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和潘金蓮 水滸與金瓶梅的不同解讀 文/南山喬松 41 《水滸》對西門慶于潘金蓮的解讀。 水滸是明朝人施耐庵寫的關(guān)于北宋宋江起義的小說。說的是北宋的事,但也會帶上作者所處的明朝中后期的時代場景。 水滸講的是108位英雄好漢起事的事跡,不免褒英雄好漢,貶與他們作對的人。 因此在水滸中,武松得到贊揚,西門慶與潘金蓮受到批判。 在水滸里,西門慶是風(fēng)流成性、陰險狡詐、欺男霸女的惡霸商人形象。 而潘金蓮是不守婦道、yin蕩成性、毫無倫.理道德、不講封.建禮教的蕩.婦形象。 我們知道,在水滸中,這兩人均被武松所殺。 42 而《金瓶梅》是無名氏(據(jù)說是王世貞)寫的一篇反應(yīng)明朝中后期社會現(xiàn)實的小說。 雖然小說講的也是北宋時期的事,其實只是借北宋之名,行明朝之實。 明朝中后期,物質(zhì)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社會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人們的生活呈多元化趨勢。 比如讀書學(xué)知識再也不純?yōu)榱丝婆e考試做官,還可以著書立說,開班授課;也可以寫小說,出版賺錢。當(dāng)時的人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精神追求。 同時商業(yè)發(fā)達,富懸殊拉大。商人利用財富勾結(jié)官府,欺壓百姓;而百姓收到官商勾結(jié)欺壓,反抗無效,只能忍氣吞聲。 金瓶梅雖然講的是市井生活,卻集中揭露了明朝中后期這種有錢能使鬼推磨、錢能通神、官商互相勾結(jié)、社會腐朽的現(xiàn)實。 還有,明清出現(xiàn)很多演義小說和批判現(xiàn)實的小說就是例證。 43 在《金瓶梅》中,武松、西門慶、潘金蓮卻是另一種結(jié)局。 金瓶梅中,一字不漏套用了水滸中“西門慶與潘金蓮相遇、王婆為西門慶設(shè)計賺潘金蓮、西門王潘三人毒死武大郎”這些情節(jié)。 但是后面的故事就大不一樣了。武松并沒有殺死西門慶與潘金蓮。 而是武松回來后去縣衙告狀,但是沒有證據(jù),而縣官收了西門慶的錢,故未判。 武松沒有證據(jù),不能隨便抓人殺人,因此也沒有去找西門慶報仇。 而西門慶娶了潘金蓮。潘金蓮被西門慶藏在深家中,武松找不到潘金蓮這個活證人。 武松上告府治。府治也知道西門慶、潘金蓮、王婆三人毒殺武大郎,但是也沒有證據(jù)。 加上西門慶用錢打通了東京朝廷中的關(guān)系,最后府治也不了了之。 44 《水滸》與《金瓶梅》那種結(jié)局更合理? 金瓶梅是不是更合理?不知。但是水滸中有些地方邏輯不通是事實! 一,潘金蓮變化太大太快。 潘金蓮20歲拒絕了富戶強占,是勇敢的,是大膽追求愛情的行為。 就算她后來嫁給了武大郎,也是安分守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也守婦道的。 因為武松的出現(xiàn),一切都變了。 潘金蓮勾.引武松不成,轉(zhuǎn)而突然就墮落!這個轉(zhuǎn)變太大太快。 施耐庵只是一句“潘金蓮愛偷人”解釋,顯然不能服眾。 45 二,西門慶動機成疑。 西門慶巧遇潘金蓮,想占潘金蓮便宜風(fēng)流一下,可以理解。 但是他為什么要長期霸占潘金蓮呢?他不怕武松來找麻煩嗎?這個無法解釋。 再說,就算西門慶有膽長期通jian,何必毒殺武大郎呢?那可是命案??!武松肯定要來報仇的呀。 武松是打虎英雄,是條響當(dāng)當(dāng)?shù)暮脻h,一雙鐵拳。西門慶應(yīng)該知道武松的厲害,難道就不怕他嗎? 水滸里說,西門慶給縣衙使錢消災(zāi)。但西門慶還沒有達到手法通天、一手遮天的地步。 西門慶為了情.欲連性命都不要了嗎! 所有的只能用西門慶抱著僥幸心理來解釋。 這個解釋很牽強! 請看下集。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