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型角度不整合 02 火山角礫巖 火山角礫巖是由火山作用 形成的棱角狀和次棱角狀 礫石含量>50%的角礫巖。 直徑一般大于4毫米, 所含熔巖碎片以凝灰?guī)r居多, 玻璃細片及整石較少。 03 共軛斷層 04 板劈理 05 石香腸構造 06 糜棱巖 糜棱巖是顆粒很細 呈條帶狀分布的動力變質巖。 由原來粗粒巖石(花崗巖等) 受強烈的定向壓力破碎成粉末狀, 再經膠結形成堅硬巖石, 礦物成分與原巖無多大變化。 07 包卷構造 08 巖石剪切帶 為發(fā)育在巖石圈中 具剪切應變的強烈變形帶。 這一變形帶可以是 應變不連續(xù)的面狀構造( 斷層), 或者在露頭尺度上見不到 幾何不連續(xù)性而呈 連續(xù)應變的韌性剪切帶。 09 低角度的角度不整合 10 捕虜巖 圖為美國喬治亞州埃爾伯頓附近 埃爾伯頓花崗巖中的捕虜巖, 直徑可超過數十米, 也可小于數厘米, 見于侵入體之邊緣。 11 繩狀熔巖 ![]() 12 混雜巖 ![]() 13 縫合線構造 ![]() 縫合線主要產于 比較純凈的碳酸鹽巖中, 有時也出現于石英砂巖、鹽巖、 硅質巖中,指的是橫剖面中 將相鄰兩個巖層或 同一巖層的兩個相鄰部分 連接起來的鋸齒狀接縫。 14 雁列節(jié)理 ![]() 15 不協調褶皺 ![]() 16 泥裂 ![]() 17 不對稱褶皺 ![]() 18 波痕 ![]() 19 角閃巖線理 ![]() 20 頁巖層理 ![]() 21 火焰狀構造 ![]() 22 地塹 ![]() 23 斷層擦痕 ![]() 斷層擦痕是斷層兩盤 相對錯動摩擦時, 斷裂帶中的巖石碎塊 在斷層面上移動留下的 平行線狀溝槽刻痕。 24 走滑斷層 ![]() 走滑斷層為斷層兩盤 順斷面走向相對運動的斷層。 其主要特征為斷面平直光滑、 近于直立,剪切性質突出。 25 階步 ![]() 26 枕狀熔巖 ![]() 27 劈理扇 ![]() 劈理扇是指在褶皺轉折端 呈扇形排列的劈理, 可分為正劈理扇和反劈理扇。 28 鉛筆構造 ![]() 29 膝折帶 ![]() 30 斷層角礫巖 ![]() 31 交錯層理 ![]() 交錯層理是由一系列 斜交于層系界面的紋層組成, 斜層系可以彼此重疊、 交錯、切割的方式組合。 32 疊瓦狀斷層 ![]() 33 雙重逆沖構造 ![]() 頂板逆沖斷層和底板逆沖斷層 在前鋒和后緣匯合, 構成一個封閉體系; 如果各疊瓦狀次級斷層在上部 沒有聯成頂板逆沖斷層, 則構成疊瓦扇。 34 遞變層理 ![]() 35 新月形沙丘 ![]() 36 槽模 ![]() 槽模指砂巖底面上的舌狀凸起, 一端較陡,外形較清楚, 呈圓形或橢圓形,另一端寬而平緩, 與層面漸趨一致。 一般認為槽模是流水成因的。 37 疊層石 ![]() 疊層石是是由藻類 在生命活動過程中, 將海水中的鈣、鎂碳酸鹽及 其碎屑顆粒粘結、 沉淀而形成的一種化石。 38 遺跡化石 ![]() 39 柱狀節(jié)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