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弘禾師兄”的第 56期分享 作者 | 弘禾師兄來源 | 稷下百家 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授權(quán) “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以圖無沗(jian三聲)所生,一者修業(yè)之事,以圖自衛(wèi)其身?!?/p> ——《曾國藩家書》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讀書對我們的人生有兩個關(guān)鍵的作用, 一是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另一個作用就是可以形成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可以立足于社會。 今天弘禾師兄就來跟你分享“曾國藩的讀書經(jīng)”。 一位好父親,成就了曾國藩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但他也是極具爭議的一個人物。近百年來毀譽參半,褒貶不一。 但是無論是欣賞他的人,還是鄙視他的人,都對他撰寫的《曾國藩家書》推崇備至。 雖然曾國藩最后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在他小時候,其實也是一個“笨小孩”。 年輕時進京趕考,結(jié)果沒有考中。 但是第二年正好是太后的大壽,特賜恩科加試。也就是說第二年會再舉行一次科舉考試。 曾國藩一看,還有一次機會,那就留下來等著第二次考試吧,結(jié)果到了第二次考試結(jié)束后,曾國藩還是沒有考中,失望之余不得不返回家鄉(xiāng)。 在返鄉(xiāng)途中盤纏花光了,繞道去了徐州,找到父親的朋友睢寧知縣易作梅借了一百兩銀子,于是曾國藩便高高興興的上路了。 走到南京的時候,出于好奇曾國藩走進了一家書店,在這家書店他看到一套精裝版的《二十三史》 曾國藩看到這套書喜歡的不得了,便問老板:“這套《二十三史》多少錢呢?” 老板回答道:“一百兩銀子”。 曾國藩按耐不住想要擁有這套書的欲望,隨手將路上借來的一百兩給了書店的老板,把這套《二十三史》拿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曾國藩就想著這兩次考試都沒考中,還借了一百兩銀子的外債,結(jié)果還在路上把這100兩銀子給花了個精光,這要回到老家一定會被罵。 但是做了錯事也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回家了。 到了家,曾國藩做好了挨打的準備,便一五一十的將實情告訴了他的父親。 本想著父親會狠狠的揍自己一頓,結(jié)果父親不但沒有揍他,父親的反應(yīng)還從此改變了曾國藩的一生。 曾國藩的父親是怎么說的呢? 他的父親曾麟書說道:“借錢買書是好事,我樂于替你償還債務(wù),但是,希望你不要忘記買書的初衷,細心研讀,這樣借來的錢才不算白費?!?/p> 當一個人做對事的時候,應(yīng)該鼓勵。但當一個人做錯事的時候,正是教育他的好時機。 曾麟書就抓住了兒子這次做錯事的機會,不僅沒有責怪兒子,還教育兒子“不要忘記買書的初衷”。 可以說曾麟書真的是一位非常好的父親。 曾麟書的這句話使曾國藩非常的出乎意料,對內(nèi)心的震撼也非常大。 于是,曾國藩就在內(nèi)心暗暗發(fā)誓,從此以后“無一日不讀書”。 此后兩年,他每天沒間斷地讀史書,用了兩年的時間讀完了二十三史。之后再次進京考試,結(jié)果一鳴驚人,考中了進士。 而“無一日不讀書”這個習慣,他也一直堅持到了去世。 讀書的好處 在曾國藩看來,正是因為他“無一日不讀書”使自己 (1) 讀書能使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在后天的成長過程中,學習的東西和所處的環(huán)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人生來無善惡,最關(guān)鍵的是后天如何去引導(dǎo)。一本好書,就像一位好老師,能給你授業(yè)解惑,還能教你如何做人,幫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2) 讀書可以形成自己的專業(yè)特長 讀書可以讓你掌握專門的知識,從而形成屬于自己的專業(yè)特長。有了自己的專業(yè)特長才可以立足于社會。 (3) 讀書可以更好的修身養(yǎng)性 曾國藩在家書中曾提到:“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以變其氣質(zhì),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p> 人的氣質(zhì)原本是難以改變的,只有讀書可以改變?nèi)说臍赓|(zhì)。 蘇軾的一首詩中也提到:“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 華美的氣質(zhì)是飽讀詩書必然的結(jié)果,學問淵博的人,氣質(zhì)自然充滿光彩。 讀書的方法 曾國藩對于讀書總結(jié)了幾個方法: (1) 讀書要讀經(jīng)典 讀書要讀經(jīng)典,因為但凡流傳下來的經(jīng)典的書籍,必定留存著前人的智慧,這些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必定是經(jīng)過時間檢驗的。知識會不斷的翻新,但前人的思想會進行沉淀。 經(jīng)典的作品不僅能幫助讓我們看清自己,還能增加自己的人生閱歷。 (2) 一書不盡,不讀新書 讀書要能讀得進去,要能沉浸在書里。一本書還沒有讀完,就先不要讀下一本,否則總是淺嘗輒止,理解不了這本書中真正的內(nèi)涵。 只有將一本書都讀完,才能完全理解這本書中所表達的意思,理解通透后,才能更好的將書中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成自己的東西。 對于讀書曾國藩還提到:“凡讀書,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偷竊涵泳,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p> 讀一本好書,就像在和一個厲害的人對話,每天都和這位高人聊上幾句,你不必把這位高人的每句話都背下來,只要進行理解,并做好記錄,再自己悟透,久久自然有益。 (3) 讀書要持之以恒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沒有一小步一小步的積累,就不能到達千里之外,沒有小河流的匯聚,就形成不了大江大海。 無論做什么,只要功夫下得足夠深,量變就會引起質(zhì)變。讀書更是如此,需要不斷的積累。 就像曾國藩,即便是后來做到了兩江總督,還堅持每天讀十頁書。后來一只眼睛都因讀書而瞎了,還一直堅持讀書。 最后的話 人的一生一定要不斷的學習,而讀書是學習的很好途徑。 1、 讀書的好處(1) 讀書能使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2) 讀書可以形成自己的專業(yè)特長(3) 讀書可以更好的修身養(yǎng)性2、 讀書的方法(1) 讀書要讀經(jīng)典(2) 一書不盡,不讀新書(3) 讀書要持之以恒 |
|