成員凝聚的心理紐帶。 (三)“接祿米”儀式中的整體觀 在道士先生用谷物畫出各種圖案時,首先要讓逝者的長子或長女用手將斗握一下,握斗的儀式象征著他們繼承了逝者的福祿,而“接祿米”儀式則象征后人興旺發(fā)達,目的是表明后人應(yīng)該而且能夠繼承祖先的衣祿之意,是一種心靈的寄托。一個人所接祿米的多少預(yù)示著他以后的發(fā)展程度。 “祿米”最終回到斗中,最基本的含義是在逝者離開人間之后,他的后人能夠團結(jié)在一起,整個家庭不能分裂;而如果是地位較高的族長的去世則對整個民族是一種損失,族長是本民族凝聚的核心,核心的消失對本民族的生存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為了共同抵御外敵以求得民族的生存和維護本民族的利益,人們需要團結(jié)起來,而不能走向分裂。 而其深層意義則是原始社會人們整體意識的體現(xiàn),巴人所居之地不僅自然環(huán)境復(fù)雜,野獸出沒也威脅著他們的生存,生產(chǎn)力不發(fā)達使其無法生產(chǎn)出足夠的糧食來滿足整個氏族人口的需要,各種因素致使人口的死亡率非常高。鑒于此,人們對死的看法并非消極,而體現(xiàn)出一種達觀的心態(tài),一個人的死亡會降低氏族生存的壓力,其他人可以分享更多的資源,但是為了維持氏族的發(fā)展,人們又需要不斷進行人口的再生產(chǎn),所以在整個土家族喪禮中體現(xiàn)的是一種豁達的生死觀和男女之間情愛關(guān)系的氏族繁衍的欲望,這是土家族喪禮區(qū)別于其他民族葬禮的本質(zhì)所在。整體意識的強化來自于外部的壓力,古代巴人生存的地區(qū)出于秦、楚、蜀等國之間,巴國常受到其它國家的侵擾,為了維護本氏族的利益,巴人也必須團結(jié)起來共同抵御敵人的入侵。從當(dāng)?shù)氐乃渍Z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團結(jié)的意識,如“人死眾人幫,一打喪鼓二幫忙”,通過喪禮把族人重新凝聚起來,“接祿米”儀式表面上是對死者后人的祝福,但從土家族的發(fā)展歷程來看,實則是強調(diào)人們之間的團結(jié)。 在此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各種符號和儀式過程都有其意義所在,這些儀式表達了土家族先民對生命的認識、傳達出氏族繁衍的欲望,并通過隱喻的方式向人們傳達了土家族的生死觀念和鬼神信仰;通過對天地萬物、陰陽八卦的分析則反映了土家族先民對于整個自然界和原始生命的認識,人們對于天人關(guān)系和生死關(guān)系的看法同時也是土家族人哲學(xué)觀念的集中體現(xiàn)。 從上述分析看以看出,普通的谷物經(jīng)過道士之手,使其在土家族葬禮中具有一些不同尋常的意義。道士能夠溝通人間和地獄陰陽兩界,他們通過儀式與鬼神溝通,把死者和生者聯(lián)系在一起,將死者的需求和愿望告知其家人,在死者家人滿足其要求之后,他們便會得到死者的保佑。未脫殼的谷類可以用來中重新種植,是生的希望,在喪葬中與靈魂觀念的結(jié)合則象征著生命的再生。選取未脫殼谷類撒成的“榮華富貴”則象征著后人可以更加長久的享受福祿和死者的保佑,后人的成功同時也是死者的榮耀?!敖拥撁住眱x式則暗示著死者的家庭會繼承其生前的一切功德和善行,自身在社會生活中會獲得良好的社會地位和財富,而谷回到斗中更為深層的內(nèi)涵則是家庭的團結(jié)與凝聚,本民族族群認同的一個象征與標志。在一個鬼神觀念較強的民族中,在喪葬儀式中無論使用何種儀式和符號,其目的都在于通過與鬼神的溝通,聯(lián)系著生死陰陽兩界,既能使死者安心的在另一世界生活,也保佑在生的后人可以繼續(xù)享受更好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